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是一位伟大作曲家,他的《马太受难曲》与《B小调弥撒》都是古典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作品。然而世界首屈一指的巴哈诠释者贾第纳(Sir John Eliot Gardiner)指出,过去半个世纪以来,许多传记作者将巴赫生平「去污名化」,认为只有一位圣者才能谱出天堂般美好的旋律。
据贾第纳多年研究,传记作者们因对巴赫过度敬畏而产生极大误解,往往描述他为人正直、勤学且严谨,而崇高出群的音乐必定出自于像他一般无懈可击之人。但这却与事实大相径庭,从巴赫在学校历史资料得知,他的求学生涯与帮派结党、霸凌及虐待的事件息息相关,遑论严重旷课情形。
巴赫少年时曾于德国图林根的艾森纳赫拉丁(Eisenach Latin school )学校求学,此处多数学生是资产阶级商人的子女,然而贾第纳发现资料记载男学生们「既鲁莽又暴力,嗜酒且好女色……甚至会打破窗户、随意挥舞匕首」。更令人不安的是关于「男学生凶残手段」的传言:有证据指出,许多家长不让子女去学校,并非因为孩子身体不适,而是担心学校里里外外的骚动。巴赫经历同侪遭受毒打及「永久性伤害」的威胁,理应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心灵创伤。
贾第纳探究了巴赫曾就读的三间学校──艾森纳赫拉丁学校(Eisenach Latin)、厄尔德鲁夫修道院学校(Ohrdruf Klosterschule)及吕纳堡的米夏尔斯教堂附属学校(Michaelisschule, Lüneburg)的相关记载,他表示:「由学校报告的语调来看,高层似乎十分担忧学生已完全失序,尤其是艾森纳赫」。
厄尔德鲁夫修道院学校中一名独裁且残暴的教师,同时也担任巴赫所参与唱诗班的领唱者,经常给予学生「难耐之刑罚」。尽管他最终被解雇,但十二岁的巴赫已承受一段不寻常的师生关系。另外在吕纳堡镇上的记载里,贾第纳发现关于两名青年「酩酊大醉…手持短剑及猎刀胡乱挥击」等反社会行径,而其中一名应是巴赫的老师。
贾第纳搜集充足证据,颠覆巴赫被视为模范生的传统形象:「为了在学校险恶环境中生存……他极可能是怠忽职守的级长,一名变相的恶棍」,贾第纳补充,巴赫在起初三年内陆续旷课共258天,虽然以往普遍认为与母亲病情及家族音乐事业攸关,但这亦有可能是因为学校生活毫无吸引力,甚至威胁巴赫的自身安全。令他十分震惊的是,在巴赫传记里竟完全忽略自1930年已开始进行的调查,他说:「我很困惑为何传统传记不刊载这些事实。」
贾第纳的研究《天堂之音:巴赫生平素描》(Music in the Castle of Heaven: A Portrait of Johann Sebastian Bach)在十月三日由Penguin出版社出版。他表示巴赫的作品即是反映其紊乱人生的集结,包括幼年丧亲、第一任妻子逝世、二十位子女中有十二位不到三岁便夭折,即便当时婴儿死亡率不低,这却仍远远高于平均。
关于巴赫私生活的研究,与近四百年来其他重要作曲家相较,为数不多,尽管暴力事件与家庭因素对巴赫的影响都还不甚明朗,但任何关于他早期生涯的调查都具有显着意义。贾第纳叹道:「我们渴望明白,究竟甚么样的人才能创作如此令人心醉神驰的宏伟、随之起舞的韵律,以及能动人心弦的浓烈感情?」
来源:the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