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类学习中,不仅中国人相信头悬梁锥刺股这一套,外国人类似的故事或格言也不少。因此当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行为遗传学家罗伯特·普罗敏博士在2013年12月11日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发表其关于智力与基因关系的分析时,引发了很大争议,反对者甚至认为这是在搞智力歧视。普罗敏的假设是人的智力与基因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某些成绩可能在后天的努力中是得不到的。为此他和同事们分析了5474对16岁左右的双胞胎的全英统考成绩,其中2008对为同卵双胞胎,基因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其它的为异卵双胞胎,只有一半的基因是相同的。最终的统计说明,主课科目(数学、英语等)的成绩,有58%取决于基因,学校、家长、老师、环境等因素,在成绩的影响因素中,只占36%的比例。通俗讲,要想在某项领域取得较高的成就,关键和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先天条件。也就是天赋、天份之类的占绝对优势,是必然条件,至于刻苦练习、良好氛围等因素,只是促成高成就的充分条件。
在中国目前现实的情况下,我认为比较麻烦的一点是,成年人(包括家长也包括很大一部分老师)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是模糊不清的,大家特别信奉头悬梁锥刺股,同时也要搬出爱迪生的一句名言做注解: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当然,对于勤奋努力之类的格言警句以及故事,全世界各国多得是,这也可以说是普世准则。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努力就可以达到所期待的目标,当人们用各种方式来告诉青少年儿童(包括大人勉励自己)需要付出辛勤努力时,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先天条件的重要性。就爱迪生的那句天下皆知的名言来说,不知为什么我们把后边的一句话给省略了,这句话是“哪怕灵感是百分之一,也是必不可缺的”。在这句完整的话里,爱迪生最主要的目的是强调不论什么样天份的人,都必须要勤奋勤奋再勤奋,而没有丝毫贬低灵感的意思。据说爱迪生对于自己的话所引起的误解,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来解释。
就业余音乐教育来说,有一个事实可以说是大家都见过也想过的,那就是对某些孩子而言,不要说专业范儿的演奏,即使是业余性质的考级,他们拼死去努力,也是难以通过最高级别十级的。表面上总结,大家多会说孩子懒没兴趣练,功课紧没时间练,所以孩子在考到五六级就停下不学了。而实际上,可能是孩子在驾驭一件乐器上的绝对能力,只能达到五六级的程度,再往下学,他们会对复杂的节奏、多变的音准、严谨的织体、庞大的结构等,感到力不从心无从把握。比如一首曲子,高能力的孩子在视奏的状态下,就能把音乐的轮廓给表现得差不多,因此,他就有继续往下细练的兴趣和保持一定的自律。反之,低能力者吭哧半天,音还没认完呢,因此,在体会不到音乐美感的情况下,就会丧失对练琴的斗志与毅力。
目前,我觉得家长受诸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之类的影响太深了,在强调勤奋的同时,总是忽略了孩子天份的情况,特别是谁也不想正视自己孩子天份不高的情况。努力往前奔想得到提高的愿望没有错,关键是看清自己孩子的情况,如果像俗话所说“不是这块料”,但又想坚持学习下去,就要思考如何看到真相,制定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了。可以说,在业余音乐教育领域之中,对此问题的思考和研究还是甚少的,特别是制定分级、分层次、不同目标、不同方式学习的教材与大纲,可以说几乎没有看到过。大家要么一股脑朝考级奔,以尽早拿到最终十级证书为能事,要么以达到专业标准考入专业院校为最高目标,这种单一目标方向的学习方式,与孩子各不相同的音乐天份,在本质上是相违背的。
最后,再列举一个事例说明业余与专业的真正区别在于基因的先天条件:美国密歇根州大学心理学系对850对双胞胎进行了系列长期的跟踪调查,最终发表在《心理环境通报与评论》上的结果说明,那些在音乐上取得一定成绩的调查对象,确实花了更多的时间进行枯燥的大量的练习——这一点应了全世界所有人都认可的必须要勤奋的观点;但是,能否坚持长年累月每天长达数小时的大量枯燥练习,却是基因决定的——这一点应了任何一门技艺必须要有天份的观点。文章最后说,一个人愿意为提高自己的音乐技巧投入常人所无法想象的时间与精力,这也正是其天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