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好文分享

如何欣赏古典音乐中不同版本的演奏?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7-01-20

 


       曾经听一位音乐学院的教授讲,欣赏古典音乐的最好方法,就是针对同一首曲子,对比不同演奏的版本来听,从中发现自己喜欢的演奏方式。

       可是,问题来了。当我们发现一个符合自己品味的版本后,却往往说不出为什么喜欢。而要想再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就显得有点无从下手。
   
       今天不如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其实,演奏本身属于二度创作。因为作曲家们在完成作曲的同时,并不会对音乐的每一个细节作出精确的要求。

       这样一来,不同演奏家对于音乐的速度、力度、断句、触键、指法、音色、踏板、装饰音的处理就都有了不同的理解,而这也正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1. 关于“速度”
       速度的不同是我们在欣赏不同版本演奏时,首先容易发现的区别。不过,速度一般是在细节之处的变化,而速度情绪基本上是相同的。
 

       比如,当演奏家们在乐谱上看到一个 Allegro(快板) 的速度,他一定会给到一个自己最得心应手的律动,而不是打着节拍器,死板地处理。

       即使非要严格按照理论处理,那每分钟 100-130 拍之间,都可以称之为 Allegro。而其中的自由度,还是需要演奏家根据自己的整体构思布局来统一把握。

 
       2. 关于“触键”
       触键的不同具体表现在强弱对比上。大部分传统乐谱上最多只会有 pp , p , mp , mf , f , ff 这六种强弱记号,而每一个力度记号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与乐谱前后力度存在联系。这样一来,演奏家们对于力度的处理,就有了很大的空间。

       阿格里奇的演奏本身以电光火石著称,虽然是女钢琴家,但是她的力量和气势绝对不逊于其他男钢琴家。虽没有魁梧的身材和粗壮的手臂,但通过不同的触键处理,将自己与其他钢琴家区分开来,非常独到。

       3. 关于“风格”
       演奏的风格往往是演奏家们,对于乐曲的整体构思和布局的集中体现。而在不同的演奏时期,演奏家们对于作品的诠释和理解也都不同,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演奏家,对于同一部作品要录制很多个版本的主要原因。

       比如,古尔德就分别在自己 23 岁和 49 岁录制了两次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事实上,巴洛克时期的键盘作品,本身只有乐曲开头处有一个速度标记。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其他包括力度、连线、踏板等标记。

       演奏家们通过对作曲家的创作解读,以及自己的体会,为乐曲注入了自己的个人色彩。

       最后想说的是,优秀的演奏家并不是机械的传达乐谱,而是要在乐谱之上加入自己的独特见解,真正的做到创作型的演奏。而这也需要听众们在欣赏古典音乐时慢慢体会。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好文分享】熟悉曲调,往事如烟,心中暖流唤..
  • ·【好文分享】听蔡琴,品味情感深处的韵味,沉..
  • ·【好文分享】五位大师奏响贝多芬《第五钢琴协..
  • ·【好文分享】国摇声起,燃起内心深处不灭之火
  • ·【好文分享】舒缓曲调,治愈人心,让快乐随风而至
  • ·【好文分享】夜风低语,旋律在耳边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