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 ------爱因斯坦
乐圣贝多芬曾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历史上有诸多的名人也对音乐颇有建树:科学怪人爱因斯坦小提琴技艺超群;富兰克林酷爱音乐,写过诸多音乐评论;艺术巨匠达芬奇可以娴熟演奏任何一种乐器;化学家鲍罗丁是一位资深的古典乐作曲家;就连孔子也曾留下“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的名句。
越是卓越的人越是热爱音乐,这并不是巧合。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音乐是比一切智慧、比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直抵灵魂最深处,将美好的品质播种;音乐造就坚毅又灵动的内心,音乐屏蔽现代社会混杂的干扰,让单纯的美好长留心间。
为了使音乐不再神秘,为了让孩子们不错失接触音乐的最佳时机,小编今天将站在孩子的角度,深入剖析一下音乐可以带给孩子的益处。
人类的存在,与音乐是密不可分的。每个人类在胚胎期时,最初的“音乐”便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生命中:妈妈有节律的呼吸和心跳,正是音乐节拍和律动感的完美表达。孩子降生以后,没有了心跳声的陪伴,未免会恐惧无助,此时摇篮便显得不可或缺。轻柔均匀的摇动,也正是模拟了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需求——韵律感。韵律—这一音乐所特有的属性,代表了生命力、活力、秩序、力量等元素,而音乐作品在韵律的基础上不断演绎出无穷无尽的可能性,这把人类最重要的能力——创造力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音乐便是生命本身。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孩子最终得以重新认识自我、找到自我,不会被社会大流所同化。音乐具有心灵的相同属性,孩子可以通过音乐与内心产生交流,在某些孤独的时刻得以获得力量,找到指引。音乐充满生命能量,学音乐的孩子就是这样幸运地可以体验到更多生命的美好和奇妙,得到更多成长的机会。没有音乐陪伴的童年将是无可挽回的损失。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是与感受直接相关的艺术,是可以完全独立存在的艺术。这些属性使得音乐成为“所有艺术的根源”。音乐是唯一一种可以与人类的体验无限相近的艺术,接受过更多音乐训练的孩子,会拥有更细腻敏锐的感受能力,进而造就丰富的情感表达、想像力、创造力。一切美好的品质都是可以通过音乐唤醒和强化的,音乐家李斯特就曾说过:“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音乐同时也是一种非凡的表达方式,表达着那用语言无法表达但又不愿对此保持沉默的东西。孩子有时不能理解很多的语言,但要相信孩子一定可以理解音乐。让孩子在最纯真的时光里,去到音乐的海洋里随心所欲的体验、感受、表达吧,孩子会将它们珍藏一生,这真的会是弥足珍贵的财富。
时至今日,音乐也不单纯局限在文化艺术的领域中了。在医学领域,也越来越多地可以捕捉到音乐的影子。在医学界,音乐已作为一种平衡精神与心理的有效手段而广泛用于心理辅导、心理分析、神经病学、止痛疗法、身心整合等等。音乐是如此微妙地影响着人类存在,而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大的福音莫过于音乐对智力的正向作用了。在对两组儿童(一组儿童学音乐,另一组完全不学或投入较少)所做的长达六年的研究,科学家们得出了令人欣喜的结论:学音乐的孩子智力明显高于不学音乐或较少投入的孩子。这一差异在研究启动的初期就已呈现,而在以后长达五年的持续跟踪下,坚持学音乐的孩子的综合智力水平更是呈现突飞猛进的增长。就连先天智商在平均值以下的孩子,在经过音乐训练后,智力水平也持续提高,这是不学音乐的孩子身上所看不到的现象。音乐天赋与智商呈正相关关系,乐感与智力呈正比,这在爱因斯坦身上得到了更清晰的体现:“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
在大脑发展与音乐学习的关系上,另一个显著的关联就是左右脑的协同发展。音乐的听赏和表演,能促进人的左右大脑的联系、活动,它们可导向巨大的“神经元连接”。在音乐活动中,右脑主要处理旋律,左脑则掌控节奏,音乐便刺激着表演者的整个大脑,这使得大脑得以逐渐去向最理想的平衡状态。音乐在表演者大脑中留下痕迹,影响约上百亿个神经细胞的相互作用,这些由时间和空间上相互作用的高度复杂的神经组织,构成了我们所有心理、认知和社会活动的基础,这一切都成就着音乐活动的参与者获得更健全的人格、更积极的心态、更和谐的社交、更深远的个人成长。音乐是上帝留给人类最美好的礼物,让孩子成就更好的自己,唯有音乐办得到。
太多太多的理由,使得音乐得以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始终占据那个神圣的位置。总有些语言无法企及之高度,总有些科技无法填补之空洞,总有些时间无法磨灭之经典。音乐便是这样一种神奇的造物,是生命之美最精湛的展现。为孩子选择学习音乐,为孩子选择一个非凡的人生!
投稿人:吴彦慈
毕业于维也纳音乐学院,钢琴演奏硕士,英国教育协会认证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