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好文分享

马勒作品的最高价值是什么?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11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出生于波希米亚卡利什特城,1911年5月18日逝世于维也纳。 作为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德奥音乐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勒在他的九部交响曲和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大地之歌》以及声乐套曲《漫游者之歌》、《少年魔号》、《悲叹之歌》、《亡儿之歌》、《吕克特歌曲》等作品中继承了自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舒曼等前辈大师的传统,同时又从时代精神很中汲取丰富营养,确立了一种充满表现力的新的音乐语言。
 马勒曾说:“我的时代会到来的。”这一具有悲怆色彩的预言在他逝世半个世纪后奇迹般地应验了,马勒音乐的崛起成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音乐现象之一。虽然直到六十年代还有人认为马勒的音乐中充满“无谓的喧哗与骚动”,而今天的听众中也有人更多地从马勒高度个性化的音乐语言中感受到新奇或怪异,但马勒音乐的伟大和艺术价值已得到举世公认。

 

 正如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所言:“马勒作品的最高价值不在于它通过引人注目、大胆、冒险或怪诞等显示出来的新奇,而在于这种新奇被融入到优美的、充满灵感的、深刻的音乐之中,在于这种音乐高度的艺术创造性和深厚的人性内涵所具有的永久价值。这一切使之在今日仍充满生命力,并拥有美好的未来。”
 与同时期的音乐家一样,马勒的许多作品都含有暗示性的标题,但他并不像理查施特劳斯的标题交响诗有其象征的主要对象;相反的,马勒对于作品的“标题”的意义总是有着矛盾的情节,他内心所希望其标题是赋予听众一把钥匙方便解开他的音乐内涵。他曾经对于“标题音乐”作了如下的解释:“针对标题来创作音乐实是一件最迂腐的事情,若是替音乐冠上标题也是不尽合理的做法,尽管是作曲家凭借着其过往的经验,利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其创作的思想,在我认为是多此一举。” 由此可见,马勒认为所谓的标题只不过是提供观众了解音乐的一种途径,并不能真正的代表音乐。他认为贝多芬的交响曲中也含有许多的内在标题,对这些作品了解的越深,其感情与思想越能与之连贯,这就是标题所蕴含的真义。他还说到:“从贝多芬至现在,还不曾有过没有内在标题的作品,因此在听众尚不能了解我的音乐风格时,给他们其中一个里程碑或路标,藉以达到理解我的作品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