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管,英文:Bassoon ,(或称巴松管,在中国大陆又称大管),其意大利文Fagotti来源于乐器的形状──柴棒,是木管乐器中双簧乐器家族的成员,自19世纪,低音管衍变成现在的样子。从那时候以来,它在管弦乐,协奏曲及室内乐作品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低音管有着独特的音色,宽广的音域,并可灵活演奏出多种音乐特色。音色具有比较明显、浑厚的簧乐声调特点。像双簧管一样,低音管有两片簧片,并可借着超吹(Overblow)技巧将音程提高八度或以上。巴松管的音色暗沉而庄严,宛如男中音的音色,特别在中音与高音部份更近似男中音的音色。低音结实有力,多于交响乐队中重复低音弦乐器。巴松管长约8英尺,因此乐器是折起来的。巴松管的按键系统使演奏者便于操作广泛间隔的孔,控制音高。
巴松管,它身高约134厘米,内膛总长254厘米,管身木制。它的吹嘴哨子是装在一个相当长的像“S”形的金属管上,并可随演奏者要求调节。演奏时,用挂带挂在演奏者的颈项或肩头。
其高音区音色哀伤痛楚,中音区温和甜美,低音区严峻阴沉,断奏时则具有幽默顽皮的效果。大管还有一种低音的变种乐器——低音大管(低八度),是木管族中的最低音,音色听起来阴险狠毒,称得上是黑暗恶势力在管弦乐队里的总代言人。
双簧管乐器最早起源于中亚地区,后来传至古希腊便演变成一种双排管身的管乐器Aulos,不过这些乐器与近代的双簧管及低音管尚有一段距离。
大管一直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器乐逐渐脱离声乐伴奏的形式,慢慢转变成为独立的器乐演奏。而合奏上对于各种音色及不同的需要,使得乐器愈趋多样化;而音响的要求上,有音域愈来愈低宽广的结果。原本由中亚地区传入的双簧乐器,便因此而有了从高音到低音的成套乐器,其中"Shwan"为今日双簧管Oboe的前身,而"Dulcian"则发展成今日的低音管。
1540年左右,意大利人Alfanio发明了低音管(Bassoon),严格说来,是他将当时较长的低音双簧管作了改良:将乐器从中分开,以U形管将两支管子连接,其中一段附有装簧片的铜管(Bocal or Crook),令一节管子则是连接喇叭形的扬音管(Bell),有大小多种尺寸。此一时期的乐器与现代所使用的并不相近,但是U形管的使用则是双簧管(Oboe)与低音管的一大分水岭。直到17世纪所使用的巴洛克低音管在外形上,才与现代所使用的乐器相似。
经过了各阶段的改良,从Alfanio时期的2键乐器至19世纪各种乐器的改良,低音管的机件也逐渐复杂,终至发展出德国式(Heckel system)与法国式(French or Buffet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