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黑胶唱片在录音市场上屡创销售佳绩,颇有卷土重来、挑战数位大潮之势。对于听黑胶的人们来说,唱头是整个播放系统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一环,整组唱头与唱臂的调校,很大程度地决定了音乐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而唱头上直接与唱片接触,负责从沟纹中读取讯息的唱针,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不过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唱片问世前期,播片时使用的唱头其实与我们今日所用的不太一样,读取的效果也有相当差距。而带领整个录音工业跨过这段差距、让人们从唱盘上走进崭新的声音世界者,正是上个月以九十九岁高龄辞世的设计师、发明家与音乐家皮克灵(Norman C. Pickering)。
在无数成就中,他在录音播放方面的贡献,可能是最卓著的。1945年,喜欢听唱片的皮克灵对当时唱机播放出来的音质颇感沮丧:此前的唱头笨重,也不好使用,其唱针由钢制成,播片时必须常常更换位置,其重量也会使唱片消耗加剧,能够承受的播放次数相当有限。于是他着手改进,发明了更先进的唱头,包括将唱片上的沟纹转为电子信号的新型唱针。这种「皮克灵唱头」(一开始为Pickering pickup,后称为Pickering cartridge) 面世时,正好遇上唱片由树脂材质 (shellac) 过渡到乙烯基 (vinyl,即今日之黑胶)的时期,片子本身播放时的噪音因而降低。相对于旧款的大唱头,原本设计给广播或录音室使用的皮克灵唱头显得小巧玲珑,钢针则被轻巧坚硬的蓝宝石或钻石取代,不但延长了唱针的寿命,也使它划过沟纹时的压力减轻许多,唱片因此得以使用更久,播放时对原音的破坏也随之变少。
在2005年的接受美国国家音乐商业协会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usic Merchants. ) 口述历史节目访问时,皮克灵回忆道:“这可不是差一点而已,而是差了非常多。”
1916年7月9日,这位录音史上划时代的改革者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其父为海军工程师,他把儿子对音乐的兴趣当成胆小鬼的嗜好,但皮克灵的母亲会弹奏钢琴,年幼的他就是坐在母亲身旁开始学习音乐,并让他在7岁时踏上小提琴之路。 青少年时期,皮克灵打球伤到右手,他从梦想成为乐团的小提琴手转而吹奏法国号(法国号是用左手压键),在父亲的坚持下,他先进入Newark College of Engineering(现为纽泽西理工学院的一部份),毕业后才至茱丽亚音乐学院深造。
1937年,他进入刚成立不久的印第安纳波里斯交响乐团,担任了三个乐季的法国号手,后于1940年加入印第安纳州Elkhart的C. G. Conn (现为Conn-Selmer)乐器公司,在此协助设计乐器,包括业界广泛使用的Conn式法国号。珍珠港事件后,C. G. Conn在二次大战中转为生产飞行仪器的Sperry Gyroscope公司,皮克灵的战时岁月就在公司位于纽约长岛的实验室中度过,这段经验启发他后来开发出波音707与747系列使用的震动控制设计。
1948年,皮克灵成为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创始人之一,现在它已是全球最大的国际录音组织,传播声学科技的发展与新知。1970年代,皮克灵在纽约南安普顿医院的实验室工作期间,发明了以超音波探测眼疾的方法;进入1980年代后,他终于回到自己最初的向往:小提琴上,成为美国小提琴协会(Violin Society of America)主席,也是弦乐器制造商D‘Addario的顾问。有点出乎意料的是,为在客厅中听音乐的一般大众带来革命性唱头的皮克灵本人,当初却从未打算将之大幅推广,他的目标设定在帮助广播与录音公司上,但随着hi-fi装置在市场上越发成长与成熟,对皮克灵唱头的需求也迅速增加,发明后十年左右的1950年代中期,生产其唱头的公司就已雇用了超过150位员工。
皮克灵在2011年受访时说道:“大众选择这种装置,对我来讲是个大惊喜……它从来没有被设计成一种消费性的产品,而是录音产业人士使用的专业传感器,后来我们才发现把它卖给了各处只是想在家播放唱片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