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8日,美国著名民谣歌手皮特西格(Pete Seeger)在美国纽约一间医院去世,终年94岁。西格有“美国现代民谣之父”之称,也是音乐届有名的活动家,经常借歌曲抒发反战理念。西格一直参与各种抗议活动,从民权运动、反越战、反核扩散,到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在50年代的时候还曾因为其左派立场上过电台黑名单。
主要作品及风格
西格注意赋予音乐以人道主义精神,著有《怎样演奏五弦班卓琴》(1948年)和《不完整的民歌手》(1973年),代表歌曲包括《花儿都到哪儿去了》(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和《变变变》、《假如我有铁锤》、《晚安 ,艾琳》等。
皮特一直坚持制作纯正的民谣。这一点反映在他选用的乐器上,即便在民谣被普遍化的阶段里,他依然矢志不渝地使用着原声吉他与班卓琴。确实,要配合他清澈、透亮的声线和时疾时缓、富有张力的演唱风格,复杂远不如简单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创作上,他反对制造权威,主张音乐的魅力在于富有个性色彩的诠释,这种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的态度令后世的音乐家敬仰不已。最让人叹服的也许应该是皮特的现场表演,他总爱在歌曲中插入白口,准确地说是与听众的交谈——从街角的艳遇到童年的回忆。这样,演唱者与听众间就不再停留于单向的“施”与“受”的关系。皮特用他顽童般的调皮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常青的记忆。
音乐反战之路
五十年代,西格创作了著名反战歌曲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西格自己参加过二战,后来朝鲜战争爆发,在他看来,美国的每一代青年都注定要上战场。
因此《花儿都到哪儿去了》中唱到:花儿到哪儿去了? 姑娘们摘走了。 姑娘们哪儿去了? 她们和小伙子们结婚了。小伙子们哪儿去了? 他们成了战士。战士们哪儿去了? 他们躺在了每一块墓碑下。墓碑到哪儿去了?被鲜花掩盖了。(青年们被打死了,人们很快忘记了他们,坟场也开满了鲜花。下一代的姑娘们摘下了这些鲜花,却不知道鲜花下面就是坟墓。这些姑娘又同样地和她们的情人结婚,然后这些已婚的青年又离开妻子上战场,如此循环。)“我们何时才能明白啊, 何时才能明白?”。
后来的嬉皮运动中,不少反战的年轻人就是唱着这些歌(包括一首Bob Dylan的“BlowingIn The Wind 答案就在风中”),四处流浪。生命短暂, 鲜花易逝,所以死于战场上的年轻人的坟墓总是和鲜花香草这样的东西相连。
这首歌成为反战运动的主题歌,历经多人翻唱,经久不衰,中国歌手齐豫也曾进行过翻唱。
制作反战唱片遭FBI调查
1941年,西格与米勒德兰佩尔(Millard Lampell)和来自阿肯色州的李海斯(Lee Hays)成立“年历歌手(AlmanacSingers)”的团体,用他们的歌声来演唱时事,支持工会并宣传反战。年历歌手经常有许多不固定的成员员加入演唱,包括伍迪格思里、贝丝洛马克斯霍斯(BessLomax Hawes,艾伦洛马克斯的妹妹)、鲍尔温霍斯(Baldwin"Butch" Hawes)、西丝坎宁安(SisCunningham)、乔什怀特(JoshWhite)、桑尼特里(SonnyTerry,黑人口琴演奏家)和山姆加里(Sam Gary)。西格在年历歌手里的演唱采用笔名“Pete Bowers”以为了不让人由他的名字联想到为政府工作的父亲。
由于年历歌手的许多成员都信仰共产主义,他们同情工人运动,反对美国参战,西格就是其中坚定的一位。随着纳粹进攻苏联,共产党也转为支持参战,年历歌手开始演唱反法西斯歌曲。西格模仿格思里在班卓琴上刻下了“Thismachine surrounds hate and force it to suttender”(这件乐器将战胜仇恨)。
年历歌手的演唱不同于传统民歌,开辟了民歌演唱的新形式。年历歌手由于FBI策划的舆论阻扰,不断深究他们初期的反战唱片,以致年历歌手在1942年解散。
1942年6月西格应征入伍,被分配到对日作战的塞班岛,在那里负责一所战地医院的宣传工作。这一时期,西格除了又认识了许多来自美国各地的民歌手,还学会了许多当地的土著歌曲,此后他一直留意世界各地的民歌,并有意地在自己的演唱会上向美国听众介绍世界民歌。
50年代遭电台封杀
1945年12月20日,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歌手的组织“人民之歌”(People's Songs)在西格家中成立,西格被选为主席,并兼任《人民之声简报》(People's Songs Bulletin)的主编。
1949年,西格开始尝试走商业化的道路,他与老友海斯、弗雷德海勒曼(Fred Hellerman)和荣妮吉尔伯特(Ronnie Gilbert)组成了一个民歌四重唱组合——纺织工(The Weavers),他们不再演唱时事歌曲,而是回归民歌,形象也不同于年历歌手时期,男士穿上燕尾服,女士穿上晚礼服。他们从前卫村酒吧(Village Vanguard)开始,1950年4月,织布工的第一张专辑出版,其中他们翻唱铅肚皮的《晚安安瑞》(Goodnight Irene)在电台排行榜上13周高居首位,成为1950年最佳单曲。此后,纺织工又录制了许多民歌改编的歌曲,这些音乐不同于当时商业主流的爱情主题,题材丰富,在当时很受欢迎,许多歌曲对后来的流行音乐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麦卡锡主义的横行的时期,纺织工由于以前年历歌手的背景,进入电台封杀的黑名单,从1951年开始不能进行演出,也没有公司愿意给他们出专辑,纺织工只能解散。一直到1955年,他们重新回到舞台,在座无虚席的卡内基大厅进行了复出首演。
民谣反战潮流影响几代人
作为美国民谣届泰斗,西格对后世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尤其是在其领导下,民谣歌手反战的潮流一直延续了几十年。
当一代代人一面马不停蹄地感受到来自经济大萧条、干旱、核威胁的恐慌时,一面也在皮特的音乐里找到了生存与面对的勇气,甚至在南非种族隔离的血色天空下和三K党出没的田纳西州的阡陌间,都有过皮特无惧的身影。
他促进了美国民间歌曲的普及,以歌唱世界大同、和平、爱情主题的歌曲闻名,包括斯普林斯汀和鲍勃迪伦都是他的忠实拥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