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投稿专区

谈《肖邦第一叙事曲》的爱国主义思想

作者来源:作者:李忠日 发布时间:2014-02-15

 

 

 

(肖邦博物馆)

 

浪漫乐派在音乐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肖邦就是这一时期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作曲家。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文章通过对《第一叙事曲》的分析,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一、肖邦爱国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在肖邦的音乐中,始终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他的音乐是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19世纪上半叶是波兰历史上最屈辱的年代之一,1814年维也纳会议后,波兰被重新瓜分,9/10的波兰领土包括首都华沙在内都被俄国吞并,波兰人民陷于沙俄专制统治之下,从政治经济到文化生活都受到沙俄政府严密控制。而1825年俄国12月起义和1830年法国7月革命都对1830年11月波兰的小贵族、资产阶级的华沙武装起义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次起义虽然遭到沙俄军队的镇压,但另一方面人们也宣泄了对沙俄的不满。在肖邦的音乐里也得到鲜明的体现,1831年9月肖邦在德国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之后,把一种愤怒以至反抗的激情全都倾泻在钢琴曲里。 
 
二、肖邦《第一叙事曲》的爱国情感流露 
 
 1.《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创作来源 

  许多肖邦的研究者认为,《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在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影响下写作的。《康拉德华伦洛德》是一篇爱国主义的史诗,叙述了14世纪立陶宛人反抗日耳曼武士团的斗争。立陶宛人威尔特斯塔丁幼年被俘,在日耳曼武士团的抚养下长大。在战争中同时被俘的立陶宛民间歌手哈尔班,暗中以爱国思想感化威尔特。威尔特在他的潜移默化下,酝酿着复仇的大志,后来他被立陶宛人俘虏过去,娶了立陶宛大公的女儿阿尔多娜。夫妻二人以身殉国,决心牺牲自己的爱情、幸福甚至生命的荣誉,来挽救祖国的命运。他们二人悄悄离开立陶宛,来到聂门河的对岸。阿尔多娜自愿以修女的身份,关在尖塔上的小屋里,直到死去。威尔特改姓换名为康拉德华伦洛德,回到日耳曼武士团,在对摩尔人和土耳其人的战争中立了功,取得了武士团的信任,被任命为武士团,在对摩尔人和土耳其人的战争中立了功,取得了武士团的信任,被任命为武士团大总管。但在掌握了大权以后,他在处心积虑的密谋策划下,干了许多倒行逆施的事,使武士团虚耗国库,失去有利的作战机会,弄得民穷财尽,一败涂地。后来事情终于泄露,在威尔特以叛逆罪被处死刑的前夕,他和尖塔上的阿尔多娜作了悲惨的诀别。 


2.《g小调叙事曲》的详细分析 

  《g小调叙事曲》的开头是缓慢的引子,两手齐奏一个庄严的曲调,这是讲故事者的开场白,它把我们引进了悲壮的史诗气氛中去。 
主部是从引子的补充终止开始,并且多次反复。主部仿佛是一段抒情性的叹息。共28小节。最后停在g小调的属七和弦上。第一主题是一个典型的叙事性主题。一开始就听到一个余音袅袅的音调,沉着而忧伤的旋律,时时发出叹息的声音,好像在讲述一个被奴役的民族的苦难的历史,以爱国思想来哺育在敌人营垒里长大的威尔特。这第8小节开始,作者想要讲述的故事里有一个主题与和声进行错位的现象。第9小节在和声上是引子的终止式,但从速度、节拍上已经进入了主部,从而形成了和声不到位的情况。下面的连接部是第一、第二主题之间的桥梁。 

连接部不断地发展着一个短促的音调。这个音调的痉挛式的节奏,表现出焦急不安的情绪,并且热情渐渐高涨,变得心潮澎湃,壮怀激烈。第二主题表现了另外一种境界:温和、明朗、充满抒情气息,它好像是立陶宛少年倭尔特天真纯洁的心灵的写照。结束部是第二主题的补充,进一步抒发了婉转亲切、富于诗意的柔情。第36小节开始进入连接部,从g小调的主音开始,以4个一组的8分音符为单位进行,4小节之后,单位进行了变化,头一个音符变为2分音符,此时,音乐变得不安起来,甚至让人觉得惊惶,音乐变得越来越快,仿佛海浪般汹涌而来。这是一个具有独立的艺术形象和主题功能的段落,规模较大。调性经历了g-a-g的过程,左手始终有着主持续音的伴随,仿佛是掀起恶浪的真正力量之所在。直到最后,它似乎都没有担负起真正连接的作用,在大浪稍稍宁静的时刻,副部主题悄悄地来到了。 


副部是一段抒情性的叹息,是大家较为熟悉的旋律,优美而且让人觉得背后蕴藏着无穷的能量似的。结束部从第83小节开始,主部素材派生而来,但是,它延续了副部的降E大调,依旧是叹息,依旧是呼唤,催人泪下的感动。 


接着94小节开始进入了展开部。在a小调上开始,并始终有属持续音伴随。首先展开主部,具有悲剧色彩。作者在展开手法上采用了性格变奏,在展开时保持了句子的完整性。第106小节展开了副部主题,此时曾令人感动的副部主题爆发出了非常大的能量,音乐形象变得极具英雄气概,调性经历由A大调到G大调。这是副题的一次性格变奏,具有动力性。在降E和声大调上展开,具有幻想的性质。第138小节是展开的第四个段落,左手具有圆舞曲的节奏特征,仍在降E大调上,并且在主题上具有谐谑曲的特征。第146小节,开始准备再现降E大调,但从句子上看不是十分清晰。 


在经过长距离的右手旋律及力度爬升后,第167小节,副部首先出现在再现部中,此时的调性却仍在降E大调上,竟然没有得到调性的统一,此时的再现仍似乎是动力性的,左手的琶音比呈示时密集了一倍,右手的和弦改为8度双音,但有许多自由变奏的因素,显得情绪更加走向高潮,仿佛让人感觉胜利是最终的。但是随后在第180小节,再现了结束部素材,又一次出现了叹息,其中透着无比的无奈,让人觉得结果也许并不太妙,也许全曲的结尾会给一个答案的。左手的伴奏延续副部再现的织体,主持续音仍保持着,第194小节在g小调上出现了主部再现,并始终在终止四六属主的连接上,天空的乌云变得一望无际,仿佛要吞下整个世界似的,只剩几缕阳光还能让人分辨这是白昼而非夜晚,悲剧的色彩让人更加清晰地感知。 


 3.爱国情感的流露 


曲中具有许多幻想、变奏等因素的成分。曲中副部与主部在再现中的不统一,使调性布局出现了奇特的对称现象。再现部中作者是先再现副部,调性却没有统一,最后在再现主部,调性得到统一回到了主调。作者在展开部中的爱国热情逐渐增长,在经过展开部的洗礼后,所有的怀念和回忆都有了一种英雄般豪迈的气概,在最后仍回到了悲剧性的高潮。这首曲子从抒情到悲剧结局,具有较强戏剧性的作品典范。全曲中无一处不表现肖邦一颗飞向祖国的心,在展开部中主部和副部的主题一再变形,表现出发扬鼓励、英勇威武的气概,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感情。在如火如荼的尾声中,叙事曲的主人公发出了最后的祝愿,投入了决死的斗争,为祖国的独立坚决斗争到底。 


 
参考文献: 
[1]葛俭《肖邦》[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2. 2 
[2]冯智全《对肖邦叙事曲结构分析差异的研究》[M].苏州: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5 
[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