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对常出席音乐会的人来说,指挥是一个很熟悉的人物。指挥给人深刻印象的肢体语言和他的地位,几乎是任何交响曲演出所不可或缺的。的确,像卡拉扬(Karajan)这样的指挥家,就具有超凡的魅力,使人们评价该演出时,把指择家的作用和管弦乐团的素质作等量齐观。
然而指挥是经过几个世纪以来,音乐的发展,指挥的需要才应运而生。简言之,指挥的角色原只是打拍子。当音乐还相当原始的时候,无需指定一人保持节拍——在古希腊,一首乐曲的节奏是以脚踏地来维持的;而用手打拍子也延用了数百年。
但是,当音乐变得正式而复杂,使产生了对某种指挥的需要。中世纪许多教堂中的赞美诗,尽避“曲调”是简单的,但如何取得歌声的起伏一致是很重要的。所以,唱诗班就有指挥,他的职务标志是一根指挥棒。指挥棒只是为了给人看;他用地空着的左手指挥合唱团。
对16、17世纪的复杂乐曲来说,这样还不够精确。乐团需要某个人非常正确地打拍子。起初,指挥想用他们的指挥棒来指示节拍,但这种指挥棒,常常好几尺长,对快速且复杂的乐曲打拍子实在大笨拙了。有的指挥用较小的棒子,有的乾脆用纸卷,它甚至在灯光暗淡的房间里也容易看到。
在歌剧中,指挥要在舞台上四处走动,指挥庞大的演唱群体,又要指挥颇具规模的管弦乐团,这种指挥的复杂性,需要另一种解决办法。常常会有两个指挥——键盘乐器演奏者要为歌手们提供伴奏;第一小提琴手要指挥管弦乐团。这个方法在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初在大小型音乐会上被应用著,如莫扎特这些作曲家,就常常坐在键盘乐器前,指挥他们的最新作品——这是一个他们可以进行充分指挥的位置,因为键盘乐器经常为整个作品奠定节奏的基础。
由于键盘乐器不再需要演奏数字低音,在键盘乐器前有一个指挥的想法显得愈来愈多余。起初,第一小提琴接管指挥,但不久,管弦乐团的规模越来越大,以及管弦乐改编曲日益复杂,使得这种做法也不切实际。不久,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用小手杖或“小短棒”的指挥人物,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平常。
作曲家强烈关注于他们的乐曲能够完美地演出,他们极其用心以确立指挥突出地位。韦伯(Weber)和史博(Spohr)都属重要角色,但华格纳和自辽士却最受瞩目。华格纳强调指挥的作用在于选定作品的速度,白辽士强调的是心理问题。两位作曲家都撰写有关指挥艺术的重要著作。
19世纪末,指挥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专门从事指挥的音乐家出砚了。实际上,楷挥渐渐地变成演奏音乐家最尊贵的称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