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好文分享

演奏家自身成就的『心灵跃升』角度 ── 以小提琴家葛鲁米欧为例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16
 
 
 
 
 
 
注:这篇文章转而从演奏家一生之演奏录音为生活史,纵观『心灵跃升』现象在演奏家的印证。

当伟大的小提琴家葛鲁米欧在1986年以65岁的普通岁数去世时,令人感到一种时代己经过去了 ── 虽然,比这个岁数更早去世的天才演奏家不可胜数;但是,如同葛鲁米欧般能在主流古典音乐唱片市场中延续了一个纯粹的『美声时代』,却没有够数量的后代小提琴家继承之,那便不得不令人叹息一个时代的逝去。在非主流的『美好时代』唱片中,虽然说 BNL 的 Nikolic 与 PELASSY 比起葛鲁米欧来还是在『美声』差了明显一截(但是弓法的优异可以补回够份量的艺术成就,葛鲁米欧的弓法失误多了一些),但是说不定会出现延续比法派的美声小提琴家,这且拭目以待。

葛鲁米欧超绝的琴音不只是个人的特色,更是为小提琴声音之美下了一个永恒的定义。易沙意或更早期的美声时代己经无缘亲炙,在现今有声记录中,葛鲁米欧的琴音代表一种纯粹的小提琴之美:不像欧伊史特拉夫可归于『厚重』、富兰奇斯卡第可形容成『明媚』、谢霖可称之为『坦诚』、密尔斯坦便是『高雅』而海费兹真的有点『冷峻』。如果想归因于他所使用的小提琴是最好的一把史瓦第发利,只要综观他的所有录音便可以打破这种论调。更重要的是,葛鲁米欧从不会因为完美的琴音而对乐曲的内涵有丝毫怠惰;虽然天真坦率的表情是他面对乐曲的基础旨趣,但我们总能在他不同的曲目中发现不同的变化意义。

今天我们以『纵贯法』来欣赏并比对葛鲁米欧最后的录音:首先我们注意到1958与哈丝姬儿的绝世名演,颢然葛鲁米欧表达了极为直接流利的表情。即使这么早期的录音,他举世无双的琴音就己经表露无遗──这种美丽的琴音应该来自左手正确且修饰的抖音,而且我们也发现这时期的抖音没有后期录音那么强烈。

到了1961的莫札特第五号小提琴协奏曲,他己经开始使用强烈的抖音来加强第一乐章独奏起始乐段的华丽感。
 
在1971的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我们惊异他在华丽琴音下仍掌握布拉姆斯对克拉拉的深情,极为丰艳的抖音让最高把位的琴音拥有他人无法企及的丰润感。1973时艳丽煽情的布鲁赫小提琴协奏曲,便充分让我们感受到纯粹的美声;同时我们也特别注意到他在双弦乐句中别有一番他人比不上的圆润,我猜可能因为他拉双弦乐段时仍然有完美的抖音。
 
 一到1974的贝多芬,比起先前的布拉姆斯似乎更收敛了亮丽音色而更强调贝多协奏曲中的柔情,这应该是运弓手法的转变所造成。在1975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春》,这种偏向沈思内省、隐慝的柔情更是明显,同时也开始产生更多自由速度的变化。最后,我们面对他最后期的录音──如果同时比较1958和1982同样一首K.378小提琴奏鸣曲,我们立刻感受到葛鲁米欧情感上的内敛深沈以及乐曲内的情绪起伏,那是在岁月中产生烙在生命的刻痕。
 
综合目前资料,似乎葛鲁米欧最后的一之录音室录音是1983年9月与 Walter Klien 合作的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K.306、K481。基本上这次录音的性格与1981至1982的其他小提琴奏鸣曲录音没有太大差异,因此可视为同一组录音来谈。以K.306的第一乐章而言,华美的琴音仍是一贯的;而且由于乐曲本身的性格活泼,葛鲁米欧很忠实地传达出乐曲的生动。虽然在第二主题有一瞬地起伏情绪,但总保持流畅的个性。在这个抒情的第一乐章中,从一开始钢琴的呈现,再接续小提琴的回应,葛鲁米欧晚期的特性(明显的自由速度变化)有十足的发挥。而在相当具有诙谐风味的第三乐章里,葛鲁米欧再度回顾青春气息,甚至有更强调的活泼感。反观K.481,在第一乐章有一种故意阴暗的音色,产生与K.306完全不同的基本乐念。与西格提和许纳贝尔1948的录音(CD编号:KICC 2206)相比较,以第二乐章来说,一开始的主旋律显然葛鲁米欧比较平实,但是转成小调的旋律后,马上可听到葛鲁米欧加在该旋律极为凄恻的心境。直到第三乐章,他才把阴暗的基本音色转变成适切的柔美明晰音色。

如果我们把视野扩及到这整组莫札特小提琴奏鸣曲录音,或许能对葛鲁米欧的最后录音有更清晰的概观:在K.378和K.304两首奏鸣曲中,由于乐曲本身风格较激烈,使葛鲁米欧在这两首乐曲追求彻底的情感宣泄;因而比1958的录音表现更多的速度变化、锐利节奏与音色隐慝的特性。但是面对如K.376与K.301这类开朗的曲目时,甚至可以说他在晚期的表现比早期更具有生动活泼的旨趣。

于是我们大概能掌握葛鲁米欧在最后录音的特性:他着力于以更夸张的表情去加强每一首乐曲的基本乐念:活泼的更活泼,激越的更激越,甚至会在乐曲中挖掘偏向沉思内省的意念。但是无论他怎么变化,莫札特的基本精神永远是一定的。如果排除掉钢琴演奏的因素、纯粹只看小提琴声部的表现,你将会发现我们很难决定那一个时期的葛鲁米欧是比较合宜的莫扎特诠释典范。

那么这套录音有没有成为天鹅之歌的价值呢?由于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中钢琴角色非常吃重之故,葛鲁米欧个人的成就不见得能让这套版本比他先前的版本更具有永恒的价值。但是基于对小提琴这个乐器本身的热爱,这套录音足以为『美声』留下最后的见证──证明无论是怎样的表情需求,『美声』总能配合各种音乐表情去传达出精神内涵与感官快感最佳的组合。

这时我们便看出属于音乐演奏家自身的『心灵跃升』。当一个真诚的小提琴家选择『美声』这种演奏方法来陈述他理解的音乐心灵后,也许不会改变演奏方法,但却会出现持续的心灵跃升需求。这迫使他一再使用有限的相同演奏方法变化出不同的诠释风格,而且从轻而重、从单纯美感走向深思内省。这正是艺术家常常面对的心灵跃升处境,他不见得能从此获得绝对的艺术成就,但我们会被他诚挚的心灵渴求所感动,产生另一种音乐心灵的满足。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好文分享】约翰·威廉姆斯,用音乐为电影注..
  • ·【好文分享】动听的小夜曲,就像是灵巧的精灵..
  • ·【好文分享】经典旋律,历久弥新,小提琴之声..
  • ·【好文分享】声线中藏匿力量,男中音,悄无声..
  • ·【好文分享】百听不腻的曲调,不只入耳,更入心
  • ·【好文分享】听那琴声,是艺术家的情感在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