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学戈德史密斯学院最近出炉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较富裕的人更有音乐感。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PLOS ONE》上。该项调查结果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音乐心理学研究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全球14.7万人,其中有9.4万人来自英国全境。
这项研究发起于2010年,由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络实验室在其官网上发布消息并进行了最大规模的网上调查。调查的群体远非人们约定俗成的音乐圈子或者专业音乐人士,而是用一系列数据比对的方式来评估普通人群的音乐属性。
调查——你有“音乐感”吗?
BBC广播公司在线调查首先切入的问题就是:你的“音乐感”如何?
一说到音乐感,大部分的人都会认为“音乐感”指的是一个人是否具备演奏乐器的能力。人们很快会有如下反应:
“我没有音乐感,因为我不会演奏乐器!”
其实,这仅仅是“音乐感”的一个部分。这里所说的“音乐感”并非特指人们接受的特定职业训练,而是一个人在接触音乐之后,对音乐所产生的反应和理解能力。
每个人的大脑,在受到音乐刺激之后,都会产生不同的个体反应。即便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音乐训练,有些人在接触音乐的过程中,往往对其有着非常敏感而直观的反应。也就是说,一个从来没有走进过音乐教室的人,很可能拥有一个对音乐非常敏锐的“耳朵”。一个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甚至会具备特别的音乐创造力,而这种能力是其自身从来没有意识到的。这就是戈德史密斯和BBC调查的切入点。
BBC的网络调查问卷,从“你的音乐感如何”入手,在“音乐修养”、“音乐训练”、“音乐定义”、“音乐能力测试”等领域进行系列数据的收集和调查。有关富裕人群与“音乐感”之间的对比分析,依据平均每周、每一个邮政地区人群的分布来进行数据对比。
调查结果显示:在英国的主要城市如伦敦、剑桥和约克等富裕人群聚集地,人们的“音乐感”比率较高。而那些传统低收入地区如威尔士和西部地区,人群的“音乐感”较低。
比对——研究者的调查
研究的详细调查报告以《非音乐家的音乐感调查:普通人群的音乐复杂性评估》为名发表在科学杂志《PLOS ONE》上。该评估调查报告首先提出,之所以要用“音乐的复杂性”的概念评估一个地区富裕程度与音乐感的关系,是试图以多维度角度来审视普通人的“音乐感”与音乐作用于大脑之间的关系。
该调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戈德史密斯学院调查团队对一定数量的人群就音乐记忆、节奏感等音乐认知能力进行了直接调查和研究。这个数量人群就是在英国全境进行的9.4万人的调查取证。接着,由志愿者在BBC实验室的网站上在线陈述自己的音乐经验、背景和感知能力,最终呈现为14.7万网民的在线调查结果。
每周,BBC实验室和戈德史密斯研究团队都会实时公布调查数据,并就收集来的研究数据进行比对。最后,综合所收集人群的地域、职业、地位、年龄和富裕程度进行关联性的考察,从而得出普通人群音乐的复杂性与其社会属性的关联。
无论是研究团队的面对面咨询还是网络的间接调查,其问题都颇为具体。比如:你是如何开始接触到音乐的?你是否认为特定的音乐会影响甚至改变聆听者的情绪?面对面的测试还包括对部分群体和个体进行音乐风格的甄别、旋律记忆、节拍和节奏判断等具体环节。
网络数据的调查者中有67%来自英国,14.2%来自美国,还有2.3%的加拿大人和1.1%奥地利网民。被访和在线调查者人数中,84.1%是白人群体,印度、中东地区人数为3.4%,东南亚网民占1.8%。其中,男性比例为54.7%,女性人数比例为45.2%。
调查数据显示,“音乐感”比率高低不仅与富裕程度成正比,还与受教育程度有关。“音乐感”比率高的人群中,有34.1%的人拥有教授头衔或具有硕士以上文凭;19%的人受过高等教育;11.8%的人接受过中学教育。
财富——与“音乐感”成正比
然而,也有相当多的人认为,这个调查结果并不代表“音乐感”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社会行为和富裕程度。
有这样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富裕家庭出身的孩子,比起贫穷地区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好的音乐浸染和音乐教育,因此富裕人群在“音乐修养”和“音乐训练”领域的分值较高并不令人吃惊。认知能力、行为能力以及智力的高低,往往跟家庭背景和孩提时的教育有关,这些因素也决定着个体未来富裕程度和他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然而有趣的是,调查结果显示,旋律记忆和节奏认知类别的分值似乎与财富有着更明显的正相关。
研究者表示,之所以要进行普通人群的“音乐感”研究,并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调查,是因为在21世纪的今天,学者们有责任进一步探知“音乐感”是如何影响人类的大脑、情绪和社会行为的。普通人群的确存在着对于音乐感的复杂性认知。这种复杂性认知,并非取决于音乐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取决于个体参与音乐和感知音乐的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