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好文分享

一个指挥家的双重生活

作者来源:音乐周报 发布时间:2014-07-04

 

 

 

近日,伦敦爱乐乐团音乐总监、指挥家伊萨-萨洛宁,获得了由美国西北大学颁发的迈克尔-路德维格-耐梅尔音乐作曲大奖,奖金10万美元。美国芝加哥交响乐团将在2015-2016年度乐季期间首演萨洛宁的一部新作。萨洛宁在享受大奖荣誉的同时,还将与西北大学贝恩音乐学院的学生和教员进行为期两年的音乐交流与活动。

  
两年一度的耐梅尔大奖创建于1994年,旨在表彰在科学、数学、经济和医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2004年开设了音乐创作类大奖。共有包括约翰-亚当斯等六位颇有国际声望的作曲家曾经问鼎该奖。
  
作曲的“指挥家”
  
提起萨洛宁,人们对他的指挥成就耳熟能详,但却少有了解他在创作方面的成就。《波士顿邮报》如此评价这位指挥家:“萨洛宁是当今这个时代少有的、全才型音乐家。”《纽约时报》乐评人亚历克斯-罗斯这样形容萨洛宁执掌洛杉矶爱乐乐团的成就:“洛杉矶爱乐的萨洛宁时期,是美国古典音乐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这个时期不仅是一个个体对于一个机构所作出的‘神迹’,也是一个机构和个体共同创造的奇迹。他们彼此间的这种合作关系造就了最为传统也是最有力度的音乐高潮。”
  
萨洛宁1958年出生于芬兰的赫尔辛基,他在西贝柳斯音乐学院学习圆号和作曲,后跟随乔玛-潘努拉学习指挥。随后,萨洛宁又先后跟随弗兰克-杜纳托尼、尼考罗-卡斯蒂里奥尼学习作曲。
  
萨洛宁的指挥生涯始于1979年,他首度执棒芬兰广播交响乐团,尽管如此,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作曲家。萨洛宁如此形容他艺术生涯中指挥与作曲的关系:“我是为了保障今后能够指挥自己的作品,才拿起的指挥棒。”
  
萨洛宁的音乐职业生涯的确是从指挥起步:1983年,萨洛宁因为“救场”代替身体不适的指挥大师迈克尔-提尔森-托马斯,成功执棒伦敦爱乐演出马勒“第三”而名声大噪。1985年至1994年,萨洛宁成为伦敦爱乐乐团的常任客座指挥。
  
然而,真正书写萨洛宁指挥传奇的时刻,是在他1992年至2009年担任美国洛杉矶爱乐乐团音乐总监期间。
  
1992年,萨洛宁带领洛杉矶爱乐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成功首演梅西安的歌剧《阿西西的圣法兰西斯》,使洛杉矶爱乐乐团成为萨尔茨堡音乐节历史上首个常驻音乐节的美国乐团。随后萨洛宁又带领洛杉矶爱乐长驱直入欧洲其他著名的音乐节如瑞士的琉森音乐节和科隆音乐节、英国的逍遥音乐节、巴黎的斯特拉文斯基音乐节等,让洛杉矶爱乐一跃成为欧美最著名的交响乐团之一。同时,他带领乐团在美国本土、欧洲和亚洲巡演,为洛杉矶爱乐赚得了足够高的赞誉和关注度。
  
亚历克斯-罗斯认为:“在洛杉矶爱乐担任音乐总监的17年中,萨洛宁因树立了一个21世纪理想化的交响乐团而广受赞誉。萨洛宁将洛杉矶爱乐打造成了一个美国最智能化的交响乐团,也让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和定义‘指挥家’这个角色以及这个角色在萨洛宁业绩中形成的蜕变。”
  
2009年4月19日,在萨洛宁告别洛杉矶爱乐之际,乐团特别授予他“萨洛宁终身荣誉指挥的特别荣誉”。在他任期的17年间,“萨洛宁委约基金”还为乐团筹集了150万美元的集资款。萨洛宁的赫赫战功,让弗兰克-杰瑞设计的这款沃特-迪斯尼音乐厅最终得以落成,并在2013年迎来了它10岁的开张庆典。
  
美国媒体在萨洛宁在洛杉矶爱乐任职期间,算了这样一笔账:17年间,萨洛宁率领乐团世界首演或者美国首演新作120部,委约新作54部,共带领乐团演出973场音乐会,巡演23次。其中,一大批名家新作在萨洛宁的棒下得以首演:如梅西安的歌剧《阿西西的圣法兰西斯》、布列兹的《夏特莱大剧院》、弗兰克-扎帕的《200汽车旅馆》以及萨洛宁自己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等。
  
不仅仅是首演新作,萨洛宁还通过新作品的首演和录音,让当代音乐作品获得更高的荣誉和知名度。如他1985年执棒录制的鲁托斯拉夫斯基的《第三交响曲》和《第四交响曲》就分别赢得了当年格莱美古典音乐作品大奖和凯西利亚最佳当代作品录音大奖.他还跟索尼公司签约,录制里盖蒂全部音乐作品。许多作曲家纷纷创作作品,题献给萨洛宁,表示对这位开拓型的指挥家的敬意。
    
指挥的“作曲家”
  
很显然,萨洛宁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一名指挥家,他的艺术使命可以说是全方位的。这种全方位的视角,不仅来自他统领乐团的管理才能、指挥才华,也来自他自身的创作功底和深邃的艺术见地。
  
“音乐始于止”是萨洛宁信奉的一个信条,从中可见当代作曲大师路托福斯拉夫斯基对萨洛宁创作方面的深刻影响。萨洛宁的创作风格颇似他领导乐团的风范:前卫而自由。他借用当代的创作语汇,将复杂和有趣的节奏和创新的旋律结合在一起,让他的作品颇受业界和观众的喜爱。他的许多作品在欧美著名的音乐节中上演:2011巴黎现场音乐节、2004斯托克豪姆国际作曲家艺术节、赫尔辛基新音乐节等。2001年至2012年,从美国本土到欧洲大陆直至亚洲的日本都有他的作品上演。《异物》、《失眠》、《合翼翅膀》这些听起来精灵古怪的标题,表达出这位欧洲现代主义创作风格的作曲家的创作倾向。
  
美国媒体界认为,萨洛宁创作的高峰期和多产期,正是他在洛杉矶爱乐担任音乐总监期间。《洛杉矶时报》的乐评人马克-斯维德这样形容当时的萨洛宁:“即便是在萨洛宁刚刚到达洛杉矶的时候,他都还是坚持认为自己是一位指挥的作曲家。但是,繁忙的指挥、总监业务让他必须履行指挥家的职责。他1997年创作的《洛杉矶变奏曲》,实际上就表达了当时的那种状态。”
  
2000年,萨洛宁终于决定休假一年,专心作曲。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乐队作品《外来身躯》、《圆号音乐会练习曲》,为钢琴家格罗利亚-陈创作了《二分类》,为大提琴家安西-卡徒恩创作了大提琴《狂热》等大批乐队作品。在萨洛宁创作的37部作品中,有17部作品是他自2000年起着手创作的。
  
2007年,萨洛宁执棒纽约爱乐首演了他创作的钢琴协奏曲,钢琴大师叶菲姆-布朗夫曼担纲独奏。萨洛宁2009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雷拉-乔瑟富维茨独奏)以及他创作的《漂浮》、《洛杉矶变奏曲》和《Nyx》被业界视为现代创作中的经典之作。
  
美国历史上,有两位指挥家兼作曲家曾用他们超人的才华、炙热的爱乐热情和超凡的管理推广能力,对美国的音乐文化生活产生过深远影响,那就是伯恩斯坦和马勒。让业界没有想到的是,在21世纪,一位来自北欧的音乐家,能够在他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用指挥棒去提升乐团水准和知名度,用能力和实力赢得观众、推广新作,并同时用创作为当代音乐文献注入生机。
  
这就是萨洛宁,一位受人爱戴的“双料”艺术家。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好文分享】经典旋律,历久弥新,小提琴之声..
  • ·【好文分享】声线中藏匿力量,男中音,悄无声..
  • ·【好文分享】百听不腻的曲调,不只入耳,更入心
  • ·【好文分享】听那琴声,是艺术家的情感在倾诉
  • ·【好文分享】琴键上跳跃的音符,是音乐家内心..
  • ·【好文分享】古韵新声,赏诗词之歌的跨时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