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好文分享

哲学家与音乐家的小故事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07

 


       作为莱布尼茨“迷弟”的巴赫

  “音乐是隐藏的算术运算,它是一种无意识的计算方法。”——莱布尼茨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对音乐的这一著名论断,对于其同时代的近代古典乐之父巴赫的音乐而言,或许是最好的诠释。巴赫被称为是古典音乐中的欧几里得,爱因斯坦和昆德拉都说过他的音乐有种数学的美感。最典型的莫过于两个声部互为镜像的“螃蟹卡农”,谱子倒过来也成曲调,令人惊叹。事实上,巴赫在业余时间也确实喜欢研读莱布尼茨的著作,他对数学、宇宙观的理解,正是得益于莱布尼茨。在莱布尼茨看来,音乐是数学的副产物,不难推测,这一观点可能也深深影响了巴赫。

  当莱布尼茨名声大噪时,巴赫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但他们的人生还是有所交集。1701年,16岁的巴赫开始在吕讷堡(Luneburg)学习。当时,莱布尼兹也在吕讷堡工作,他一直在毗邻巴赫所在学校的一所贵族学校用餐——刚刚崭露头角的巴赫不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位公认的科学和政治天才。值得一提的是,巴赫的第一份风琴师职位始于阿恩施塔特(Arnstadt)——她的父亲杜克(Duke Anton Ulrich)正是莱布尼茨多年的挚友。莱布尼茨经常陪同杜克出席音乐会,也许在他女儿的音乐会上听过年轻巴赫的演奏。



  尼采与瓦格纳之间的“相爱相杀”

  “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一个错误。”——尼采

  早年的尼采非常迷恋理查德-瓦格纳,他早期的作品尤其是《悲剧的诞生》与瓦格纳的歌剧有着莫大的关系。1868年,25岁的尼采第一次见瓦格纳,特意定制了一件黑色燕尾服,但最终因为付不起裁缝钱而只能穿旧衣前往。但这并没有影响瓦格纳对尼采的青睐,他们保持了长达10年的友谊。尼采经常被邀请去瓦格纳家里做客,他们彼此分享了对古希腊历史和哲学的见解,尼采甚至在那里见证了瓦格纳孩子的诞生,两人都认为这是他们友谊的好兆头。尼采在发疯前的几个星期还在钢琴上即兴演奏,其中大部分是瓦格纳的作品。

  然而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1888年,尼采连续发表了《瓦格纳事件》《尼采反对瓦格纳》两篇文章,与他曾经的偶像 “划清界限”。“瓦格纳是人吗?难道他不是病毒吗?他所到之处一切都病了,他让音乐病了。”尼采这样写道。在他看来,曾经作为自由斗士的瓦格纳在被“招安”后,竟然变成了保皇党,他的音乐也转向了一种“国家的奴性”,并崇拜耶稣作为其歌剧中的救世主,这让尼采开始写作并重新评估原有的价值观。

  尼采将他哲学的很大一部分贡献给了阐释音乐的意义。艺术后期的浪漫主义概念是他完全拒斥的,对他来说,音乐是有目的的,但这种目的绝不是为了取悦观众而是为了一种新的艺术。更重要的是,他认为音乐是一个特定文化时代的“天鹅之歌”——莫扎特之于路易十四年代,贝多芬之于18世纪,而他也对曾经崇拜的瓦格纳“嗤之以鼻”,这是垂死的德国文化的最后代表。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好文分享】音符舞动,悲伤遁形,欢乐常在
  • ·【好文分享】每一次触键,钢琴都在诉说一个动..
  • ·【好文分享】灯火闪烁中,一曲爵士,唤醒城市..
  • ·【好文分享】古典音乐,它的美不张扬,却能深..
  • ·【好文分享】故乡的风,故乡的云,还有那一曲..
  • ·【好文分享】草原之歌,轻柔强劲,尽显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