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好文分享

为什么乐章中间不要鼓掌?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03

 

 


我们知道,诸如交响乐、协奏曲、奏鸣曲等,都是由好几个乐章组成的。乐章与乐章之间,往往需要短暂的停顿,为的是让乐队转换情绪,以便积蓄力量进入下一轮的演奏。

 

这其中有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在乐章之间,观众是不允许鼓掌的,否则会被视为不文明之举。我们姑且将这种不受欢迎的掌声,称为中间掌声吧。


但是,纵观整个欧洲音乐史,中间掌声不但是允许的,而且其多寡及热烈程度,甚至还是衡量音乐家的演奏水平,以及观众审美品位的重要标准。


先来看一则历史上中间掌声的实例。贝多芬最著名的钢琴协奏曲《降 E 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在最早公演时,只有作品编号而没有标题。



有一次,这部作品在维也纳演出,当乐队演奏到第三乐章,那段气势恢宏的回旋曲的主题时,台下的一名法国军官,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脱口喊道:“皇帝!皇帝!”后来,这部著名的作品,干脆就被称为“皇帝”钢琴协奏曲了。


那时的音乐会,观众不仅可以随意鼓掌,当听到某一段旋律特别好听的时候,还可以要求指挥,把这段旋律再演奏一遍。遇到这种情形,指挥以及乐队不仅不会感到厌烦,反而会欣喜不已,引以为荣。


赚取中间掌声最多的作曲家,恐怕要算是海顿了。海顿两次赴英伦演出,每次都受到极大的欢迎。凡是一场交响音乐会结束,第二天的报纸一定会在头条刊载评论,而其中用到的一句套话便是,“某某乐章被观众要求再演奏了一遍”。


莫扎特也常常受到这样的礼遇,有时一首乐曲刚刚开始演奏几个小节,便被台下观众热情的掌声所淹没。


此后,几乎所有的作曲家、指挥家和独奏家,都有过“再来一次”的经历(现在音乐会上的返场、加奏便是此风的遗存)。而此道高手李斯特、罗西尼、柏辽兹、德彪西等人,不仅擅于赚取掌声,甚至还不惜为此制造骚乱,以引起观众最大程度的注意。



由此不难看出,演奏家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这种互动伴随着整个古典音乐的发展,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初才慢慢地淡出。


历史上最早旗帜鲜明站出来,反对中间掌声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门德尔松。事实上,门德尔松并不像多数指挥家或作曲家那样,期待中间掌声,甚至对中场休息也不冷不热。


但是他很聪明,采取的回避方式很绝妙:他常常将各乐章之间有机地串连起来,不让中间有停顿间隔。这样做的目的,很显然就是让观众不知不觉地进入下一个乐章,中间连鼓掌的机会都没有。


从作曲技法来看,这一招其实算不得新鲜,此前也有作曲家玩过(如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第五乐章“欢乐颂”,就是从第四乐章不间断连续进入)。



但是,这些作曲家多是出于音乐效果,和结构逻辑本身的考虑,并不像门德尔松这样,直截了当就是为了躲避中间掌声。


门德尔松的《G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31 年在慕尼黑首演时,亲任钢琴兼指挥的他,“密令”乐队不间断地一口气奏完了三个乐章,听众就这么不知不觉地被“忽悠”过去。等他们想起来要拍巴掌时,已经到了一曲终了,正好该鼓掌谢幕的时候。


到了他的《a 小调“苏格兰”第三交响曲》,这一手法被用到了极致。他在总谱上明确规定,要“四个乐章连续演奏”,这也成为音乐史上的一大创举。门德尔松还极其高调地,在音乐会宣传册上公然宣称:连续演奏的目的,是“不允许停下来鼓掌”!



从鼎盛时期对中间掌声的期待,到如今被禁止,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会产生如此鲜明的转变呢?


究其原因,是因为不适宜的互动方式,不仅会引发台下观众的骚乱,破坏音乐的欣赏环境,更会扰乱音乐家的思维,阻碍音乐家技术水平的发挥,从而影响到整个音乐会的演奏效果。


平心而论,适宜的——尤其是高品位、高水平的观众发自内心的中间掌声,对于演奏家来说真是莫大的鼓舞!


试想,当一个演奏家提心吊胆终于完成了一段高难度段落的演奏,或者,当演奏到作曲家灵感触动,有如天成地写出的某一段旋律时,台下的观众此时也心领神会地报以掌声,这是多么地令人感动呀!



但是,像这样精通音乐的观众又有多少呢?是不是全场的观众都知道何时鼓掌、怎样鼓掌呢?大概自门德尔松开始,这样的观众便日趋减少了。


于是,为了保证音乐会的质量,干脆因噎废食,无条件地禁止所有互动举措,只允许一曲终了,以及音乐会正式曲目结束后鼓掌或安可(即返场或加奏)。


因此,下次你去听音乐会时,如果吃不准该不该鼓掌,宁愿不鼓掌也不要擅作主张。一个聪明的办法,就是照着别人的举措行事。当然,并不是你周围所有人都是“内行”,没准他们比你更糟糕。


 

 

 

不过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大凡古典音乐会上,现场都会安插一些“卧底”来“领掌”。他们大多坐在音乐厅的前排或两边的台口处。所以你若听见前台传出掌声,尽管放心大胆地跟着拼命鼓掌就是。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好文分享】音符舞动,悲伤遁形,欢乐常在
  • ·【好文分享】每一次触键,钢琴都在诉说一个动..
  • ·【好文分享】灯火闪烁中,一曲爵士,唤醒城市..
  • ·【好文分享】古典音乐,它的美不张扬,却能深..
  • ·【好文分享】故乡的风,故乡的云,还有那一曲..
  • ·【好文分享】草原之歌,轻柔强劲,尽显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