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演唱者既是乐器的制造者,又是乐器的演奏者。他永远不能像观众一样客观准确地听到自己真实的演唱(听录音是另外一回事)。
2、发声过程无论演唱者自己,还是声乐老师都无法直观地看到声带的运动,要凭听觉来判断、分辨。气息与声带、声音与共鸣的关系,全靠演唱者的感觉来控制,而老师的判断则靠对音响的分析和经验。声乐老师的许多要求有明确的时效性。在文章开头讲到学生对老师提出要求的疑惑,就是因为老师在听了学生的演唱后,针对当时所发出的音响提出了调整的新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实践就对了,而不应该疑惑。整个声乐学习的过程永远处在不断的调整与平衡的过程。我认为这也是声乐学习的魅力所在。
3、演唱者在演唱时自我的听觉与客观的音响存在着很大差异(特指初学者)。主观听到明亮、结实的声音往往是挤出的缺少共鸣的声音;而主观听到的暗淡、空洞的声音,客观上往往是好听的正确的音响。
4、由于演唱者之间身体的差异、文化教育的差异、性格的差异、对事务认知上的差异、声部和音色上的差异、演唱者对演唱的体验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1、对发声原理应该有一个基本了解: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如同小提琴的琴弓),声带是发生源(如同小提琴的琴弦),身体是共鸣器官(如同小提琴的琴身),这三者积极协调的运动,产生了优美的声音。
2、对自己的声音条件、音色特点、适用音域、演唱水平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如有条件,可到专业医院做一个嗓音与声部的鉴定)。
3、学习声乐切不可急功近利,幻想一夜成名、一曲成名。学习声乐的过程是一生的过程,是一辈子也做不完的学问。不要幼稚地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歌唱的真谛与秘诀。声乐学习没有终点,永远有新的感觉、新的体验。不要轻信通过几堂课就保证解决你声乐技术难题的宣传。学习声乐的过程,是对发声器官、呼吸器官、共鸣器官的协调训练与肌肉能力训练的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训练,逐渐地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
4、多想少唱,先想后唱,建立“内视”的习惯。唱之前,先把歌唱状态想好,脑海里有一个整体上较清晰的发声状态:身体挺拔、松弛,气沉丹田,打开喉咙、喉位下移,放松下巴、软腭提起,放平舌头,面带微笑,睁开眼睛……这一切都是在瞬间同时做到的。
5、辩证地认识向前唱与向后吸、向下放与向上哼、松弛与紧张的关系,这些要求都是一个事务的两个方面,不可忽视与偏颇。如同一只手:由手心与手背组成了一只完整的手。声乐学习最普遍的问题是顾此失彼。建议大家在训练中永远围绕发声器官、呼吸器官、共鸣器官这三方面来思考、协调,在整体的歌唱状态下才练习发声是最重要、最根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