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好文分享

圣诞节特辑:一生必听宗教音乐(二)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23

 

 

 

 

 
海顿《创世纪》
Haydn: Die Schopfung
 
与后半生备受尊崇相比,海顿的前半辈子倒吃了点苦。他在八岁时就进了维也纳的圣史帝芬大教堂儿童合唱团,这段时间是海顿受最多教育的期间,不只是音乐,也有古典文学与科学的训练,当然,在教会里所受的教育,对他日后创作宗教音乐助益颇多。
 
神剧《创世纪》(Die Schopfung)是海顿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与亨德尔《弥赛亚》、门德尔松《以利亚》(Elias)并称为三大神剧。说起《创世纪》就又得提到亨德尔,这部神剧的诞生其实与亨德尔有两大渊源,第一个渊源是海顿晚年造访伦敦时观赏了亨德尔的神剧《弥赛亚》,听到如此壮丽的音乐,海顿是既受感动又被刺激,忍不住想创作一部同类型、同样伟大的作品,所以《创世纪》是由亨德尔启发而诞生。第二个渊源呢?话说《创世纪》原是一位英国人林德利(Thomas Linley Sr.,1733-1795)以英国诗人米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所著《失乐园》(Paradise Lost)与旧约圣经《创世纪》章节为底本,专为亨德尔所编写的剧本,可能编得有点单调,并未获得亨德尔采用,在经由史维登(Baron Gottfried van Swieten,1733-1803)译为德文后,反倒被海顿选为创作神剧的题材,因此《创世纪》可说是亨德尔的废物回收,让海顿成功地「化腐朽为神奇」。
 
自海顿六十四岁起花了三年岁月,于1798年完成了《创世纪》。全剧共分为三部,第一部描写上帝创世纪的一至四日,第一日上帝于浑沌中创造了光,第二至四日空气、海、地、植物、日月星辰等则次第被神创造。第二部接着道出上帝创世纪的五至六日,鱼、鸟、兽与人的创造。第三部述说伊甸园里亚当与夏娃的爱情,然后歌咏上帝创世纪的功绩。在唱角方面,第一、二部是由女高音、男高音、男低音分饰加百利(Gabriel)、尤利尔(Uriel)、拉斐尔(Raphael)三位天使,第三部则采男低音、女高音各一来唱亚当、夏娃。
 
1798年,《创世纪》在海顿亲自指挥下于维也纳首演,听众反应热烈,首演后一、两年间立刻风靡欧洲各地,轰动程度足堪称做「史上第一首畅销曲」。到底它红到什么程度呢?据说1809年海顿快过世前,拿破仑率领法军占领维也纳,尽管维也纳枪林弹雨,拿破仑却仍派官兵到海顿家站岗护卫。而法军到海顿家时,即高歌《创世纪》以示崇敬之意,够炫吧!而它到底有多么感人呢?即使海顿自己在七十六岁时聆赏萨利耶里(Antonio Salieri,1750-1825)指挥的《创世纪》也异常兴奋,当唱到第一部第十三曲《诸天诉说神的荣光》(Die Himmel erzahlen die Ehre Gottes)时,全场听众起立欢呼,海顿亦情不自禁的随之起立,由此可看出其感染力。
 
《创世纪》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咏叹调,例如女高音唱的第四、八、十五曲、男高音唱的第二十四曲、男低音唱的第二十二曲,还有重唱的第十八、三十曲等。其中有许多曲子利用乐团表现下雨、飘雪、打雷、鸟叫、兽吼等各种意象音效,充分显示海顿丰富的想像力与驱策管弦乐团的能力,这出神剧的气氛也因此显得愉悦。至于旋律风格,大致仍属于轻快朴实的一型,表面上虽是宗教性的神剧音乐,实际内容却世俗性十足。
 
莫扎特《安魂曲》
Mozart: Requiem
 
若看过佛曼(Milos Forman,1932-)1984年执导的电影《阿玛迪斯》(Amadeus),必定会对奥斯卡影帝莫瑞.亚伯拉罕(Murray Abraham,1939-)扮演的萨利耶里(Antonio Salieri,1750-1825)印象深刻,这部电影描述奥国宫廷乐长萨利耶里记恨莫扎特的音乐天分,于是利用莫扎特对父亲的心结,把自己伪装成其父幽灵,委托莫扎特创作一首《安魂曲》(Requiem)来安抚「心灵不得平静之人」,莫扎特在压力下呕心沥血写作而终。除了两位主角杰出演技,片中莫扎特那首《安魂曲》也令人萦绕脑海徘徊不去。
 
虽然电影是虚构情节,但神秘黑衣男子委托创作却真有其事,莫扎特也的确在死期将近时写作这首未完成的天鹅之歌,但实际委托创作人并非萨利耶里,而是华尔塞克伯爵(Franz Count von Walsegg,1763-1827),遭逢丧妻之痛的伯爵原想借莫扎特之笔来写作安魂曲,然后以自己之名发表来纪念亡妻,因此匿名故作神秘找上莫扎特,没想到促成天才早逝,留下破碎残篇,当时莫扎特的未亡人康斯坦彩(Constanze Mozart,1762-1842)已收下预付款项,苦于乐曲未能完成,最后商请莫扎特弟子朱斯麦亚(Franz Xaver Süssmayr,1766-1803)补写完稿,尽管内容颇具争议性,但朱斯麦亚所补写的版本大致根据莫扎特临终前详细指示而作,至今仍是多数人演出这部《安魂曲》的定稿。
 
莫扎特写作了七十几首的宗教音乐,数量非常可观,但大多是早期、中期所作,因为这段时其他算是为萨尔兹堡大主教做事,因此教会音乐的产出量特别多。在种类上,莫扎特的教会音乐最重要的就是弥撒曲,包含《安魂曲》的话有二十首,其次是十七首教会奏鸣曲,与晚祷、连祷等祷告文作品。一般来说,莫扎特的宗教音乐比较歌剧化、世俗化,这是那个时代的趋势,或许少了点虔诚气氛,但却与他其他作品一样充斥着优美旋律,使一般大众更容易亲近。
 
整部《安魂曲》分为如下八个部份:
 
一、《进堂咏》(Introitus)在管弦乐沉重步伐下启动,合唱团则唱出「主呀,请赐永恒安息」。
二、《垂怜经》(Kyrie)为一首壮丽赋格。
三、《继叙咏》(Sequentia)描写最后审判的戏剧性段
落,包括《神怒之日》(Dies irae)、《号角响起》(Tuba mirum)、《威严君主》(Rex tremendae)、《仁慈耶稣》(Recordare)、《罪人判决》(Confutatis)、《悲惨之日》(Lacrimosa)六个部份,《悲惨之日》第九小节则为莫扎特绝笔之处。
四、《奉献经》(O­ertorium)由《主耶稣》(Domine Jesu)和《牺牲》(Hostias)两部分构成,是一段优雅颂歌,人声与低音声部仍是莫扎特所写。
五、《圣哉经》(Sanctus)是庄严的赞颂之声。
六、《降幅经》(Benedictus)乃和缓段落,给人喘口气的感觉。
七、《羔羊经》(Agnus Dei)以严肃表情唱出愿死者安息之声。
八、《圣餐经》(Communio)引用之前出现的音乐,使全曲获得统一。
(待续)
 
文︱胡耿铭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好文分享】约翰·威廉姆斯,用音乐为电影注..
  • ·【好文分享】动听的小夜曲,就像是灵巧的精灵..
  • ·【好文分享】经典旋律,历久弥新,小提琴之声..
  • ·【好文分享】声线中藏匿力量,男中音,悄无声..
  • ·【好文分享】百听不腻的曲调,不只入耳,更入心
  • ·【好文分享】听那琴声,是艺术家的情感在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