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到底是谁杀的?
就算是共谋,那到底谁的罪最重? 应该是说谁杀「最多刀」?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是,古典音乐到底被杀死了没 ?
这本书杨忠衡形容的是一本「既珍贵又复杂」的书,
杨大师的所言不虚,郭老师读起来是忽冷忽热,
他是一本集『水滸传、世说新语、金瓶梅和战争与和平』的『通俗版』作品。
其中的李斯特与帕格尼尼两位大师被形容成「做秀始祖」,
更被踢爆他们根本是商业手段下所塑造的「大明星」,
拍手团都是自己请来的,那些疯狂尖叫的,全是自己安排的,
那些献花的人,也都是「自己人」。
帕格尼尼甚至自己就可以身兼经纪人与演出者。
小提琴首席梅普森,不要做小提家,
因為,做音乐家有被『丢鸡蛋』的风险,
当经纪人多好? 比音乐家赚得多了。
但他最厉害的绝招却不在音乐,在於如何安抚『债主』,
他有乐自己享,事业低点就叫音乐家「义演」,
让合唱团坐著又脏又晃的「运媒船」到柏林去演出,
如此这般刻薄人,所以他的葬礼上只有两名「清洁工」。
史坦威钢琴的成功,在於他找了一大堆钢琴家来帮他背书,
其中一位就是被说成是「贝多芬私生子」的鲁宾斯坦,
他拒绝被经纪人掌控,他开起了个人的独奏会,大获成功,
也就是如此,看到那双大手在他猛力的重击下始终耐造不会坏,
建立起人们对史坦威钢琴的信心。
有「乐评家」厥起的年代,连复出演奏的霍洛维兹大师,都变成纽约时报『艺文版』的头条,
而在这裡,杀害古典音乐的「头目」其一為-----盖伯(Peter Gelb)。
一如比尔盖兹没读完哈佛一样,他是个耶鲁大学只读了一年的学生,把霍洛维兹的录影卖给DG公司,五年后他们大赚一笔,然而,霍大师已撒手人环完全没有享受到。
他与日本合作从事音乐製作,把影视和音乐合而為一,例如迪士尼音乐。然后把那些病入膏肓的唱片业整顿一番,说是整顿,其实是把不赚钱的人事踢开,他的政策粗糙但投合庸俗,把音乐家当艺人包装… 企业赞助变成了艺术存活的万灵药!
DG永远比SONY生意头脑好,除了低价促销了卡拉扬,
还在新力之前就将泰佛的唱片卖的供不应求,
新力古典终究是全面退守了,欧洲总部退往伦敦,
资遣了一票人之后,董事会裡的新生代主管,完全不知道卡拉扬是谁?
到底古典音乐在这兵荒马乱之下,有没有生机?
网络转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