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好文分享

钢琴演奏心理紧张怎么办?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7-05-14

 

 

一、曲目技术难度问题

 

高超的演奏技术不是一朝一夕获得的,是通过长时间、持之以恒的练习,在有计划、逐渐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取得的。

钢琴技能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1.动作的认知与定向,演奏动作分解,以慢速为主。易产生精神紧张,注意力分配较差。

2.初步掌握技能,自控动作连贯有序。

3.动作完善联合一体,达到协调、常规化,心理紧张状态减弱。由于演奏曲目技术复杂、难度大,虽然通过长时间磨练,演奏技术还是难以掌握,达不到技能形成的第三阶段。学员参加考试时,必然会加重技术上的心理负担。

 

二、学习思维方式问题

 

钢琴演奏是动作与智力的综合技能。动作和智力技能都会形成自动化,演奏自动化使动作的意识控制水平降低。只要发出启动信号,它就能准确、熟练地按照程序以连锁反应方式再现活动;同时智力活动也从有意识向无意识转化。演奏实现自动化更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在有意识的监控下,指挥肌体运动和积极的音乐思维相配合。相反,在演奏动作自动化形成之后,有的学生大脑对手的运动失控,头脑缺乏或没有音乐信息反馈、检验、修正,音乐思维处于消极、呆滞和休眠状态。久而久之,乐谱变得陌生,音乐记忆模糊,音乐表现平淡乏味。在这种状态下参加考试,学员主观愿望是要认真、完美表现音乐,但音乐思维滞后跟不上手指运动,便溜了神乱了阵角,从而打破演奏自动化的程序,导致音乐演奏中断。更有甚者都到了接弹不下去的地步。

 

三、音乐想象力的问题

 

钢琴演奏的想象力是通过作品分析、音乐的理解、艺术修养和对演奏效果进行预期想象(包括音色、情绪、感受、联想、形象)等获得的。学员们在演奏作品的二度创作中,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想象力,挖掘和体现音乐的内涵,再用自己的方式将音乐展现给听众。但有的学员则认为:弹熟不错,就完事大吉。由于他们轻视自身音乐想象力的培养,就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对音乐的表现之中。在考试时,注意力必然会转移到怕弹错、怕中断等其他方面。以至越怕错就越弹错,演奏必然会导致失败。

 

四、考试环境的问题

 

由于学员缺乏舞台演出经验,一时很难适应考场的新环境和众多的听众,而促成精神紧张。再则,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演奏作品是受时间的制约,它具有不可重复、无法随意延长或缩短的特征。这给演奏者的演奏成功与否带来心理压力。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好文分享】风起时,思念如歌,他的传奇永不落幕
  • ·【好文分享】熟悉曲调,往事如烟,心中暖流唤..
  • ·【好文分享】听蔡琴,品味情感深处的韵味,沉..
  • ·【好文分享】五位大师奏响贝多芬《第五钢琴协..
  • ·【好文分享】国摇声起,燃起内心深处不灭之火
  • ·【好文分享】舒缓曲调,治愈人心,让快乐随风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