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人类社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对于近五百年来一直占据世界强势地位的西方文化而言,音乐更是处在七大艺术的前列,许多音乐巨人被列为西方民族最骄傲的文化名人,俨然成为其文化象征。在世界范围来看,西方音乐的独特性在于其完整科学的乐理系统,以及丰富多样的器乐与声乐,除此以外,还承载了西方世界在千年变革进程中所衍生的种种文化精神,从而在世界文化中谱写了一曲独一无二的人文乐章。
在音乐的古典时代,基督教仍然占据着西方文化的垄断地位,许多作曲家受雇于教会,比如莫扎特便曾在萨尔茨堡大主教门下工作,直到他25岁出走维也纳为止。因此,古典音乐的许多作品中含有相当的宗教思想是不足为奇的。我们以莫扎特的“天鹅之歌”《D小调安魂曲》为例,莫扎特本人在撰写此作时已濒临死亡,心中充满了对死亡与陌生世界的本能恐惧,以及面对上帝及未知力量的敬畏。在第二乐章Sequentia中,我们可以通过气氛由严峻危急到崇高庄严的转化,解读出人类由身处罪恶到信仰得救的宗教历程。之后的乐章中更是将这一主题不断强化。正如近代西方文化史不全然等同于基督教文化史一般,西方音乐的内涵远远不止于宗教情怀。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化对“人”的重视在音乐中得到了显著体现,表达个人情感、思考和胸怀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作曲家创作的主流目的,这也使得聆听音乐摆脱了感官享受和宗教信仰的束缚,成为解读他人内心灵魂的一项事业。
我们下面对这些人文精神内涵分析一下。
歌德曾经把莫扎特和拉斐尔相提并论,称赞他们使用的是“轻松愉快的艺术手法”。我们在倾听莫扎特最富代表性的作品《G大调弦乐小夜曲》时,极易感受到莫扎特的欢乐精神。小夜曲这种音乐体裁本身便柔美浪漫,而莫扎特则赋予其一种神奇的活力。第一乐章快板,洋溢着青春活力,最为人们所熟知,被用在美国电影《莫扎特传》中,作为奥地利一般民众对莫扎特的第一印象;而第二章行板则优美绝伦,荡人心脾,还带着若有若无的忧伤,好像在讲述这位天才绚烂至极而又凄苦的一生;第三章小步舞曲更是华美绚丽,无处不给听众热烈浪漫的印象;第四乐章回旋曲的旋律更是洋溢着莫扎特式的“幸福感”。而莫扎特在歌剧方面的代表作《费加罗的婚礼》,其序曲同样洋溢着欢愉乐观的情绪,与歌剧的喜剧结尾相吻合。莫扎特英年早逝,且饱受饥寒与上流社会排挤之苦,但其作品中洋溢的欢乐精神饱含着爱与奋斗精神,以及对苦难的超越,这种精神已经成为西方文化中的典型精神与宝贵遗产。领受莫扎特所言“幸福感”,在复杂多变的人生中用最简单的方式获得最永恒的幸福。人间之爱自此一直为西方艺术家所表现、歌颂。在音乐领域,摇篮曲成为歌颂母爱最独特的形式。
对自然、造物的热爱与领悟亦是西方音乐的一大特色,音乐家甚至创造出用管弦乐器模仿自然中流水、微风和鸟鸣的高超技巧。贝多芬本人就是自然的狂热爱好者,以其沿着谷中流水散步的习惯而闻名。他著名的六号交响曲便是自然音乐的典范,第一乐章快板的旋律反复交替重复,让人感受到自然之韵的流动。第二乐章行板极其优美动人,出色地再现自然天籁,并以其对鸟鸣的模拟而闻名天下。贝多芬本人更是十分重视地为该乐章拟标题为“在溪边”,这种题名乐章的做法在当时是很少见的。第四乐章“暴风雨”更是以贝多芬式的气魄威力,把大自然的神威与尊严挥洒得淋漓尽致。贝多芬在《田园》中借自然的诗意形象,展示了他兼具威严、狂野与温情的内心世界,第五乐章则再现优美的牧歌风格,正如泰戈尔诗歌所说,“上帝的神威在温柔的轻风里,而不在狂风暴雨中。”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哲思结合一体。
如果说贝多芬音乐的人文关怀充满了宏大气魄与崇高胸怀,视界笼罩人类整体的话,柴可夫斯基则通过对下层社会苦难百姓的同情与理解,从较细微、较局部的角度,抒发了同样的人道主义精神。他著名的《如歌的行板》,取材于一首小亚细亚民谣,可谓源自民间,抒发的也是民间的情感与精神。该曲用低沉优雅的大提琴演奏,可谓“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它描绘的苦难人民一样,给人既同情,又心生敬畏之意的感觉。对平民有着深情厚谊的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听过此曲后曾经热泪盈眶,这也许是两位悲天悯人的俄国大师产生的人道共鸣吧。
除了自身的人文内涵与精神外,音乐还与其他艺术关系紧密,并从其他艺术形式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比如,歌曲、歌剧、舞剧被称为“综合性音乐”,在这些领域,音乐能够和文学、舞蹈等艺术样式水乳交融。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与希尔歇尔的《罗蕾莱》皆改编自德国诗人海涅的著名诗作,“如果说诗与音乐的结合在原始形态中是一种自发的现象,那么在艺术发展的高级阶段,便是人类对艺术尽善尽美的自由追求。”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与《胡桃夹子》分别改编自民间文学和霍夫曼童话,至于歌剧更是将音乐与文学结合的典范艺术。在音乐和美术的关系方面,许多音乐作品往往带有优美的画面感,比如牧歌等音乐体裁。美术史上的历次运动,比如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等,都能在音乐领域留下明显印记。西方其他艺术门类的文化精神,同样能得到音乐的共享。
音乐是最为奇特的一门艺术,因为它完完全全是抽象的,完完全全依靠双耳的聆听与灵魂的感知。正因如此,音乐蕴含的文化精神才更具备感染力,更有力量直逼人内心的最深处。音乐的感染力自古有之,到了现代仍然活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为所有阶层的人所喜爱。而西方古典音乐可以说是世界各地现代音乐的源头。在那些把古典文化奉为圭臬的人们心中,西方古典音乐永远是神灵的圣典,蕴含着无数丰富的文化教义等待彻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