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好文分享

中国民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的差别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6-01-12

 

       西方和中国古典民乐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两种音乐辨识度极高,就算再不懂音乐的人也不会将两者混淆,那么是什么让这两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差异如此之大,辨识度如此高呢?

一、音乐形态之比较

1、西方音乐:理性,逻辑,多线条,立体

       先说说复调,这是区别于东方音乐的根本要素。复调是一种多线条音乐同时发展的一种作曲方式。复调大致分为对比和模仿两种形式,对比指各声部旋律差别较大,模仿指各个声部都是从一个旋律变化而来。 

       从远古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东方与西方音乐没有本质差异。到了中世纪,宗教只允许人们演唱单声部圣咏,后来由于人与宗教之间的争取自由和妥协,渐渐允许人们在演唱圣咏时加入自由发挥的声部,便产生了多声部音乐。在后来的演变中,圣咏的地位逐渐淡化,人们才开始真正的自由创作。

       由这个演变过程可以得出结论,西方音乐的每一步发展都是非常理性、逻辑的:他们要不断地向宗教争取自由,每跨出一步都有会发生斗争的,所以它的下一步发展都是根据上一步推导出来的。这种理性的特质是一直存在于他们的文化基因中的。

       由复调音乐开始,西方音乐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线条、立体、逻辑是其外部特征,而其具体构成方式又形成了对位法、和声学、曲式学、配器法等四大基本学科。

2、中国音乐:感性,天然,单线条,平面

      中国音乐在远古时期发展与西方差不多,大致分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四种。

      宫廷音乐从夏商就产生,所谓六代之乐,到唐代为鼎盛时期,之后宫廷音乐一直趋于没落,现在很难听到宫廷音乐,其艺术价值也并不高;文人音乐主要以古琴音乐为主,常结合诗词吟唱,艺术价值较高;宗教音乐主要指道教和佛教音乐,其功能为宗教仪式;民间音乐非常丰富,包括民歌、歌舞、戏曲、器乐、曲艺等,流行于民间,从唐代时开始兴盛,一直流行到现在。

       以上说了这么多种,但是几千年来在音乐本质上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发展,这是非常惊人的。中国音乐向来都是追求自然、意境和感性体验,而其形态一直非常简陋,都是单旋律为主,虽然也有多声部形态——支声复调——但只是各个声部以自己特性演奏同样的旋律,本质还是单线条思维。

二、发声载体之比较(乐器) 

1、西方音乐 

      木管乐器: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巴松管铜管乐器:圆号、小号、长号、大号 

      弓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亲键盘乐器:钢琴、古钢琴、管风琴、巴扬/手风琴拨弦乐器:竖琴、吉他、曼陀林

      打击乐器:定音鼓、三角铁、木琴、马林巴、击镲、吊镲等 

2、中国音乐 

       吹管乐器:笛子、箫、笙、唢呐、管子、埙等 

       弹拨乐器:琵琶、扬琴、柳琴、中阮、大阮、古筝、古琴、月琴等拉弦乐器:二胡、高胡、中胡、板胡、京胡及合地方胡琴打击乐器:锣、鼓、铙、钹、编钟、编磬、木鱼、板鼓、梆子等一一了解它们,便可知道西方乐器很明显是跟随工业革命而革新的,复杂的工业制作工艺尤其体现在管乐;而中国乐器则基本上处于非常雏形的状态,与千年前的记载差别不是很大。 

       电影《艺妓回忆录》中,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曾用小提琴模仿过二胡的声音,但是我们仍能很轻易地分辨出中西方乐器音色以及音乐的不同,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为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又添了重要的一笔,我们就尽情享受多样性的音乐世界吧!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好文分享】来听听音乐剧中的名曲,让人沉醉
  • ·【好文分享】爱尔兰音乐,低吟浅唱却直抵人心
  • ·【音乐百科】莫扎特不自由,但他的音乐充满自由!
  • ·【音乐百科】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是如何影响歌剧..
  • ·【好文分享】大提琴的一往情深,只想送给情深的你
  • ·马勒声乐作品《帕多瓦的圣安东尼斯向鱼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