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好文分享

论演奏家与现代人对古典音乐演奏的审美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4-12-0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这是一种。。。。。。很感性得东西,无论对绘画,雕塑,文学,还是音乐,如果毫无目的的进行分析与概括,是不公平的,也是无聊的,就像我曾经看过的一个帖子,你是喜欢周杰伦还是喜欢肖邦呢,所以这篇文章,仅限献给热爱古典音乐的人们,当然,无论你是否会演奏,只要你喜欢 
 
何为古典音乐,准确的说,仅仅是海顿时代到贝多芬的死亡,但是,我所要说的古典音乐,囊括了自巴洛克十七世纪的钢琴作品至拉赫玛尼诺和斯克里亚宾的浪漫主义后期的音乐,是否过于笼统,是的,但是,对于现代钢琴家涉猎的演奏作品和听众对音乐的美学来看,是可以如此概括的,我试着把现代人对古典音乐的审美这种很感性的东西,用理论的方式,进行总结,这也是我最近看了一些关于音乐美学的书籍而认为,有必要记录一篇对音乐的一种理解
 
先说钢琴家 ,何为优秀的演奏者 ,要具备以下几点:

1 音乐感,优秀的演奏者,必须具备对音高,节奏,音色这些最基本的感觉,然后,必须敏锐的觉察出音乐的旋律感,和声感,音乐本身的形式感与风格感等,当你听到让你感动的乐曲时,你会手舞足蹈(我),你会潸然泪下(某人),你会忍不住的去摸钢琴恨不得马上就把这首曲子视奏下来(郎朗)等等,这些现象,都是对音乐的一种敏感,当然潸然泪下,对于演员来说不算,他们随时可以流下毫无价值的泪腺分泌物,对于一个没有音乐感的人,是不可能成为演奏家和作曲家的,从音乐感来说,虽然天赋很重要,但仍需要后天的启发,一个优秀的教师,会把你的对音乐的感觉,启发到最大值,但是如果不具备先天,启发是非常有限的
2 相对无与伦比的技巧 ,音乐表演,是一种非常精确,细致,灵活,需要高超的表演技术与技巧的创造行为,一个没有技巧的人,无论内心对音乐如何的敏感,也是无法表现给听众的(孤经常在受这样的折磨,很多的想法,因为手指的局限,无法表达)这里就不多说技巧了,这个话题本不是这篇文章应该多说的
3 思想 ,人生,和文化修养,这是当代人一直在忽略的一个问题,其实,音乐,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技巧的行为,而是在于传达音乐中丰富的精神内涵,而技术,仅仅是诠释音乐的工具而已,现代的人们,把“这个工具”看的过于值钱了,一个优秀的音乐表演艺术家,必须要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人生,以及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这就是如朗朗,沈文裕等人,拥有无与伦比的技巧和敏锐的音乐直觉,却仍然不能称之为音乐表演大师的原因,对于20来岁的孩子来说,何为人生何为思想有多少的文化积淀,所以,音乐之路还是漫长的,也是很多优秀的演奏者可以出色的演奏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的大型炫技作品,反而却把莫扎特的奏鸣曲和巴赫的十二平均律解释得很糟糕的原因,深刻的思想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主要是针对生活,对艺术有自己深刻独到的见解,自觉的把音乐艺术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正义联系起来,托斯卡尼尼,卡萨尔斯等艺术大师,把音乐的表演服务于人类争取自由和解放的伟大斗争 ,受到全部进步人类的尊敬 ,对于人生的体验,需要在生活中情感与内涵的发觉,要以丰富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的,广博的艺术文化修养,对音乐是相互影响的,音乐的表演者需要这些来发掘自己的艺术想象力,艺术是互通的,任何局限在音乐上的演奏者,是无法更优秀的,总之,思想,人生,文化修养,是需要一辈子去努力提高和学习的,也是最不容被忽视的,随时保持谦逊的心去追求自己的思想,人生和文化修养。

以上是优秀的钢琴表演者要具备的素质,钢琴表演者的培养,也是漫长艰巨和偶然的
 
现在说一下现今人们对音乐欣赏的几种风格,我的朋友们对音乐是如此的热爱,但是在演奏的审美上,却大相径庭,同样的风格,有人无比的膜拜,却有人异常的反感,
现今的演奏风格大致有以下几种:

1 浪漫主义的音乐表演,源于十九世纪的中期,其代表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斯特,浪漫主义的音乐强调主观的情感表达,把理性放到一边,所以也称之为主观主义音乐,特点有以下几点:
(1)表演置于中心,认为音乐的美,是由表演艺术家创造的,要求发挥最大限度的个性,反对拘泥于原着,兴致所致,可以随意的处理,改变,甚至颠覆
(2)表演者主观的情感抒发置于中心,并使用戏剧般的夸张和对比,达到激动人心的效果
(3)强调表演的技巧性,认为只有技巧超群,才称得上最美的表演,浪漫派的大师往往以令人瞋目结舌的技巧,让观众疯狂不已
而对于簇拥浪漫主义的听众来说,去听音乐会,主要目的并不是欣赏乐曲本身,而是去欣赏演奏家的技巧,无论演奏者如何得修改他人的作品,在她们看来,无伤大雅,演奏比音乐本身更重要,其代表人物李斯特,曾经在贵族女性中的演奏,使场面犹如现今摇滚现场般的疯狂,无数扔上的鲜花司空见惯,贵妇们因过度激动而晕倒在他的脚下。。。。。。不过我认为,李斯特在演奏肖邦的作品,还是相对的循规蹈矩的,因为,他迫于肖邦当时的地位和肖邦对他这种演奏风格的鄙夷,而李斯特本身对肖邦也是充满了敬意的,所以在演奏他的作品时,相对有一种使命的感觉,而李斯特的晚期演奏,也是渐渐归于了质朴,这应该说和肖邦不无关系,他曾经在给乔治桑的信中说道:我常常不仅公开的 ,而且也在沙龙中演出贝多芬 ,韦伯 ,胡莫尔的作品,在那里不乏这样的评论,我的乐曲,选得很糟,我十分惭愧,为了博得那些总是很慢才能理解美好崇高的东西的观众喝彩,我毫无顾忌的改动了作品的节拍和思想,我甚至轻率的加上了一些段落和华彩段,这当然能保证我获得无知者的掌声,并把我引上这样的道路,幸好我很快又离开了它。当然这种风格,是音乐的表演技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贡献不可磨灭,但是随意性的态度和脱离音乐本身的演奏方式是不可取的,而霍洛维茨,这位所谓的最后一位浪漫风格的钢琴家的离开,也是人们逐渐淡忘了这种曾经风光一时的演奏风格,而中国的郎朗却似乎要重新回复浪漫时期那曾经的辉煌,所以某杂志评论他为,可能改变世界的青年人并不为过
 
2 客观主义的音乐表演,这是随着浪漫走向巅峰的产物,也叫反浪漫主义,是一种主张尊重客观性,现实性的文艺思潮,它的特点为:
(1)强调音乐的表现必须忠实于原着,忠实的执行每一个标明的速度,力度,表情记号,反对主观的演奏,拥护理性的分析
(2)把欧洲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放在音乐表现的重要位置对浪漫派和印象派的作曲,也提出按照本来面目进行演奏
(3) 演奏自然,朴素,节制,理性重回主导地位,信奉的哲学:一首伟大的作品是永远好的无法再改进的,因为它总是高于演奏者——史纳贝尔
(4) 演奏曲目上新古典主义以“大块文章”为主,强调严肃
由于这种风格的过于刻板,是演奏风格千篇一律,听众昏昏欲睡,忽略了作为二度创作,音乐表演本质的作用,CPE巴赫曾经评论:作曲家曾经写过的音乐作品,如果让一个洞察力灵敏,知道如何成功演奏的人去表现这些作品,作曲家会惊讶的发现,他的音乐中竟会有他不知道或不敢相信的东西,显然, 客观主义把这方面忽略了 ,所以,虽然在20年代风靡一时,但是现在对该风格的生存空间的狭隘,拥护者相对的屈指可数
 
3 原样音乐主义,也叫古乐演奏,这种风格在表演形式上尽可能的恢复古代的原貌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努力
(1)搜集古代乐器的资料,并让它们重获生命,包括巴赫时代的古钢琴羽管件琴莫扎特时代的古钢琴重轻琴,等等
(2)在乐队编成的演出形式上,也力求回复古代原貌,在调音上也作出调整,比如,现代标准音高小字1组a是440赫兹,而莫扎特时代是430赫兹,巴洛克时代则是415赫兹
(3)和客观主义相比,更注重作品产生时的实际演奏法,以及发出的声音效果
原样主义深刻的发掘了巴洛克以及古典音乐的内涵,使听众重新领略了最接近当时音乐的风格与音响
 
4 当代音乐表演的综合倾向,也叫平衡时期,也是我最倾向的风格,70年代以后,音乐表演的美学开始变化,刻板的客观主义音乐表演开始松动,缺乏个性的千篇一律,对音乐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局限,不足,过于强调原谱的忠实而忽略了对原作精神的表现,过分强调对音乐作品的再现而忽视演奏家创造个性的发挥,于是,人们重新认识到浪漫主义的积极因素,并将客观主义的优点加以揉合,产生了当代音乐表演综合倾向的风格:
(1)忠实于原着的精神,而不拘泥于乐谱记号,有节制的发挥演奏者表演的创造个性而不改变基本的风格,崇尚自由的速度变化,而不改变律动,在忠于原作精神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展示演奏家的独特风格与魅力。
(2)演奏的曲目要求多样化,恢复演奏各种类型的小型作品,严肃性与趣味性结合,满足也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要求。
这种音乐风格,能够体现当今时代的精神,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更能感触到人最内心的灵魂与激情,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审美的人们的音乐欣赏,该风格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阿图尔·鲁宾斯坦,作品把握的准确大气,音乐气质宽广舒缓,对弹性速度把握的使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多一分便过,少一分不及,真正的恰到好处,我一直认为,他演奏的萧邦,是最优秀的作品之一,霍洛维茨的肖邦与之相比,更像一个哗众取宠的小丑(没有任何的不敬仅是个人观点),当然,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认为最优秀的演奏家,很多演奏家也不会比阿图尔·鲁宾斯坦差,而现今大部分的钢琴家都是这种演奏的风格,一是本身这种风格博取了诸家之长,相比其他风格更为优秀,二是听众的耳朵不再允许过多的刺激和刻板,这个综合倾向的平衡风格便根深蒂固了。
 
就演奏者本身来说,我认为,这种风格也是最困难的 ,无论对音乐还是技巧,首先钢琴家的技巧是不用怀疑的,无论你属于什么风格,同样的优秀的技巧,是随心所欲容易呢?还是相对的控制容易?答案肯定是后者,一首乐曲,在打磨时,我的老师总是在某一乐段和某一个音控制上让我反复的推敲,什幺样的指触,出来的音色才是相对好的,如何得控制,才能使音乐更加的打动听众,他会最大的启发我对音乐的理解,但决不允许我对作品的颠覆,我在演奏中可以对于某个乐段迸发出无数多的演奏方式,但是在演奏乐曲时在遵循原作精神上的展示自己的个性与自由,却是要千锤百炼的。

        以上的四种风格只是不同时期的主要倾向,不意味着其他音乐审美的风格是不存在的,当一个新的美学观念成为主流后,同样意味着,当今的审美观念将被替代,但是,并不代表他的销声匿迹,任何的一种审美观念,将随着历史的长河,永远被载入记忆中,成为一颗颗闪亮的恒星,点缀着人类美学进步的星空!

        最后 向阅者致敬 仅是一家之言 部分理论参考《音乐美学》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好文分享】经典旋律,历久弥新,小提琴之声..
  • ·【好文分享】声线中藏匿力量,男中音,悄无声..
  • ·【好文分享】百听不腻的曲调,不只入耳,更入心
  • ·【好文分享】听那琴声,是艺术家的情感在倾诉
  • ·【好文分享】琴键上跳跃的音符,是音乐家内心..
  • ·【好文分享】古韵新声,赏诗词之歌的跨时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