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生活及事业型态,就像他作品中最重要的类型那样——交响曲、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以及协奏曲——每一种都可以作为非凡发展的象征。交响随跟协奏曲,从第一首到最后一首,都是贝多芬社会性的体现。
从1915年开始,晚期的贝多芬在创作风格上发生了变化。大约有4年时间,是他创作的萧条时期,几乎没有大型的乐曲产生,只搜集和编配了一百多首欧洲各国的民歌,写作了一些与原来的英雄性风格不同的抒情歌曲,如由6首歌曲组成的套曲《致远方的爱人》,歌词采用德国诗人阿罗伊斯·叶特罗斯的组诗,以爱情为主题,充满激情,浪漫抒情,成为浪漫主义抒情艺术歌曲套曲的风格和形式的样板,对后来的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影响深远。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晚期作品
贝多芬的艺术歌曲影响了舒伯特,舒曼等人的歌曲创作,也为德奥艺术歌曲学派的形成作了直接的铺垫。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完全失聪,身体多病,经济窘迫,脾气越来越暴躁。但是,渡过了危机时期后,雄风犹在的贝多芬又振作起来,向自己的艺术高峰迈进。他写下了最后的4首钢琴奏鸣曲,《bB大调奏鸣曲》的宏大几乎可以和交响曲相提并论。构思已久的巨作第九交响曲终于在人们的期待中登场。就像他所有的作品一样,贝多芬的交响曲与协奏曲都是从较为优雅高尚的曲子演变而来;或者,至少在形式上是如此,而这些优雅高尚的作品,则是海顿摆脱形式与范围先人为主概念的尝试。但是,它们基本上都是为了社会大众所写,并体现贝多芬想要表达的理念——从形式上雄伟的新概念(例如在《皇帝》[Emperor]钢琴协奏曲中),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乌托邦远景(例如第九号交响曲)。
相反的,弦乐四重奏及钢琴奏鸣曲则完全以私人性的作品开始。贝多芬写钢琴奏鸣曲是为了演奏或出版之用;而弦乐四重奏(同样还包括钢琴三重奏及其他室内乐作品)则用来跟他的赞助者及同僚一起演奏,并且也拿来出版。但是,虽然他继续让大众可以取得这些作品,却逐渐在形式跟内容上变得偏激,逐渐个人化地表达这位耳聋作曲家骚动的内心世界。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晚期创作手法的转变
贝多芬的《d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在他的九部交响曲中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是古典交响乐领域的集大成作品。它集中体现了贝多芬英雄主义崇高境界的艺术理想,充满哲理和宏伟的气势:在这首作品中,贝多芬最后一次回到英雄的主题,集一生力量的积蓄,冲上古典音乐的最高峰。为了体现他宏伟的构思,他在这首交响曲中作了许多突破:
冲出古典交响曲的局限,加大了作品的篇幅,全曲演奏长达70分钟;扩大了乐队的编制,在传统组合的基础上又加用了短笛、大鼓、钹、三角铁和低音大鼓;他把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慢板移到第三乐章谐谑曲之后,使第一乐章通过急速进逼直人谐滤曲的发展,然后做哲理性的沉思,最后导人热情的终曲;以主题群作为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在各声部、各乐章中,主题不仅起着主导作用,还派生其他的动机和主题,以使主题之间、乐章之间密切联系,保持全曲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这部交响曲达到了贝多芬交响乐领域创作的顶峰,其中将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谱写的《欢乐颂》,以独唱、重唱、合唱和管弦乐队共同演绎出一曲伟大的颂歌,唱出人类大同的崇高理想,奏响了贝多芬及其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终生追求。晚年的贝多芬除了耳疾,还百病缠身。创作完《第九“合唱”交响曲》后,他精疲力竭,但还计划创作一系列的作品。他写作了《D大调庄严弥撒曲》以及6首弦乐四重奏等杰作。
贝多芬一生写过两部弥撒,一部是D大调《庄严弥撒曲》,另一部是《C大调弥撒》,前者虽然是为大主教就职典礼而构思,但规模和意义已超出了原先的打算。D大调《庄严弥撒曲》是一首大型声乐、管风琴与乐队的作品,贝多芬使用了传统的常规五乐章形式,其中的独唱,重唱,合唱和管弦乐队的交织雄伟壮丽,似一部声乐交响曲。此时的贝多芬,几乎是积累了—生的创作经验,使古老的宗教体裁渗透着强烈的戏剧性,丰富而充满活力,庄严灿烂,它已并非仅用于宗教活动,而是表现了贝多芬个人乃至整个人类庄严而神圣的情感、晚期贝多芬的音乐直接与浪漫主义音乐接轨,开启了通向浪漫主义的道路:他把音乐作为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通过音乐完成崇高的历史使命。
他的许多艺术作品已经从内容到形式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导。贝多芬晚期的6首四重奏作品更为成熟,有着复杂而精炼的结构,精制而严格的复调,丰富的情绪变化,深刻的哲理思维,并且打破了古典传统的乐章模式。他个性的音乐语言表述了追求自由、民主、博爱的人生目标,他的精神、思想和音乐成为18世纪和整个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贝多芬用有限的音符,表达了他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
结论
在贝多芬最后十年的作品中,贝多芬将古典风格的规则及范围加以扩张,进而创造一个跟他在波昂的学生时代,以及维也纳时代早期所学到的大为不同的音乐句法。本文通过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晚期创作作品的手法转变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有利于对贝多芬的钢琴作品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