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无伴奏组曲是德国作曲家Johann Sebastian Bach,为大提琴所写,总共有六首, 前奏曲, 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开头,在这之后还会有五段舞曲, 分别为Allemande, Courante, Sarabande, Gavotte或Minuet,最后是一首Gigue.每个舞曲都各自有它独特的风格,曲式与节奏.加上刚才所提的前奏曲,总称为一首组曲.
其实除了马友友之外还有非常多的大提琴家都有灌录巴赫无伴奏组曲.我就有一位相当喜欢听巴赫无伴奏组曲的朋友手边就有超过60种不同大提琴家所演奏的版本.
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在1717—1723年之间写的,那段时间,他在德国北部的科登(Cothen)担任宫廷乐师,这地方的领主非常热爱音乐,他自己也会拉小提琴,viola da Gamba, 弹大键琴,管风琴,而且都具有演奏家的水准.
同时,那领主在宫廷里还组了一个乐团,所以在巴赫的周围完全不缺乏演奏能力很强的音乐家们,也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时期巴赫的作品几乎都是以器乐作品为主.除了这套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外,还有小提琴的无伴奏组曲,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给钢琴的法国组曲,英国组曲,以及平均律的第一卷.
巴赫的作品由1850年所成立的巴赫协会出版了第一版的作品全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Schmieder先生出版了[巴赫作品总目录],所以我们现在所惯用的就是照这本的编号所编的顺序,巴赫的作品编号都是前面会加上三个字母BWV分别代表了 (Bach Werke Verzeichnis)的缩写.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编号是以曲子的种类分编,而不是像一般作曲家的编号都是以作品年代来编.
巴赫的音乐受到文艺复兴时期及其他巴洛克音乐家的影响,像法国的卢利(Lully), 拉摩(Rameau),义大利的柯赖里(Corelli),韦瓦第(Vivaldi).他从抄这些大师的谱中学习到许多作曲的技术,他有时模仿,有时做些变化,慢慢地他青出于蓝,更成为了许多后来古典乐派(Clalssical)及浪漫乐派(Romantaic)时期作曲家作曲的重要原素及范本.贝多芬就曾说:"巴赫是大海而不是小河." 像后来巴西的一位作曲家Hector Villa-Lobos就是深受他的影响而写下了[巴西风格的巴赫组曲]。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