波兰著名作曲家和钢琴家肖邦(1810—1849年)是在法国巴黎去世的。他在临死前曾对姐姐说:“我知道,他们一定不准你把我的身体运回波兰。那么,至少要把我的心脏运回祖国去。”肖邦的遗愿实现了。他死后,人们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存放在华沙的一座教堂里。
肖邦这个临终的愿望有着深刻的意义。肖邦几乎在法国度过了自己的半生,他对热爱自由的法国人民非常了解,并且充满了崇敬。他曾经在遗嘱里声明要把自己和他所敬爱的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贝利尼的遗体并葬在一起。可是肖邦的心是永远属于波兰的,因为他把他最大的热情都献给遥远而亲爱的祖国了。
早在19纪20年代末期,当肖邦还是华沙音乐学院的学生的时候,他就已成为国内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了,并被视为负有为祖国增光的使命的民族天才。
在音乐学院毕业后的第二年春天,肖邦在华沙举行了两次介绍自己新作品的音乐会,大获成功,一些报刊也刊登了赞扬他的文章。演出的经济收入使他可以去国外很好地学习和生活一段时间,这也是他向往已久的事。但是,肖邦一直没有成行。因为波兰爱国人士酝酿很长时间的起义活动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爱国者们将以实际行动奋起反抗沙皇俄国的统治了。另一方面,波兰警察当局也嗅到了灼热政治空气的火药味,因而采取了更加残酷的镇压手段来对付革命者。在这样一个特殊、危急的时刻,肖邦怎么能忍心远离自己的祖国、亲人和朋友呢?他在压抑得使人透不过气的紧张气氛中,一天又一天地拖延着行期。在一封信里,肖邦痛苦地写下了自己的预言:“我还在这里,我没有足够的决心定出一个启程的日子。我觉得,我一走就会永远离开家庭,客死异乡。”
一直拖到最后,肖邦才决定了出国的日期。华沙的朋友们为他举行了告别晚会,晚会上大家对肖邦说了许多美好的祝愿,希望他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为祖国争光,希望他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美丽而又多难的祖国。最后,人们把一个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送给了即将踏上异国他乡的肖邦。肖邦双手紧握着银杯,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失声痛哭起来。他用颤抖的声音说了一句让人难忘的话:“我深信,我将永远离开波兰,再也回不来了,我是在向祖国作永远的告别。”他这个令人伤怀的预感,以后竟不幸成为事实。
肖邦于1830年11月1日离开华沙,前往奥地利维也纳。11月29日,在华沙爆发了武装起义。消息传到肖邦那里,激发了他心中暴风雨般的斗志,他决定立刻和一位也在维也纳的波兰朋友赶回祖国去参加解放斗争。那位波兰同胞反复劝说肖邦放弃这种想法,告诉他应该利用自己的艺术来为祖国服务,因为在波兰当时的情况下,即使回国,他的艺术也必然会遭到扼杀的。最后肖邦答应了。但是当那位朋友启程回国走了以后,肖邦又改变了主意,雇了一辆马车去追赶那位朋友。途中经过痛苦的犹豫,肖邦才又沮丧地回到维也纳。
这期间,肖邦的生活充满了对祖国亲友的命运和起义结局的忧虑与不安。1831年初肖邦从维也纳来到法国巴黎,途中听到了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这仿佛像晴天响起了一声霹雳,击中了他这颗敏感而火热的心。对祖国的强烈思念,对沙俄的仇恨和愤怒,使肖邦感情的激流像决了堤的洪水倾泻而出。最后他在创作中找到了出路,产生了像《革命练习曲》这样一系列的充满战斗力的音乐作品。从此,祖国——成了肖邦创作的主题。
波兰革命的失败以及随之而来的政治迫害,永远断绝了肖邦返回祖国的道路,一直到他逝世。
1849年10月17日,39岁的著名“钢琴诗人”肖邦在法国巴黎与世长辞了。人们为他举行了盛大而隆重的葬礼。大家怀着无比沉痛和惜别的心情,演唱了莫扎特的《安魂曲》,乐队演奏了肖邦生前所写的《送葬进行曲》。下葬时,他的朋友们取出19年前肖邦从波兰带来的银杯,把杯里保存了19年的祖国泥土轻轻地撒在了他的棺木上。一位名叫沃德辛斯基的男爵说了这样一段感情深沉的话:“一只友谊的手在棺木上撒下了一撮故乡的泥土,这泥土近20年来一直伴随着他,作为对远离的祖国的怀念。现在我们要把他这颗赤子之心交还给他的祖国,他曾经是那么热烈而深沉地热爱着她。”
遵照肖邦的遗嘱,他的朋友们把他的心脏装在一个盒子里,从巴黎运回到波兰华沙,被安置在华沙的圣十字大教堂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占领了波兰。在那白色恐怖的日子里,波兰人民冒着生命危险把盛有肖邦心脏的盒子珍藏起来,使它免于遭受德国侵略者的破坏。直到波兰解放以后,才又拿了出来。1949年10月17日,在肖邦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那天,肖邦的心脏又被庄严地迎回到古老的教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