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跨越国界的语言」这句话虽然听来有点笼统,但当你真实地感受它发生之时,你也就会发现其实它一点也不笼统。
来自纽约的钢琴家盖洛格(K. Gallagher)在ㄧ次比赛失意后,阴错阳差地开始踏上一段他从未想像过的音乐旅程,他虽然以钢琴家的角色旅游世界各地,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来到阿富汗,新闻上不断出现地战争与恐怖攻击的消息,在第一次前往阿富汗的他,心情自然是忐忑万分,城市污浊的空气、紧张的气氛,在到达当地后,他所看到的果真是全然不同的世界。在塔利班的禁止下,音乐在阿富汗有好一段时间曾被视为违法行为,街道上听不见歌声,没有人能够拥有乐器,没有音乐的广播电台,更没有交响乐团,这样的情况一直到几年前才开始有了改变。三年前,新的阿富汗音乐学院重新成立,许多本可能会是在街上卖口香糖或报纸的学生,因为这所音乐学院重新获得求学的机会,音乐学院学生手机铃声响起时,传入耳中的竟也是萧邦练习曲的旋律,盖洛格回想起在美国长大的自己,在这个年纪每天也同样是沉溺在萧邦的音乐中,今天在世界的另一端,跨越国界与宗教的冲突,同样的感动也在音乐学院学生的心中酝酿,还有什么故事能比眼前的景象更具说服力地证明音乐跨国界的凝聚力。
不论是在世界的那个地方,音乐曾为生命带来多少能量?在另一趟旅程中,盖洛格前往位于北非的突尼斯进行暑期短期教学,参与课程的学生背景与程度参差不齐,主办单位更是让人感到缺乏管理,有一天,一位前来拜访盖洛格的朋友,一定要他聆听一位男孩的演奏,在当下盖洛格心里想:这大概又是一位临时起意想要参加暑期音乐营的男孩。但当演奏开始之后盖洛格立即发现这位男孩非比寻常,他所演奏的曲目不仅技巧艰难,音乐强烈地情感流露有时夹带着李斯特与萧邦的影子,有时听来却是漫无章法,听了半天,盖洛格发现自己虽然有丰富的音乐认知,但却完全没有办法猜测到这首曲子的作曲家与背景,一直到男孩结束演奏后才发现,原来这是男孩自己创作的作品。从未受过音乐教育、也从未和音乐老师学习,在当时Youtube还被突尼斯的政府禁止,这位小男孩到底是透过什么样的管道接触到古典音乐,让音乐激发出他这么大的想像力、创造力与热情,对盖洛格来说至今仍是一个谜。
因为相信音乐是跨越国际的语言,也相信音乐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在盖洛格停留台湾短短的时间里,决定以不同的形式将音乐带到台湾各地的乡镇,透过音乐的启发,就算在偏僻乡村也能为学童开启国际视野,就算没有受过正统音乐训练,学童也能在音乐的世界里拓展想像力与创造力。看着这些偏僻乡村的孩子的生活里有着大自然丰富的资源,在小团体里又人与人之间更能相互照顾,建立起更良好的关系,透过音乐,更为他们丰富了心灵,充足而满足了生命,何尝不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