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常用的喜庆乐曲有很多,但是约定俗成的《哀乐》只有一首。昨日消息,曾经创作了这首陪伴无数中国人最后历程乐曲的著名音乐艺术家罗浪也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消息称罗浪因病救治无效,于2015年7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罗浪原名罗南传,福建德化人,是当代出色的革命音乐家和指挥家,也是新中国军乐事业的主要奠基人。
罗先生曾为《解放军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东方红》等经典乐曲改编和配曲。罗先生影响最广的作品是1945年创作的《哀乐》。上至国家级葬礼,下至国内众多殡仪馆至今一直在使用《哀乐》为葬礼配乐。
《哀乐》首次在国家典礼仪式上被采用,是在1949年9月30日下午,新中国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闭幕,随后在天安门前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其时的天安门前尚为一片芜杂的小松林,当毛泽东主席为纪念碑基石落下第一锨黄土时,由四十余人组成的军乐队奏出《哀乐》深沉凝重的第一个音符。《哀乐》自此一直沿用至今。
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非常活跃,是新中国军乐的开山鼻祖。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指挥过上海交响乐团,在交响乐方面,与李德伦齐名,所以他也是与李德伦、吕骥等泰斗级音乐家一起成为中国音协颁发的第一批终身成就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