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好文分享

和古典音乐谈恋爱还是过日子?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8-04-03

 

 

Fans在国内被调侃的音译为“粉丝”,官方的标准称谓是“迷”,比如球迷、影迷、乐迷、戏迷、书迷等等。但是在民间语境中,“粉丝”和“迷”其实又有微妙的差异:“粉丝”追的是人,而“迷”迷的是这个行当。比如北京国安的“粉丝”可能并不关心国安队之外的足球比赛,而国安的“球迷”除了周末去工体为自己的主队现场助威,同时还可能是英超曼联的球迷、意甲米兰的球迷。真正的乐迷涉猎的音乐体裁和音乐家很广泛,虽然也有个人偏好,但不会只专注于一位音乐家而心无旁骛。而“粉丝”在一个时间段里通常只专注于一位音乐家,而且往往具有排他性,他们关注的是偶像的明星属性,而不是音乐本身。从这个角度说,“粉丝”与“迷”相比具有更强的专一性,更接近于恋爱的状态。

 

恋爱当中的人不要和他们谈什么理性,恋爱当中的消费也是相对冲动的,比如情人节、圣诞节等等节日在国内被定位为恋人消费日,对拉动内需贡献是巨大的。流行音乐产业靠的也是“粉丝”推动生产力,因为娱乐产业是纯粹的买方市场,大众喜闻乐见什么从业者就制造什么。娱乐产业的制作人和策划团队最核心的工作,就是揣摩和预测具备怎样特质的明星,能够获得更大批量的粉丝,之后为大众打造符合他们期待的新偶像。从这个角度上说,娱乐明星本身就是消费品,至少在他们处于工作状态中他们不能随意彰显自己,而必须要扮演一个粉丝们需要的偶像。当摄录设备微型化和网络媒体普及化之后,这些娱乐偶像的私生活也开始被粉丝们分享消费,明星的工作时间延展为全天候,其被消费的时间更长,但年限更短。


艺术如果能够称之为产业,他的市场规律和运作模式与娱乐产业也是很不一样的。艺术经营者并不一定参与到艺术的创作和生产当中,他们是受众与艺术家之间的中间人。一方面他要了解市场需要什么艺术品,以寻找能够创作这类艺术品的艺术家;另一方面他还要知道艺术家创作了什么,再寻找愿意消费这类艺术品的买家,开拓以卖方为主导的市场。艺术家本人并不是消费品,他们的作品也不一定总能成为消费品。因此在艺术产业中没有娱乐产业中那种超级巨头企业和垄断托拉斯,最为常见的是艺术经纪人公司。评价艺术家和艺术品的价值标准也与娱乐产业大不相同:和娱乐品相比,艺术品被消费的次数和营业额通常要低得多甚至不值一提,但它的文化维度更深更广,消费年限也要长得多,甚至没有年限。

 

20世纪末,传统艺术音乐领域市场萎缩的令人猝不及防。其实所谓古典音乐在20世纪初贵族政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时,就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繁衍的土壤,这种自古以来就一直需要权贵阶层出资扶植、娱乐性价比极低的精致奢侈艺术,靠着新兴继而如日中天的唱片产业,又奇迹般的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命。但当实体唱片产业本身已经进入垂死挣扎的境地,古典音乐真正的市场危机也就难以避免了。不是听古典音乐的人少了,相反比起一百年前更多了,但是愿意为古典音乐掏钱的人少了,因为有太多不花钱就能听到古典音乐的途径。当收费的和免费的质量差不多的产品摆在面前的时候,绝大多数有理性的人都会选择免费的,只有极少数真正的“贵族”乐迷会为了古典音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花钱买免费品。这个时候古典音乐市场就需要缺少理性的消费者来拯救。

 

将娱乐产业的“粉丝”引入古典音乐领域是一种“救市”的非常手段。投资人发现原先谙熟古典音乐艺术规律的经理人,已经不能把控和适应新市场的运作规律,于是他们启用原先从事娱乐产业的经理人,试图用娱乐产业的造星模式来革新古典音乐产业。于是一批年轻、外形时尚靓丽的古典音乐明星应运而生。他们的技术功底和音乐表现力在同年龄段中是佼佼者,在才貌双全方面更是顶尖的。通过强势媒体的地毯式宣传,以及自媒体上精心策划的炒作,这些演奏家和歌唱家具备了一定的大众知名度。“粉丝”运作的关键是要让大众还没有听到、看到偶像本人的表演,就已经对偶像产生崇拜感,之后的亲临现场只是一次“膜拜”,进一步加固偶像的形象,从而催生冲动性消费。

 

但是受到古典音乐体裁和演出形式的限制,古典音乐明星在票房号召力方面和真正的影视歌明星是没法比的。郎朗、李云迪在古典圈是红到顶了,但和王菲、黄晓明一比就只剩零头了。但这个零头就足以拯救古典音乐经纪公司了,因为包装古典音乐明星的成本也低得多:公司自己不用投入培训费用,签的都是已经成才的青年才俊,公司要做的就是把他们由业内名人推广为社会明星。由于只需要“推星”不需要“造星”,“粉丝”经济不会对古典音乐行业的固有模式有颠覆性的改变,只是在审美导向、事业拓展方式等等方面对从业者的传统思维会有所改变。

 

“粉丝”经济如今涵盖了整个文化产业,古典音乐市场只是其中一个产值微小的分支。从西方的文艺复兴到中国的徽班进京,在艺术市场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权贵阶层的“捧角儿”,草根阶层的追星效应只是锦上添花,而无力给艺术家提供艺术创作和个人生活的物质及政治保障。而今天平民粉丝就可以催生古典音乐家扬名立万,这从社会公平民主角度是一种进步。但“粉丝”群体的属性就是非理性、不稳定的,他们能否推动市场持久、稳定发展是难以准确预期的。然而如果“因势利导”把粉丝转换为“乐迷”,一切就又回到之前的原点:政府和大财团以公益名义维持古典音乐机构的最低生存保障,广大乐迷负责指点江山叫好不叫座。如果实体唱片和现场音乐会市场只能以现在这种赔本赚吆喝的方式苟延残喘,就必须要找到全新的古典音乐实体或网络在线消费方式。让理性消费的“乐迷”心甘情愿也别无选择的掏钱,和古典音乐踏实“过日子”,才能真正给古典音乐续上21世纪的命。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好文分享】动听的小夜曲,就像是灵巧的精灵..
  • ·【好文分享】经典旋律,历久弥新,小提琴之声..
  • ·【好文分享】声线中藏匿力量,男中音,悄无声..
  • ·【好文分享】百听不腻的曲调,不只入耳,更入心
  • ·【好文分享】听那琴声,是艺术家的情感在倾诉
  • ·【好文分享】琴键上跳跃的音符,是音乐家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