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好文分享

我们为什么让孩子学钢琴?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4-12-20

 

 

 

 

    市场经济让我们学会了凡事都要算算账。让我们算算琴童的花费帐,主要包括金钱、精力和时间三个方面。

    经济花费:一台琴的投入;学费价格课时计,每年40-50课,每年花费学费,学习周期一般4-6年;乐谱资料仅数百元可忽略不计。总计费用在3-5万不等。
    家长的精力花费:每周要送孩子上课,回来要督促或辅导练琴,有的还要闹别扭,等等。
    时间花费:每天1小时练琴量,每年至少300小时,4-6年共1200-2000小时。

    试问:如此巨大的金钱、精力和时间花费,让孩子学钢琴是否值得?钱花了,家长可以再挣,可是,孩子的时间是最宝贵的,2000个小时的学习,我们能得到什么?

    这么多的时间耗费,无论做什么都可以有不少的收获。比如体育类的项目,可以获得健康的身体和敏捷的反应能力。比如数学和科技项目,可以获得良好的数理逻辑能力和敏锐的思维能力。哪怕是游戏,至少可以获得一些乐趣和良好的心境。可是我们的琴童,在这么多的付出后,得到是什么?

    会演奏一些难易不等的钢琴作品,或附带一张考级证书。这似乎就是当今大多数琴童的收获。

    钢琴学习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最后的所得就是仅仅会弹几首曲子,甚至一段时间后连这些曲子都遗忘了,这是极大的浪费。打个开发矿山的比方。很多矿产资源都是多种矿体伴生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往往只利用了其中的某一种矿产,其它的资源都成为废料,同时还污染了环境。先进的生产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几乎所有矿产资源,原先成为累赘的废料却产生出新的效益。开发钢琴课程资源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在学习钢琴,有的教学让学生收获了许多,有的收获却少得可怜,甚至令学生备尝艰辛,半途而废。

   
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学钢琴?因为好的教学,学生可以获得很多很多。

    学习钢琴,是学习音乐、学习艺术,它是打开我们这个世界的又一扇大门。透过这扇门,我们看到另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完全不同于我们习惯上总是通过理性认识的、通常用世俗眼光看到的那种。“语言的尽头是音乐”,超越语言的羁绊,你所见到的世界奇妙无比。

    学习钢琴,钢琴只是学习音乐的工具,能够驾驭它,你就能通过音乐进入那个世界。在这里,你可以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促膝谈心。就像你通过阅读文学经典与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对话一样。通过演奏与经典的对话与纯粹的欣赏音乐有很大的区别,层次要深入得多。

    学习钢琴,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系统工程。钢琴学习涉及到读谱、演奏、理解、表现,需要调动脑、耳、眼、手、脚各个方面,甚至脑部自身的高级中枢和低中级中枢还有不同的分工。需要独立学习、克服困难,要耐得住寂寞,学习一首大型作品的演奏就是完成一个综合项目。这项工程对人的磨炼,不经历的人是难以想象的。

   
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学钢琴?因为学生可以获得很多很多,可是什么样教学可以称得上是好的教学?

    当学生从课程中走出来时,他应该对音乐充满着热爱,钢琴成为他音乐生活中一件驾轻就熟的工具,他对学习、对生活既充满了热情,又不乏理智。通过与经典对话他提升了心灵的层次,通过不断地克服困难他获得了坚强的意志和更内在的快乐感,通过优良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实践了事半功倍的工作方式。做到了这些,可以称得上是好的教学。

    钢琴教学要引导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来的未必都是音乐爱好者,但通过课程学习,要让原本喜爱音乐的学生提升音乐鉴赏理解的层次,让不喜欢音乐的学生从此热爱音乐。通过与经典的对话,人的灵魂可以得到荡涤,生活可以更完满。从这个意义上说,钢琴课是以音乐为材料的“音乐游戏课”。

    学习钢琴是一个漫长的历练过程,会有平淡、厌倦、躁动和徘徊,也会有狂热、欣喜和快乐。生活就是这样,总会有酸甜苦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一直都陪伴其间,有什么样的坎儿过不去呢?教会学生克服困难,其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意志的成长,而应该看作是教会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最终,音乐将成为学习者人生的一种乐趣,成为他理解世界的一条通道,成为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这应该成为所有钢琴课程目标定位的核心价值观。这样,钢琴课就是“音乐生活课”。

    用钢琴学习音乐,要熟练地驾驭这个工具,这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科学训练过程。在很多人眼里,音乐灵性与技术能力似乎是一对矛盾,所以造就我们钢琴教学的窘境:专业学生只有技术没有心灵,业余学生则根本没有最基本的技术能力,所有的音乐表现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所以,钢琴课还应是“音乐实验课”。

    钢琴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充满着智慧。一对一的授课方式,要求教师的教学应最大限度地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要顺应并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风格。课程因人而生,要为每一个学生设计独一无二的课程,一本本地弹教程和练习曲不是课程,因为那里没有“人”。钢琴老师应该是“课程设计者并心理工作者”,课程目标、钢琴教材和学习者的能力和个性倾向都应该了然于心。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好文分享】约翰·威廉姆斯,用音乐为电影注..
  • ·【好文分享】动听的小夜曲,就像是灵巧的精灵..
  • ·【好文分享】经典旋律,历久弥新,小提琴之声..
  • ·【好文分享】声线中藏匿力量,男中音,悄无声..
  • ·【好文分享】百听不腻的曲调,不只入耳,更入心
  • ·【好文分享】听那琴声,是艺术家的情感在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