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可以说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获缺的精神粮食,孩子们喜爱活泼俏皮的儿童音乐、青少年喜欢流行音乐、忙碌的上班族则偏爱放松的水晶音乐,老年人则喜爱具有年代背景的老歌,可见对于音乐的喜爱不分男女老幼,音乐旋律的美妙似乎牵动着聆听者的内心,更能进一步产生共鸣。然而音乐不仅只具表演或是欣赏的功能,若能善用音乐的特性亦能发挥心理治疗的效果。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能够针对个案的情况,选择适当的音乐结合音乐治疗的理念和治疗技术,将能够对个案发挥治疗的效果。本文即在探讨音乐治疗的定义、理念、实施方式,同时亦针对实施步骤加以说明。
一、音乐治疗的定义
音乐治疗近代的发展可以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应受伤的士兵的各种不同需求所发展出来的治疗专业(林芳兰,2000)。虽然音乐治疗发展已有一段时间,但对于音乐治疗的定义仍无统一的说法,美国音乐治疗协会将音乐治疗(Music Therapy)定义为:「一个使用音乐协助各年龄层的个体满足生理、情绪、认知与社会需求的健康照护专业,并指出音乐治疗是在临床上有实证基础的介入方式,可以协助不同的个案完成个别化的治疗目标。音乐治疗除了可以改善个案的生活品质,也可以提升幸福感、因应压力、减轻痛苦、表达感觉、提升记忆、改善沟通、促进生理的复健」(AmericanMusic Therapy Association, 2008)。而美国表达性艺术治疗协会则将音乐治疗定义为:「音乐 治疗师使用乐器演奏的器乐与使用声音表现的声乐来催化个案改变,经过评估个案的优势与需求后,治疗师会引导个案参与一连串的治疗历程来达成治疗目标」(A m e r i c a n M u s i cTherapy Association, 2008)。而中华民国应用音乐推广协会(2008)则将音乐治疗定义为治疗师运用系统化的音乐经验协助需要帮助的个案产生生理、心理、认知与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裨益的治疗方式。由此可知,音乐治疗可以概括的定义为:「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使用音乐为媒介,视个案的状况有计画、有脉络的使用音乐活动像是创作音乐、唱游、听音乐等多元的方式来帮助个案达成治疗目标。」
二、音乐的本质
音乐的类型相当多,举凡古典乐、流行乐、爵士乐、水晶音乐等不胜枚举,但是只要能够符合个案的需求就是合适的音乐(周琳霓,2006)。而音乐治疗要具有疗效,正确的选择适合的音乐便是很重要的关键。音乐治疗的效能就在于音乐的种类与特性,所以了解音乐的本质是很重要的(赖惠玲,2002)。音乐的本质主要可包含音调、节奏和音色三个基本成份,由这个三个基本成份构成各式各样的音乐,一般而言,音乐的本质大概有下列几点,兹详述说明如下(林芳兰,2000):
1.音乐是有组织的声音艺术:音乐是创作者经其灵感的启发进而创作而成的,因此从节拍的强弱到旋律的快慢,都是一连串有组织、有结构性的声音艺术。
2.音乐满足人类对美感与艺术的需求:音乐的背后常蕴涵着原创作者的思绪与情感,因此可以使聆听者产生心灵的共鸣,进而满足个体对美感与艺术的需求。
3.音乐有着多元的面貌:音乐会因为不同的国家、年代、创作者而呈现不同的面貌。即使是一首音乐,里头的音调、节奏也都充满着多元的特性,可见音乐具有多元的面貌。
4.音乐是表达的艺术:音乐必须透过演奏、播放才能够传达出原创作者的情感,因此它是一种表达的艺术。
5.音乐提供非语言沟通的管道: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个体即使不用语言沟通,也能了解音乐所欲传达的意涵,达到一种心灵交会的境界,所以音乐提供人与人、人与音乐间一个非语言沟通的管道。
6.音乐直接影响个体的感受: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个体的想法、感受与情绪都会被音乐影响,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的经验而对音乐有不同的感受。由于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因此不同的音乐对不同的个体都会有不同的影响,举凡个体的生活经验或是对音乐的喜好都会影响到音乐治疗的成效,因此在进行音乐治疗时要仔细选择音乐,协助个案进行治疗。
三、音乐治疗形式与方法
音乐治疗的方法与形式相当多元,会受到音乐的风格、乐器的选用、治疗师的风格不同而有许多方式,但大致可分为四种形式:用音乐来治疗(music as therapy)、治疗中使用音乐(music in therapy)、主动/被动的音乐治疗(active/passive therapy)、个别/团体的音乐治疗(individual/group group),兹将此四种音乐治疗的形式详述如下(吴幸如、黄创华,2006):
(一)用音乐来治疗
「用音乐来治疗」是指直接使用音乐来达成治疗,采用此观点的学者认为音乐本身即有许多的治疗性因子,诸如音乐的音调、节奏、音色、旋律、节拍等,这些因子都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生理与心理,透过音乐即可让个体产生心情平静、缓和情绪与思绪清楚等功能,进
而产生治疗的效果,这个观点即为「用音乐来治疗取向」的核心概念。
(二)在治疗中使用音乐
「在治疗中使用音乐」是指在生理疾病的治疗过程或是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音乐来辅助治疗的进行,催化治疗效果的达成。采用此观点的学者主要认为音乐的多元样貌,诸如音乐的多样性、不同乐器的选用,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治疗过程中。基本上,在治疗过程中,音乐是属于辅助的媒介,采用音乐的一些特性来辅助治疗效果的达成,此即为「在治疗中使用音乐」取向的核心概念。
(三)主动或被动的音乐治疗
「主动的音乐治疗」是指直接进行操作乐器的行为,利用治疗性的操作乐器之行为来达成治疗效果,并且藉由音乐来帮助个案自我表达,例如弹奏乐器、敲击乐器、唱歌等历程,由于主动的音乐治疗在历程中会牵涉到较多的活动历程,因此也被称为活动性音乐治疗(Active Music Therapy)。而「被动的音乐治疗」是指藉由音乐的一些特性来刺激感官,达成治疗的效果,例如引导有睡眠障碍的个案听舒眠音乐,帮助个案进入睡眠的历程。由于个案在这个治疗过程是被动的接收音乐的历程,因此被动的音乐治疗也称为接受性音乐治疗法(Receptive Music Therapy)。
(四)个别或团体的音乐治疗
「个别音乐治疗」通常是由一位音乐治疗师与一个个案进行一对一的治疗,个别音乐治疗的优点是治疗师可以深入了解个案的状况与经验,引导个案进行音乐治疗。而团体音乐治疗通是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治疗师与一群个案一起进行团体治疗,透过一些团体的疗效因子来协助团体成员获得帮助,透过音乐结合团体治疗的方式来达成治疗效果。
上述四个治疗形式是目前的音乐治疗常采用的形式。然而,由于上述的四种治疗形式亦会伴随不同的介入方法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一般而言,使用音乐治疗的方法主要可归纳为四大类:聆听法(listening or receptive)、再造法(re-creating)、即兴法(improvising)、再造法(composing),兹将此四种方法详述如下(吕以荣,2005;谢馥年,2002):
(一)聆听法
聆听法是指治疗师依据个案的状况与治疗目标来选择适当的音乐,或是治疗师与个案讨论出合适的音乐,来聆听录音带、CD、现场音乐等。透过聆听音乐的感官刺激,来达成像是放松、冥想等效果,也可以藉由音乐的聆听,来引导个案想像或进行歌曲的讨论。聆听法
是一种常见常用的音乐治疗方法。
(二)再造法
再造法是指治疗师引导个案,依照个案的能力与状况,透过声音或乐器将音乐表现出来,个案并不需要具备高超的音乐技巧,而是在治疗师的引导下依据自己的能力,真实的将自己内在想法与感受表达出来。再造法通常会结合音乐表演与音乐教导的技巧,有时会强调个
案在表演或接受教导的过程中的改变,有时亦会着重音乐学习的成果。
(三)即兴法
即兴法是指治疗师引导个案运用不同主题进行不同想像的即兴演奏,在即兴的创作过程,个案可将自身的内在深层想法透过音乐表达出来。而治疗师与个案透过即兴的互动方式,除了可以帮助个案进行自我觉察外,更可以催化个案发挥自我潜能,达到一些治疗的效果。
(四)创作法
创作法是指治疗师引导个案进行音乐创作,它包含了歌曲、歌词或乐器的创作。通常创作的灵感来源是以个案的自身经验、生活脉络为基础,因此个案可以透过创作的过程表达情感,在音乐创作—治疗师—个案三者间形成一个三角沟通的模式,如此将有助于治疗的进行。
由上述的说明可以看出,音乐治疗在不同的形式与不同的方法搭配下,会是一个多元化的治疗方式,因此治疗过程中治疗师需发挥自身的创意,对治疗的过程做适度的调整,以符合个案的能力与治疗目标。
四、音乐治疗的功能与目标
(一)音乐治疗的功能
由于音乐治疗的方式相当多元,连带的也让音乐治疗的功能相当多元,美国音乐治疗协会即指出,在治疗过程中透过有治疗脉络的音乐介入,个案的能力可以因而提升,并且改变他们的生活。音乐治疗也提供一些用言语表达自己有困难的人与他人沟通的途径(AmericanMusic Therapy Association, 2008)。此外,许多相关研究也指出音乐治疗能够有效的帮助许多对象达到治疗效果,像是生理复健和促进活动、增加参与治疗的动机、提供个案及其家属情绪上的支持与制造表达感觉的途径(N a t i o n a lCoalition of Creative Arts Therapies Associations,
2008)。可见音乐治疗适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个案。
(二)音乐治疗的目标
由于音乐治疗具有许多功能,因此在使用音乐治疗时,可以依据个案的状况与需求来拟定不同的治疗目标,具体而言,音乐治疗的目标主要可包含下列几点(吴幸如,2005;林芳兰,2000):
1.提供表达的沟通管道:音乐治疗可提供一个非语言的沟通管道,在过程中,个案可以利用音乐、唱歌或音乐剧的方式将内在的想法与感受表达出来,在过程中同时也可以增进个案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技巧。
2.拓展人际关系及社会技巧:在使用团体音乐治疗时,有许多团体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例如合唱、合奏等音乐活动,透过这些活动团体成员可以彼此沟通与合作,从中学习如何与他人作正向的人际互动。
3.提供宣泄情绪的管道:在音乐治疗的活动中,常会设计许多身体活动,例如:敲击、弹奏、打击、唱游等,在这样的过程中,个案可以将内在负向的情绪加以宣泄,达到纾解情绪压力的目的。
4.提升认知能力:在音乐治疗的过程中,个案可以学习使用乐器、听音乐、唱歌等,并且过程中也会提供个案诸如听觉、触觉与运动觉等的感官刺激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提升个案整体的认知能力。
5.提升自我效能:在音乐治疗的过程中,可以让个案自由的创作,因此个案在治疗师的引导下可以发展出一些音乐能力,个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自信,同时也能够提升自我效能。
6.培养正向的兴趣与休闲活动:音乐活动的多元化、活泼性与有趣性,可以让个案觉得较有兴趣,因此可以提供个案休闲时间进行娱乐活动,培养个案正向的休闲活动,提升生活品质。
上述的治疗目标可以说是透过音乐的本质来搭配音乐治疗的方法衍生而成的,可以提供不同的音乐活动让个案体验不同的经验。
五、音乐治疗的实施程序
音乐治疗的实施程序相当多元,但大致而言可以按照下列的实施程序来进行,治疗师可以视情况灵活的设计活动与运用相关的技巧,笔者综合实务工作经验与相关文献,兹将音乐治疗的流程叙述如下(Forinash, 2005):
1.建立治疗关系:在治疗中,关系是影响治疗成效的因素之一,因此治疗师在治疗初期应与个案建立合作、同盟的治疗关系,并同时搜集个案的相关资料与生活经验。
2.讨论个案的想法与期待:个案的想法与期待是治疗目标拟定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在拟定治疗目标前,须先针对个案对治疗的想法与期待做一番了解,再配合个案的背景资料与生活经验进行治疗目标的拟定。
3.讨论治疗目标与拟定治疗计画:治疗师依据搜集的资讯对个案的问题形成概念化之后,便可与个案讨论治疗目标,再针对讨论出的治疗目标协助个案拟定治疗计画。
4.评估个案的治疗成效:治疗师于治疗计画实施后可视个案的状况与治疗成效适时调整治疗计画,协助个案在治疗过程中获得最大的帮助。
透过上述的治疗程序,治疗师将可发挥音乐治疗的功效,而个案亦能从治疗中获得帮助。
六、结论
音乐治疗即是在治疗中,有目的有脉络的运用音乐的特性来达成治疗的效果。由于音乐是人们熟悉且喜爱的事物,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针对个案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音乐与设计相关的音乐活动,不仅能让个案享受聆听音乐的美妙,更能增添治疗过程中活泼的氛围,有助于个案与治疗师关系的建立。此外,因治疗实施的方式相当多元,不论是聆听、再造、即兴或是创作,都能够对个案产生不同面向的帮助,治疗师可视个案的状况适时使用音乐治疗,协助治疗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