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阅探戈的历史,从上世纪初阿根廷的老夜店到世界的艺术舞台,它昂首阔步,一路高歌。有人说探戈是孤独者三分钟的爱情,有人说探戈是幸运和命运之间的爱情,有迂回,有张力,有暧昧,有激情。也有人说,探戈是一种纠结,纠结了世上所有复杂而又至深的情感。
现代探戈之父
皮亚佐拉 (Astor Piazzolla,1921—1992)是阿根廷现代音乐家的代表之一,被誉为“现代探戈之父”。他以阿根廷原有探戈的乐器、节奏等要素为基础,吸取了古典音乐及爵士音乐等一系列要素,创作出了新的探戈形式。
他的探戈音乐深邃、热情、欢快并且自由,充满了作曲家对个人思想的探索,为探戈音乐开拓了新的世界。
经常用一些传统上不作为独奏乐器出现的乐器写作重要而精彩的独奏段落,比如低音提琴。在其探戈曲中,低音提琴经常脱离传统的节奏型的演奏,而临时演奏一段技艺高深的独奏段。
自由探戈|Libertango
《自由探戈》中,班多钮琴演奏的错位重音与其他声部的规则节奏形成特有的复合节奏,形成交错、急促的和声重音的频繁出现,使音乐更具摇摆感觉的动力性。加之节奏明快的节奏风格和极强的装饰功能凸现了其爵士音乐的浓郁风格和个性。
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音乐快乐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悲伤情感的表现,这也是皮亚佐拉作品具有的独特风格。如果说多变的节拍重音和鲜明的节奏对比是形成“快乐的外表”的主要原因,那么“叹息”音调、丰富的装饰音的应用则是体现“悲伤”情绪的所在。
再见,诺尼诺|Adios Nonino
《再见,诺尼诺》此作品是皮亚佐拉纪念其亡父的作品。1959年的10月对于在美国的皮亚佐拉来说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一封来自家乡的电报带来了他父亲意外去世的消息,皮亚佐拉陷入万分悲痛之中。
这首乐曲的开始部分犹如离别前在回忆曾经有过的美好往事,中段情绪激动,带有叙事性,随后的结束部,尽管一切都归于了平静,但留给人的余音却是萦绕在脑海之中一缕挥之不去忧伤.....
遗忘|Oblivion
《遗忘》此作品是皮亚佐拉流传最广、最著名的探戈作品之一,最初为电影《亨利四世》而写的配乐曲,曾在1992年获格莱美“最佳乐器作曲”奖项提名。乐曲舒缓而又凝重,在表面近似平静矜持的格调下隐藏着内心的激动与幽怨。
赋格|Fugata
在作品《赋格》(Fugata)中,体现出他多种创作技法融合的特点。首先,该曲运用了复调织体与主调织体的对比。“Fugata源自意大利语‘Fugato’,一种赋格音乐的乐章而不是赋格曲。”
独特的节奏模式,加强了曲子的跳跃性。和弦的强有力,是他的和声效果与爵士乐和声效果的一个区别,他更要求音块的冲击力而不仅仅只是色彩的铺垫,同时也能将探戈的野性表现出来。
最后,滑音的运用效果在这部作品中也占有相当分量,它们既像是狂欢时猛烈的跳跃,又像是狂欢后的叹气,在慢慢的一起一伏中渐渐退场。
鲨鱼|Escualo
《鲨鱼》以小提琴为主的超级炫技五重奏作品献给皮亚佐拉自己乐队的小提琴手Fernando Suarez Paz。Paz将这首节奏感极强并频繁更换节奏的8拍炫技作品演绎得出神入化,同时也成功得将这首Escualo演绎成了皮亚佐拉的传世经典。
班多纽手风琴协奏曲 Concierto para bandoneon
《班多纽手风琴协奏曲》此部协奏曲的乐队部分皮亚佐拉没有用铜管乐器而由弦乐和钢琴、竖琴、打击乐器组成。这样的组合更类似皮亚佐拉探戈乐队即兴、零散的编制,与交响乐和室内乐有所不同。在阿根廷的音乐史上,这部协奏曲应该是一部西方作曲技法与民族意识进行深层次交融的代表作。
皮亚佐拉是一位探戈音乐艺术的革新者,他成功地将探戈音乐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使探戈音乐脱离单纯的舞蹈伴奏音乐,成为独立表达深刻思想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