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篇发表于《科学美国人》的博文“音乐的声音与味道”写到:“味道和音高之间也许有着某些关联。高音多能联系到甜酸味的食物、而低音则对应着苦味和鲜味。”难道,音乐真的能够影响人对味觉的感知?
博文“音乐的声音与味道”中提到一次关于研究音乐与味觉的实验。该实验的实验者Spence和同事邀请参与者品尝两种看似不同的太妃糖样品。一组放的是高频率的声音,另一组则播放低频率的声音。
尽管两种样品其实是相同的,实验的结果却显示:参与者在听高频声音时吃的太妃糖更甜,而听低频声音的参与者则觉得太妃糖不够甜,甚至有点苦。
而在另一项关于人们在吃东西时比较喜欢听什么类型音乐的调查研究中,就有的参与者表示吃薄荷味的食物时更喜欢听钢琴,而在听铜管乐器时则更喜欢柠檬酸、橙花、咖啡因等味道。
英国名厨Heston Blumenthal也在发现:与农场动物的叫声相比,大海的声音能用让餐者感到牡蛎的咸度提高了30%。这项研究表明不仅食物的味道能够根据人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而人的味觉本身在听觉刺激下也会发生变化。来自牛津大学和瓦伦西亚理工大学的两位研究者:CharlesSpence与Betina Piqueras-Fiszman共同著有一本名为《完满的一餐:食物与进食中的多重感官》的书籍,其中也提到“人们对酒的选择也会很大程度上受到商店背景音乐的影响。
这一发现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从音乐选择改善飞机餐的味道,到通过背景音乐促进健康饮食。博文“音乐的声音与味道”的实验者Spence解释道:“食用印度、苏格兰、法国、意大利等地方菜肴的时候,如果能搭配以合适的进餐环境:例如法国手风琴搭配法国葡萄酒、印度锡塔尔琴搭配印度菜……那么用餐者就会感到食物更加的地道。”
虽然关于“音乐影响味觉”这一研究仍需要更多的实验证明。但这些小小的尝试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可能在某一天请朋友吃生日大餐时,大家一起欢唱“祝你生日快乐”可能会在味觉上拯救那腻到不行的厚厚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