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音乐百科

跟着交响乐指挥学管理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7-11-24

 


一、指挥是干嘛的

有一个经典的问题:“交响乐队的乐手演奏时从来不看指挥,指挥是在给观众做表演吗?”还有一个经典的问题:“不懂业务的领导,能管好那些技术大牛吗?”

这两个问题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有一定的联系。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首先得知道另一个问题:“指挥是干嘛的?”最直观的回答,指挥是负责打拍子的。这个答案是对的——对于小学生而言,以前学校里搞大合唱,指挥不懂音乐没关系,关系是胳膊长、有精神就可以了。

但真正的交响乐团指挥,可不是“演员”。

比如音乐会上,乐手们人手一本乐谱,但每个人的乐谱都是不一样的,只有自己乐器的分谱,换句话说,他们只要记住自己的工作的行了。

只有指挥才有一份总谱,整个乐曲大到结构和声、小到每一个细节的强弱音色,全部牢牢地印在他的脑子里。

一个部门或公司的管理者同样如此,每一个人各司其职,只对自己的绩效负责,唯有管理者对整体负责。

所以,不论是指挥家还是管理者,他们的第一要务是整体控制。

当然,事件远远没那么简单。


二、指挥对关键节点的细节把控
交响演出中,如果每一个乐手都只管按自己的分谱演奏,会出现什么情况?
首先,这是不可能办到的。每一种乐器都有出场的前后顺序,乐谱上可不会告诉你,几分几秒轮到你干活了。

这时,乐手有两个办法,比如一个大号手想知道什么时候吹第一个音符,就要听弦乐组的信号。而这种配合,想要做到时间、音色和强弱的精准,又要靠排练时指挥的控制力。

不过,音乐除了准确,主要靠临场微妙的变化,想要达到指挥想要的效果,大号手就要用第二个办法:差不多的时候,眼角余光注视指挥,一看见指挥给的手势信号,再猛吸一口气,干活。

指挥的这个手势可不好给,因为要考虑到每一种乐器的准备时间,和乐手此时的情绪,比如大号手需要相当饱满的呼吸,才能让他吸上一口大气,发出第一个坚决的音符。

乐手与指挥之间的配合,非常短暂,所以我们才会有“乐手从来不看指挥”的错觉。

管理的道理是一样,除了整体控制之外,还要把控关键节点的细节。

 

三、如何借助他人来实现自己目标
管理和指挥还有一个共同点——要借助他人来实现自己目标,就算再不满意,也不能越俎代庖。

指挥“管理”乐团,首先靠的是对作品的理解。统一认识很重要——就算是最为人熟知的莫扎特贝多芬,也是人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在这里,只有指挥的理解是唯一的权威。

诠释作品,并帮助乐手们提升对音乐理解层次,还能提高乐团的整体水平——这是指挥家管理乐团最重要的武器,就像最成功的管理者,总是把统一员工对工作的理解放在管理的第一位。

一个乐团五大器乐组,几十种乐器,指挥当然不会什么都懂,遇上刺头乐手,就是不按你的意思来,这是最考验指挥管理能力的时候。

对付这类情况,如果自已底子硬,精通的乐器多的话,肯定是直接演示为上策。

当然,大部分情况下,指挥不可能样样都能亲自演示,他们真正“统治”乐团的武器,是他的听觉。

指挥大师都能在十几种乐器的轰鸣声中,准确地找到少吹了半个音的小号手,慢了0.1秒的小提琴手。

只有露了这几手,他才能要求乐手们反复尝试,找到他想要的音色音准、强弱效果。

就像有时候管理者告诉下属“我要的是什么”,可下属一脸漠然:“这个不可能”。如果管理者对自己工作结果理解不细,只能一脸茫然——到底他在糊弄我,还是真的不行?

当然指挥并不总是“魔鬼教练”,有些指挥家就不搞“一言堂”,常常开会讨论并投票表决对争议乐句的处理,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所有的方法只为了一个目标——让下属按自己的意思办。

当然,指挥别人办事也是有限制的。指挥家自己可以对音乐追求无止境,但对乐团的管理一定有止境、有明确的标准。

排练是很花钱的,乐手也不会无偿奉献时间。指挥家切利就因为过于挑剔,排练成本猛增,最后被柏林爱乐忍痛舍弃。

我们常说“管理艺术”,但管理并不是艺术,而是讲成本、讲效益的商业行为。


四、乐团控制权之争
说到这儿,我们似乎把指挥说成了掌控一切的神,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指挥,一个乐团水平再高也发挥不了作用。

事实上,这是上个世纪的看法了。

有人说, 19 世纪是属于作曲家的时代,20 世纪属于指挥家,到了21 世纪,就变成了乐团掌控一切。

这个变化,很像企业在不同阶段对管理的要求。

初始公司阶段,大都是几个有技术有资金的人坐在一块干出来的,有事吼一嗓子,全公司都知道,在座位上随时都能讨论公司战略,基本上没什么管理不管理的。

这就是“作曲家至上”的时代。

随着公司度过婴儿期,业务飞速增长,员工到了100多号人,老板开始叫不出新人的名字,新人开始不敢叫老板名字;业务开始扯皮;人员开始混事;管理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

这就是“指挥家至上”的时代。

公司再大一点,变成了集团,开始分成华北、华南、华东几大军区,元老纷纷退休,中层开始自主创业,管理也到了它的极限,这个时间,最重要的是制度流程、企业文化、员工培训等等。

这就是“乐团至上”的时代。

 

五、职业经理人的时代 

中国的商界,正处于一个从第一阶段“作曲家时代”向第二阶段“指挥家时代”转变的过程。

以前的明星企业家,大多是创业者,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让中国企业家在世界级商业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越。

但随着创业机会的减少,明星企业家的舞台上,职业经理人将会渐渐成为主角。

就像伟大的指挥家们总是借助别人的作品完成自己的创作,职业经理人同样可以在一个有过辉煌的成熟企业中,把自己的个性融入企业的产品基因、把自己的理念融入企业的文化基因中。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音乐百科】学习小提琴应该掌握的一些知识,..
  • ·【音乐百科】《西塔琴》披头士歌曲背后的印度..
  • ·【音乐百科】脉络的承接—关于贝多芬第一、第..
  • ·【音乐百科】脉络的承接—关于贝多芬第一、第..
  • ·【音乐百科】脉络的承接—关于贝多芬第一、第..
  • ·【音乐百科】古典音乐真的“净化灵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