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好文分享

不可不知的肖邦故事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9-12-27

 


肖邦的少年时代
肖邦(1810—1849年,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在幼年时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乡村里快乐和活泼的民间音调,笛子和提琴精彩的演奏,以及民间舞蹈丰富的节奏,都使肖邦陶醉其中。农舍和小酒店里如泣如诉的歌唱,也经常使他流连忘返。
有一次,肖邦和父亲外出散步,无意中听到一个民间提琴手出色的演奏。美妙的旋律迷住了他,使他久久不肯离去。父亲等得有点不耐烦,提醒他该回家了。肖邦请求父亲再耐心等一会儿,等民间乐手拉完《玛祖卡舞曲》和《奥别列克舞曲》以后再走。为了这件事父子俩几乎吵了起来。
还有一次,一个乡村小姑娘坐在篱笆旁,动情地唱着一首纯朴动人的民歌,肖邦恰好从那里经过,他就站住不走了。小姑娘见有人站在那里听她唱歌,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就闭上了嘴。肖邦见小姑娘停止了唱歌,便继续向前走去。走了没多远,听见小姑娘的歌声又响起来了,肖邦又呆住不走了,他听得太入神了,又回到篱笆旁。为了把这支充满乡土气息的民歌牢牢记住,他给了那个小姑娘一点钱,请求她再唱一遍。
肖邦的父亲原籍是法国,曾和波兰爱国者一起参加过反对俄国沙皇统治的武装起义。母亲是一个很有音乐才能的人,她会弹琴,有一副好嗓子,同时非常喜欢波兰民歌。肖邦小时候第一个鲜明的音乐印象就是从他母亲那里得来的。肖邦的敏感和对音乐的感觉表现得热烈而异常,经常使周围的人感到惊讶。他听了音乐常常激动得哭起来,或是夜里从床上跳起来,跑到钢琴前去试弹白天听过的曲调及和弦。
肖邦6岁时开始系统地学习钢琴,7岁时创作并出版了第一部作品——《波兰舞曲》;8岁时第一次在义演音乐会上公开演奏,并受到赞赏;12岁时开始独立自修钢琴艺术,因为老师认为已经不能再给自己卓越的学生教任何东西了。
对音乐的迷恋和学习,并没有影响肖邦其它方面的发展。中学时代,他就明显地表现出多方面的才能:会写诗,会编剧,很有绘画才能,他当演员的天分也不止一次使专家们惊异。一位波兰的著名演员就曾满怀信心地说,肖邦将成为伟大的演员。这些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对于肖邦的创作和演奏,显然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李斯特换肖邦
肖邦初到法国巴黎时,经济状况不佳。当时巴黎的音乐爱好者对他这位钢琴奇才还知之不多,他们所崇拜的只是誉满全球的李斯特(1811—1886年,匈牙利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
一天晚上,李斯特举行公演,音乐厅里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听众。按照当时音乐会的惯例,在演奏时灯火要全熄,以便让听众能在黑暗中全神贯注地欣赏音乐家的演奏。这天的钢琴演奏是那样的悦耳动听,听众们如醉如痴,他们认为李斯特的演奏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演奏结束,灯火通明。在听众的狂呼喝彩声中,站在钢琴旁答谢的却是一位陌生的青年。原来,在熄掉灯火以后,李斯特悄悄地把肖邦换了上来。他用这样的方式把肖邦介绍给了巴黎的听众,使肖邦一鸣惊人。
肖邦的心与祖国的土
肖邦在临终前曾对姐姐说:“我知道,他们一定不准你把我的身体运回波兰。那么,至少要把我的心脏运回祖国去。”肖邦的遗愿实现了。他逝世后,人们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存放在华沙的一座教堂里。
肖邦这个临终的愿望有着深刻的意义。肖邦在法国几乎度过了自己的半生,他对热爱自由的法国人民非常了解,并且充满了崇敬。他曾经在遗嘱里声明要把自己和他所敬爱的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贝利尼的遗体并葬在一起。可是肖邦的心是永远属于波兰的,因为他把他最大的热情都献给遥远而亲爱的祖国了。
早在19纪20年代末期,当肖邦还是华沙音乐学院的学生的时候,他就已成为国内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了,并被视为负有为祖国增光的使命的民族天才。
在音乐学院毕业后的第二年春天,肖邦在华沙举行了两次介绍自己新作品的音乐会,大获成功,一些报刊也刊登了赞扬他的文章。演出的经济收入使他可以去国外很好地学习和生活一段时间,这也是他向往已久的事。但是,肖邦一直没有成行。因为波兰爱国人士酝酿很长时间的起义活动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爱国者们将以实际行动奋起反抗沙皇俄国的统治了。另一方面,波兰警察当局也嗅到了灼热政治空气的火药味,因而采取了更加残酷的镇压手段来对付革命者。在这样一个特殊、危急的时刻,肖邦怎么能忍心远离自己的祖国、亲人和朋友呢?他在压抑得使人透不过气的紧张气氛中,一天又一天地拖延着行期。在一封信里,肖邦痛苦地写下了自己的预言:“我还在这里,我没有足够的决心定出一个启程的日子。我觉得,我一走就会永远离开家庭,客死异乡。
一直拖到最后,肖邦才决定了出国的日期。华沙的朋友们为他举行了告别晚会,晚会上大家对肖邦说了许多美好的祝愿,希望他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为祖国争光,希望他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美丽而又多难的祖国。最后,人们把一个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送给了即将踏上异国他乡的肖邦。肖邦双手紧握着银杯,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失声痛哭起来。他用颤抖的声音说了一句让人难忘的话:“我深信,我将永远离开波兰,再也回不来了,我是在向祖国作永远的告别。”他这个令人伤怀的预感,之后竟不幸成为事实。
肖邦于1830年11月1日离开华沙,前往奥地利维也纳。11月29日,在华沙爆发了武装起义。消息传到肖邦那里,激发了他心中暴风雨般的斗志,他决定立刻和一位也在维也纳的波兰朋友赶回祖国去参加解放斗争。那位波兰同胞反复劝说肖邦放弃这种想法,告诉他应该利用自己的艺术来为祖国服务,因为在波兰当时的情况下,即使回国,他的艺术也必然会遭到扼杀的。最后肖邦答应了。但是当那位朋友启程回国以后,肖邦又改变了主意,雇了一辆马车去追赶那位朋友。途中经过痛苦的犹豫,肖邦才又沮丧地回到维也纳。
这期间,肖邦的生活充满了对祖国亲友的命运和起义结局的忧虑与不安。1831年初肖邦从维也纳来到法国巴黎,途中听到了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这仿佛晴天响起了一声霹雳,击中了他这颗敏感而火热的心。对祖国的强烈思念,对沙俄的仇恨和愤怒,使肖邦感情的激流像决了堤的洪水倾泻而出。最后他在创作中找到了出路,写出了像《革命练习曲》这样的一系列充满战斗力的音乐作品。从此,祖国——成了肖邦创作的主题。
波兰革命的失败以及随之而来的政治迫害,永远断绝了肖邦返回祖国的道路,一直到逝世。
1849年10月17日,肖邦在法国巴黎与世长辞。人们为他举行了盛大而隆重的葬礼。大家怀着无比沉痛和惜别的心情,演唱了莫扎特的《安魂曲》,乐队演奏了肖邦生前所写的《送葬进行曲》。下葬时,朋友们把肖邦一直珍藏在身边的波兰泥土轻轻地撒在他的棺木上。一位名叫沃德辛斯基的男爵说了这样一段感情深沉的话:“一只友谊的手在棺木上撒下了一撮故乡的泥土,这泥土近20年来一直伴随着他,承载了他对远离的祖国的怀念。现在我们把他这颗赤子之心交还给他的祖国,他曾经是那么热烈而深沉地热爱着她。
肖邦的心脏运回了华沙。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法西斯侵略波兰的时候,波兰的爱国者把盛着肖邦心脏的器皿藏了起来。直到波兰解放后,才又拿了出来。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好文分享】声线中藏匿力量,男中音,悄无声..
  • ·【好文分享】百听不腻的曲调,不只入耳,更入心
  • ·【好文分享】听那琴声,是艺术家的情感在倾诉
  • ·【好文分享】琴键上跳跃的音符,是音乐家内心..
  • ·【好文分享】古韵新声,赏诗词之歌的跨时代魅力
  • ·【好文分享】他们是音乐的魔术师,用音符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