娓娓道来的亲切,信手拈来的妙语,虽似耳熟能详的老套话题,却有着另一样的内涵来让人享受新颖的思维,再加上奔腾的激情——这是我们听完莫扎特第23号F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编号No k.590)时的感受。
莫扎特一生创作了23首弦乐四重奏作品,从1772年他16岁时创作的的第一首(G大调,作品编号No 1.80)一直到1790年34岁时的第23首,时间跨度几乎覆盖他的全部创作生涯。期间,曾中断了近十年时间(第13首与第14首之间隔)的弦乐四重奏创作,这一时间的跨越,竟如同经历了一种神奇的蜕变,在第13号(d小调,作品编号No 1.173)和第14号(G大调,作品编号No 1.387)两首作品的对比之中,让人明显地感觉到了音乐天才由秀丽的稚嫩向深刻的成熟的飞跃。
音乐作品的稚嫩与成熟,原本也是一种欣赏者的个人感觉,而且稚嫩的作品也并不一定就是不好的作品,莫扎特早期的作品里就不乏秀美到眩目的稚真之作;然而,我们还是愿意去追求这样的一种境界:人们不是常说“大巧若拙”、“大美若朴”吗?人们不是还说“含商咀徵”、“耐人循绎”吗?当天才的火花点燃的是冬日里的一个手炉,虽不似腾腾烈焰那般光辉,却是温暖心底的那一团让人难以割舍的红火。
一个男孩成长到十五六岁时,进入的是一个青春勃发的年龄段。我们听莫扎特前13首弦乐四重奏作品,常常会抑制不住会心一笑的冲动。是的,除了孩子般的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童真天性,经常性的游戏场面之外,那种虽稚嫩但却锋芒毕露、虽浅显但却玩弄深沉的,打上了深深的少年郎印记的神态,常常会被人们从音乐的流动中认出来。
我们听出来第一号四重奏第三乐章的优美舞步,第四乐章的浓厚的孩子式的认真;第二号四重奏第一乐章游弋在主、属、下属和弦中的旋律所表现的清纯,第二乐章那种若有所思的少年面孔;第三号四重奏第一乐章表现出的那种轻松愉悦,第三乐章中段那种高低声部之间的精彩对答精妙绝伦,但也就是一种舞会上舞伴之间的默契呼应;第四号四重奏第三乐章的孩子似的嬉闹;第五号四重奏的第一乐章中似乎有着少年人的一种说不明道不白的烦恼,第二乐章中又分明听到了一种少年常会有的无病呻吟;第六号四重奏相当精彩,第一乐章以美妙的旋律叙述着一些思索,第二乐章则在一种充满张力的情绪中挥撒着青春的活力,第三乐章则是在一种游戏的氛围中倘佯,这种搭配,也应当是青春期少年最贴切的心理活动表现;到了第七号四重奏,除了第一乐章散布着强烈的青春气息之外,第三乐章,则有着一种明显的虚张声势的气息;在第八号四重奏中,第一乐章依旧是用单纯的旋律美在描摹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第二乐章,一种静谧的氛围,更多的像是少年在无所事事的发呆,第三乐章,一种夸张的情感表述,却缺少实质性的内涵,第四乐章的赋格更多的是一种技巧的施展;第九号四重奏第一乐章那种孩子般单纯的思维方式,第三乐章中似是在舞步之间突然冒出的孩子气,第四乐章中的嬉耍情节;第十号四重奏第四乐章的游戏等等……,到了第十一号四重奏,第一乐章一开始就以一种特别严肃的姿态出现,似是要讨论某些重大事件,但这一郑重其事的态度之后,却没有了严肃的谈话内容,真个是少年人的严肃,第三乐章则出现了一种令人有纠结感的情绪,非常美的忧郁情调,耐人咀嚼回味,但并没有沧桑感;第十二号四重奏依旧是晴空万里的第一乐章,安详平和的第二乐章,刻意摆出姿态的舞会氛围的第三乐章,以及充满欢乐情绪的第四乐章。 全部前十二首四重奏都是以明朗的大调为主基调,完全沉静于不谙世事的少年郎情结之中。
第十三号四重奏第一乐章是以小调式出现的,有想说点什么感慨之类的意思,但接下来那充满急躁的孩子气似的情绪,立即冲淡了那种想认真一下的氛围,第二和第三乐章又进入了程式化的范畴,倒是第四乐章的赋格延续了第一乐章开头的气氛,并且有着不同以往的严肃和认真,这应当是年轻的作曲家在作曲技巧上的天才展现。用这样一个乐章来结束初露锋芒阶段的四重奏创作,算的上是作曲家做了一个精彩的总结;因为我们尽管感觉到了前13首作品的种种稚嫩,但天才的乐思却时时在闪耀着光辉,让人油然而生感佩之情。
时隔近十年,题献海顿的六首弦乐四重奏历经四年先后问世。从第十四号四重奏开始,一种老成、老练、老到、甚至是老辣的风格,屡屡出现在作品中;其时,正值莫扎特刚刚公开与萨尔茨堡大主教决裂,毅然辞去宫廷音乐家职位,开始其独立音乐家的自由生活。此时的作曲家也不过才二十五、六岁的年纪;然而,这已经是作曲家走完了其创作生涯的成熟路程,进入了有尊严的、自由的,但却常陷入生活困境的“维也纳时期”。
关于莫扎特在“维也纳时期”经常遭遇到的生活困境,据某些考证,认为他并不是因为挣不够钱而陷于贫困,(据说他还应当是一个能挣到许多钱的音乐家,)他的困境是缘于不善理财和无节制的挥霍所致(这一点的确很像是他的音乐里流露出来的性格);无论如何,经常陷于生活困境而借钱度日,应当是没错的。失去稳定收入保障的压力加上经常性的生活困顿,是磨练人、改变人、引人深思、催人成熟的最强有力的推手,我们的天才音乐家就在这压力和磨练、思考之中由稚嫩走向了成熟。
现在我们再来听一听莫扎特第十四号及以后的弦乐四重奏作品。
第十四号四重奏,从一开始的第一乐章就以一种具有较深意味的主题出现,之后的展开部里,这一主题经过较充分的展开,深入探讨的意愿愈加强烈;第二乐章似在用一种严肃的态度探讨着什么;第三乐章则陷入了深沉的思索,甚至在对比主题中出现的短暂兴奋点也只是将思索引入了更深的层面;第四乐章的稳健风格使得可能的游戏场面也变得耐人寻味了。
第十五号四重奏,第一乐章以作曲家较少使用的小调式主题开始,略带忧郁成份的主题将人们引入深沉的氛围,经过略带激动与紧张感的主题展开,加上副部主题略带激烈的情绪,使得整个乐章充满了引人入胜的魅力;第二乐章陷入郁闷的情绪,不时的长吁一口气的氛围里,似有一种难言的苦恼;第三乐章仍旧是忧郁情绪当家,中段雅致的舞蹈,也没能将情绪扭转;第四乐章优雅的舞步,美妙的意境,使用丰富的变奏手法将舞蹈的含义变得具有深意,加上意味深长的结尾,完满地结束了乐章。
从十四号到第十九号四重奏这六首“海顿四重奏”开始,莫扎特在四重奏作品中明显出现了一些心智上的老成、思想上的深沉、技术上的老到等等方面的变化。
具体表现在诸如:作品在乐思构想上,出现了一种由内涵简约单一向内涵丰富复杂转变;音乐进行中的思维由孩子似的直线思维向成年人那种多丰富联想、深入探讨的思维转变;音乐情绪上由孩子似的纯真简单向情绪上的复杂多变、阴晴相间转变;写作手法上由简明单一、格式化向不露痕迹的深进浅出、进出自如,并常深入展开的变化;感情表现上由单纯明快向略见沧桑感的转化等等……。
我们从第十六号四重奏的第一乐章可以听到一个严肃的话题,并进行深入一步的探讨;第四乐章那具有浓厚游戏味道的题材中,听到了丰富的色彩变化和不再稚嫩的心智。第十七号四重奏的第一乐章那荡漾着幸福感的主题中听到了深入展开中的那些许思索;第三乐章那富于魅力的静思中,那一声声爱的呼唤驻留于耳际,久久不散;第四乐章那富于活力和动感的乐章中情绪的多变,内涵的拓展让人有满足感。第十八号四重奏第一乐章主部主题用大调提出,马上用同主音的小调将情绪引向复杂化,展开部更是将这一主题引向更加深入的思绪中,情绪上的阴晴变化,使得作品给人以感慨良多;第二乐章更是自如穿梭于不同调性之间将一个简约的乐思充分发掘、发展,来表现一种强烈的诉求。第三乐章则使用流畅的音乐语言表现一种宁静的心态,多种变奏手法的展开过程,让人领略了作曲家的丰富内心世界,也让人品出了一丝苍桑感;第四乐章那好似一声感叹的主题所引出的诸多感受,又是经过了繁复的展开叙述,使得话题充满了吸引人的丰富内涵。第十九号四重奏第一乐章在一种迷茫的氛围中开始,给随后的明朗主题充分展开和演绎,创造了预期和厚度空间;第二乐章较之前期的慢板乐章明显的多了一层深沉的幕帷。第二十号四重奏第一乐章主部主题一出现就给人以成熟思维的印象,果真在后来的展开过程中屡屡给人以印象深刻的表述,音乐语言的老到手法,用“老辣”这个形容词来描述,似还嫌不够“老辣”,直让人有五体投地的冲动;第二乐章一个舞曲乐章却使用了复杂而华丽的表述手法,表现了思维的复杂性;第三乐章又是一个思虑繁复的慢板乐章。第二十一号四重奏第一乐章主部主题中那一声声叹息,以及其后的详尽展开陈述中,似听出了一些在莫扎特的音乐里难得的感触;第四乐章又是用了一个很普通的乐思利用各种手法详尽铺开,音乐语言自然朴实,情绪起伏有致。第二十二号四重奏第一乐章流畅的乐思进行中不时涌出动情的甘泉;第三乐章在带有舞曲性质的主部主题之后,副部主题动感十足的登场,并有十分漂亮且充分的展开,展示了不拘一格的思路;第四乐章精彩的主题加上精彩的演绎,让人爱不释手。二十三号四重奏第一乐章用一个乍听下来并不神奇的主题开场,却演绎出有声有色的乐章来,副部主题悠然自得、极具神韵,二者相得益彰;第二乐章有欲静还动、意味深长的感觉;第三乐章一个原本很普通的乐思演绎出来的丰满多姿的乐章;第四乐章流畅的主题一如奔腾的河水直泄千里,而且呈现多姿多彩的神韵,让人目不暇接,加上激昂的副部主题加料,整个乐章让人心旷神怡。
第二十三号弦乐四重奏之后,我们等不来莫扎特的第二十四号弦乐四重奏作品了,因为仅仅时隔一年,给我们带来那么多欢乐与慰籍的一代天才就因病去世了。我们刚刚提到了他的后期作品的“老到”甚至“老辣”,其实他也才仅仅三十五岁的年龄,我们真不得而知莫扎特如能再活十年或者二十年,会创作出怎么样的惊天大作来。
“余音袅袅”呀!但凡音乐爱好者,有谁不迷恋莫扎特?有谁没有被莫扎特感动过?尽管他曾经“幼稚”,由于被迷恋和被感动,他的“幼稚”和“成熟”,已然被人们一并收纳在自己的“百宝盒”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