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好文分享

怎样欣赏古典音乐?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5-08-24

 

 

 

 

       不同的音乐形式有不同的音乐语言。流行歌曲、摇滚音乐和古典音乐的音乐语言就有差别,正如不同的人对爱情的表达方式不同。许多人觉得古典音乐高深,其实是不习惯古典音乐的表达方式。如果多接触古典音乐,熟悉了古典音乐的音乐语言,就走入了古典音乐的殿堂。
       交响音乐是音乐的最高形式。它包括交响曲、交响诗、组曲、套曲、序曲、间奏曲、前奏曲等许多体裁。因为交响音乐是由庞大的管弦乐队来演奏,因此它拥有最大限度的音乐表现力。现在就以交响音乐中的代表体裁——交响曲为例,简单介绍一下怎样欣赏交响音乐。
       音乐有它自身的结构。无论多复杂的音乐都有自己最基本的组成成分,这在音乐中叫做“动机”。动机可以是几小节音乐,甚至可以是一个特定的节奏型。由动机可以发展成一段比较完整的音乐,这叫“主题”。主题就可以比较完整地表达一种情感,或者代表一种思想,一种特定形象。动机和主题绝对需要作曲家的灵感!有些作曲家在这方面很有天才,比如莫扎特、舒伯特等。
       音乐家用音乐手法将各种主题加以发展变化,有机地结合,就形成乐章。同样的钢筋混凝土,有些人能盖成高楼大厦。这里就要看作曲家的音乐技能了。有些作曲家在这方面特别出色,比如贝多芬和勃拉姆斯。
       乐章有一些基本的组成模式,这就是曲式。曲式说明了主题是怎样构成乐章。比如变奏曲式就是一个主题,它每次出现时都有变化。大部分交响曲都遵循一些固定的曲式。了解了曲式就仿佛抓住了音乐的脉络,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分析音乐。
       欣赏大部头的交响曲最好能分清它的曲式结构,分清它的各种主题,了解主题是怎样产生,怎样发展变化的,了解了乐曲的结构,就容易了解乐曲的内容,对音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至于主题的内容,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音乐的神奇就在于:作曲家创造了音乐,但必须经过艺术家的演奏(二次创造),听众才能了解它。但不同艺术家,不同听众对同一作品的理解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相同作品的理解都会有变化,甚至演奏或欣赏音乐时的心情、场地、音响条件等都会影响对音乐的理解。音乐在每次响起时,对于每个聆听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体验。这就是音乐艺术的魅力。
       多听是了解音乐最重要的途径。所有的文字,语言解说都是从侧面表现音乐,只有亲而聆听才能最直接地面对音乐。在神奇的音乐面前,所有的词汇都显的苍白。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音乐欣赏也是一样。如果听透了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对于古典的曲式和音乐的表现力都会有质的提高,再碰上古典和浪漫乐派的作品就会很容易接受。
       音乐家正是有了音乐动机的灵感,写下了音乐主题。然后按照自己的观念,用音乐手法将各种主题组合起来,才形成了美妙的乐章。这也形成了作曲家的风格。比如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都是由许多优美的圆舞曲主题串接起来;柴科夫斯基的旋律优美迷人,感情外在;贝多芬善于挖掘音乐主题的各个层面,并运用严格的曲式和高超的作曲技巧构成深刻的内容等等。
       入门时可以先找一些比较通俗、标准的曲目,以培养自己的音乐理解力和音乐记忆力,了解音乐是怎样构成和发展的。比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柴科夫斯基《第6交响曲》(悲怆),中国的《梁祝》等。它们的音乐形象鲜明,结构严谨,内容深刻,很适合初学者。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好文分享】熟悉曲调,往事如烟,心中暖流唤..
  • ·【好文分享】听蔡琴,品味情感深处的韵味,沉..
  • ·【好文分享】五位大师奏响贝多芬《第五钢琴协..
  • ·【好文分享】国摇声起,燃起内心深处不灭之火
  • ·【好文分享】舒缓曲调,治愈人心,让快乐随风而至
  • ·【好文分享】夜风低语,旋律在耳边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