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好文分享

圣诞节特辑:一生必听宗教音乐(一)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23

 

 

 

巴赫《马太受难曲》
Bach: St. Matthew Passion
 
1823年圣诞节,孟德尔颂收到一份礼物,当他雀跃打开包装,赫然发现是巴赫的《马太受难曲》(St. Matthew Passion)总谱,这是疼爱他的外婆所送的,至于外婆如何获得这份珍贵乐谱并无记载,最有可能是从孟德尔颂的老师柴尔特(Carl Friedrich Zelter)那儿抄写而来。当时才十四岁的孟德尔颂拿到后爱不释手,反覆研究后决意将它演出,经过长久的筹画与排练,1829年3月11日,《马太受难曲》终于在孟德尔颂指挥下于新柏林歌唱协会建筑中响起,受到热
烈欢迎,距离首演刚好是一百年,也算是命途多舛了。
 
《马太受难曲》也是一种机缘,要不是巴赫担任莱比锡圣汤马斯教堂乐长的职务,必须创作宗教仪式音乐提供教堂使用,巴赫大概就会缺乏驱动他提笔写作此曲的动力。由于路德教会习惯在耶稣受难的圣礼拜五(Good Friday)举行纪念礼仪,巴赫不得不努力创作受难曲因应,但巴赫为《马太受难曲》投注了一至二年的光阴,其所付出的苦心却又超过了单纯应付教会仪典的层次,最后这首曲子从工作所需,转变成是在实现自己的信仰与理想了。
 
兼顾宗教性与戏剧性乃巴赫写作《马太受难曲》的方式,全曲由一位福音史家以宣叙调叙述史实的方式来作为主轴,另有几位独唱者担任圣经中的主要人物,当福音史家说唱到主要人物对话的部份,其他几位独唱者立刻接下去唱,遇到有群众的时候,则由合唱团来表现,如此一来,宣叙调自然充满角色变换的趣味。在宣叙调间,巴赫巧妙穿插了咏叹调与圣咏,表达信众对于故事情节特别的感受,相对于宣叙调,咏叹调流畅优美,圣咏则充满力量,于是使得枯燥的宗教性音乐听起来不至于无聊。由于贯穿全曲的宣叙调歌词一字不漏来自圣经马太福音第26、27章,所以这部作品的正确称呼应该是《根据马太福音的受难曲》。其余咏叹调和圣咏歌词乃莱比锡邮政局长海因利希(F. Henrizi,1700-1764,笔名Picander)所提供。
 
为了更加突显耶稣基督受难的戏剧性,巴赫写作《马太受难曲》时突发奇想,想出以两组乐团与合唱团的复杂结构,之所以会写出这样庞大而奇特的编制,是因为巴赫受到圣汤马斯教堂的建筑形状启发。这座后期歌德式建筑室内空间呈长方形,给信众坐的长椅和正殿中宽面平行排列,宽面中央是牧师讲台,两边窄面各有一台管风琴,管风琴旁有个不大不小的廊台,足以容纳唱诗班。巴赫从这样的地形地物得到灵感,将两组乐团、合唱团分别置于两侧廊台,让两组乐队、两组合唱团、两台管风琴交相演奏及歌唱,时而左右两侧同时发声,时而声音从左边开始,然后右边呼应,如此一来,即可创造出一种立体声的效果。
 
1729年的圣礼拜五,《马太受难曲》首度在崇拜仪式公开演出,奇怪的是,尽管这部作品的成就震古铄今,我们却不易找出这个首演的评论,可见《马太受难曲》似乎没有给当时的听众留下什么特别印象。问题出在那里呢?首先,那天在圣汤马斯教堂参加崇拜仪式的莱比锡人并不多,他们都跑去听另一位当时较红的莱比锡乐师弗罗本(Gottlieb Fröben)的受难曲了,那个时代的莱比锡人可能喜欢某种容易接受,而且没有高低起伏的东西,巴赫虽用心灵写作《马太受难曲》,不过这部作品的复杂、庞大、及戏剧性,并非浅薄的市民所能够理解的,以至于它在当时不但没有激起太多热情,可能还招来一些尖锐的批评呢!最糟糕的是,作风保守的莱比锡市政当局一直不喜欢巴赫,《马太受难曲》若干大胆尝试改变又再一次激怒市议会,他们觉得多年成规受到干扰,于是更加冷酷尖刻打击巴赫,也故意对这部作品的首演保持沈默,结果造成此曲史料不足。
 
《马太受难曲》会特别长,一部份原因是新约圣经的四本福音书中,最长的一本即为马太福音,由于篇幅较大,其对耶稣受难的经过描写也最为详尽。马太福音的受难经节在第26、27章,巴赫将这些经节分为两大部份:第一部援引马太福音26章1到56节,分为第1-35曲(有的分法是1-29曲)。第二部援引马太福音26章57到75节与27章1到66节,分为第36-78曲(有的分法是30-68曲)。若要更容易聆赏《马太受难曲》,最好的方法是依照所曲中描述的故事内容区分为如下段落:
 
第一部:序幕,阴谋,在伯大尼受膏,犹大卖主,最后的晚餐,上橄榄山,客西马尼园的祷告,出卖与被捕。
 
第二部:序幕,在议会接受审问,彼得否认主,犹大之死,在彼拉多前受审,在骷髅岗被订十字架,耶稣之死,埋葬。
 
整部《马太受难曲》听完,可以发现几个特点:首先最令人惊讶的,是巴赫利用配器描写各种场景与角色心理状态简直太传神了,他显然乐于在声部和器乐搭配上不断尝试,例如描写人下跪,就以弦乐奏出下行分解和弦;伤痛时,就用长笛吹出流泪的感觉;耶稣说话时,就以弦乐四重奏的光环包围他,他断气时,光环即消失。这种手法,可说是走在时代前端的。其次,《马太受难曲》里为数颇多的咏叹调,每首皆可独立为精致的歌曲,甚至舒曼、布拉姆斯精致的艺术歌曲,都难逃其影响。
 
另一特点为,巴赫在《马太受难曲》里让喧嚣或强烈的合唱与平静的宣叙调或咏叹调作强烈对比,这样一波波的千变万化,巧妙地与叙述的内容环环相扣,绝无冷场,使听众情绪随之起伏,令人赞叹不已。
 
更厉害的是,尽管大规模的合唱与壮观的场景一直出现,巴赫却没有让《马太受难曲》陷入表面化的戏剧性,反倒随着乐曲的发展,逐渐收敛外在的喜悦与哀愁,深入曲中人物内心之情感,沈淀出一种内敛的性格,和冥想沈思的味道,意境之高,岂是一般宗教音乐可比拟的呢!
 
 
亨德尔《弥赛亚》
Handel: Messiah
 
观察亨德尔的出生日期,会发现亨德尔的生日虽是归到双鱼座,但日期接近魔羯座,他似乎有部分魔羯座毅力惊人的特性,他在伦敦的歌剧事业曾遭遇多次挫折,然而他还不断重新从困境中站起来,歌剧失败了没关系,亨德尔将创作方向转向换汤不换药的神剧,而神剧《弥赛亚》(Messiah)的成功,开启了亨德尔的辉煌晚年。
 
1741年8月22日,亨德尔开始根据好友詹宁斯(Charles Jenenens,1700-1773)的脚本写作《弥赛亚》,六天之内便完成了第一部份,9月6日完成第二部份,9月12日完成整曲的架构,然后加入管弦乐部份并稍做修整,总谱一共只花了二十四天即完成,如此惊人速度,想必是其写作状态福至心灵。据说亨德尔写到一半,常常自己感动得泪流满面,尤其当他写到《哈利路亚》大合唱时,曾双膝跪倒在地,双手向天嘶喊:「我看到天门开了!」而亨德尔在创作《弥赛亚》时告诉朋友:「我认为我真正看到了天堂,全能的上帝也在我面前。」虽是灵光乍现之作,但这段时间亨德尔经历太多失败,他并不寄望有听众。刚巧就在此时,他接获爱尔兰领主的邀请赴都柏林演出,1741年4月,《弥赛亚》在都柏林首演,出乎亨德尔意外之外地大受欢迎,都柏林的报纸登出:「它是最出色的音乐作品,座无虚席的听众,满心的赞赏,却无法以言语形容它所带来的微妙喜悦,借着最高雅、庄严、动人的字句宣叙出来的崇高、宏伟、温柔,使每一个陶醉在音乐之中的心灵和耳朵心旷神怡,深受感动。亨德尔先生将此次伟大演出的收益,交由囚犯救助协会、慈善疗养院、麦瑟医院均分,他的姓名将永受感怀。」
 
1742年8月,亨德尔从都柏林凯旋回到伦敦,隔年2月,他在柯芬园皇家剧院推出神剧《参孙》(Samson),国王与伦敦名流皆莅临首演,其优美序曲与高贵的咏叹调,再度让亨德尔征服伦敦。一个月之后,《弥赛亚》也在伦敦上演,国王再度亲临观赏,当演到《哈利路亚》大合唱时,乔治二世感动的站立起来,全场观众看到国王站立也只好跟从,往后《弥赛亚》演出时,站立聆赏《哈利路亚》大合唱遂成惯例。奇怪的是,伦敦人却没有立刻接受这部伟大神剧,此后两年内,《弥赛亚》只演出了三次。
 
《弥赛亚》意谓「被抹油的人」,指的是耶稣基督,也就是神圣救世主,旧约圣经里反覆提示:「将来必有一位弥赛亚诞生,拯救忧愁重担的世人。」詹宁斯节录旧约圣经诗篇和以赛亚书,与新约圣经马太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各段落,衔接而成前后关联剧本,虽采用英文歌词,但却是文言文版本,格调较为优雅。全曲由三个部分所构成,第一部描述先知预言与耶稣基督降临,第二部是耶稣基督的受难与福音之得胜,第三部份则是耶稣基督复活与永恒。观察三部中之音乐性格,第一部充满明朗安稳气氛,第二部增添戏剧化紧张感,第三部则转为宁静性格,可以看出亨德尔的巧妙布局,让《弥赛亚》具备适当的高低起伏,如此一来,更能抓住听众的心。尽管故事描述耶稣基督的一生,但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位主唱人却不做角色扮演,亨德尔只就他们之间声音的差异性来表现音乐,而合唱团的适度运用,更是《弥赛亚》容易带来感动的要件。
 
如今,《弥赛亚》已经成为最受大众喜爱的经典之作,每年圣诞节,全世界各地都会固定上演《弥赛亚》来庆祝,就连宗教气息不浓厚的台湾也不例外。有趣的是,《弥赛亚》与圣诞节结下不解之缘,早期并非因为此剧能够彰显耶稣基督荣光,而是行销上的考量,由于圣诞节期间人们总是变的乐善好施,上演《弥赛亚》来募款效果奇佳,慈善团体趋之若鹜,遂造成此剧风靡圣诞节期。(待续)

文︱胡耿铭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好文分享】动听的小夜曲,就像是灵巧的精灵..
  • ·【好文分享】经典旋律,历久弥新,小提琴之声..
  • ·【好文分享】声线中藏匿力量,男中音,悄无声..
  • ·【好文分享】百听不腻的曲调,不只入耳,更入心
  • ·【好文分享】听那琴声,是艺术家的情感在倾诉
  • ·【好文分享】琴键上跳跃的音符,是音乐家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