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如火,信仰如炬,此刻,我们站在新时代的坐标上,聆听历史的号角与未来的回响,让我们以青春之名起誓:做奔涌的浪,做燎原的火,在党旗指引下,把奋斗写进祖国的山河!
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危亡之际,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这首作品唱出了中国人民誓死抗日的钢铁意志,成为激励全民族救亡图存的精神号角,作品生动展现了中华儿女面对外敌入侵时同仇敌忾、团结抗争的英雄气概,其艺术感染力超越了时代界限,最终被确立为代表国家尊严的象征。
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正式颁布实施,以法律形式明确《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地位,赋予这首诞生于烽火岁月的经典之作新的时代意义。
东方红
《东方红》是一首根据陕北民歌曲调改编创作的经典歌曲,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对党和领袖的深厚感情,作品采用民歌传统的“比兴”手法,以太阳喻指毛主席和共产党,情感真挚自然。作为单声部民歌演唱时,其旋律质朴亲切,合唱版本则呈现出恢宏壮阔的气势,歌曲高亢的旋律与淳朴的演唱风格相得益彰,营造出回荡天地的辽阔意境。
这首作品既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人民心声的真实表达,其简洁有力的音乐语言和真挚热烈的情感内涵,使其成为传唱不衰的红色经典。
英雄赞歌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电影《英雄儿女》里,志愿军战士王成在绝境中喊出的这句话,令人动容,作为影片主题曲的《英雄赞歌》,通过巧妙处理故事内外空间,极具震撼力。
全曲采用四四拍的单二部结构,旋律稳健舒展,浸透壮美,于不紧不慢中饱含深情,还借鉴了内蒙古民歌《巴特尔陶陶呼》,主歌部分,舒展深情的旋律将英雄故事娓娓道来,“一声呼叫炮声隆,翻江倒海天地崩”等歌词,配合大幅度跳进的旋律,毫无突兀之感,反倒营造出风云翻涌、英雄豪迈的磅礴气势,副歌部分以雄壮的大合唱呈现,“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一问一答,铿锵有力,刚毅坚定,生动再现了人民军队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
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由蒋开儒、叶旭全作词,王佑贵谱曲,这首歌曲写法通俗易懂,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比喻清新且饱含深情,生动传达出人民对改革开放的衷心拥护,以及对邓小平同志的崇高敬意。
它虽气势磅礴,却又给人以亲切之感,如春风拂面,令人陶醉,歌曲以白描手法、叙述笔触和亲切语调,记录了深圳乃至整个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的巨大变迁,热情讴歌了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
共筑中国梦
“中国梦”的鲜明特质,在于将国家、民族与个人视为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让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休戚与共,这一理念深刻体现了集体与个体的有机统一,彰显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歌曲《共筑中国梦》恰是对这一特质的艺术化生动诠释,它传递出对国家繁荣、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热切期盼,在歌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众多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而拼搏奋斗,它激励着每一个人,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以奋斗之姿投身时代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