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指挥家、作曲家徐汉文(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已退休);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合唱协会会员;北京老同学合唱团三团常任指挥总结的“十六字箴言”。我们要牢牢记住,不断实践,朝这个方向努力,不断地克服自己已经形成的“毛病”,歌唱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合唱中声乐的《十六字诀》就是:
“高低、松通,扬开、竖拢, 提笑、灵变,真假、直融” 1、“高、低”:
“高”指的是唱歌时的“共鸣位置要高”。
声音是从声带经气息的震动而发出的。由于声带很薄,长短只有几个毫米宽,它本身不可能发出很强的声音,必须经过“共鸣”把声音扩大,再通过口腔“唱”出来。“共鸣”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共鸣腔”,而人体的共鸣腔大都在头部口腔“软口盖”以上,(包括口腔、鼻咽腔和头腔),只有少部分是在口腔以下,如唱低音时用胸腔共鸣。
在我们唱低音的时候,会觉得胸腔和口腔在震动;当音域慢慢上移到达中音区时,就会觉得胸腔不再震动了,而口腔的上部和鼻咽腔在震动;当音域再继续向上移动,慢慢到达高音区,就会发现主要的共鸣区已经移到了头腔共鸣区。这种共鸣区的改变,会使我们的唱歌既省力,声音又明亮,有穿透力,传送得远。
“低”指的是“气息位置要低”。
人的肺脏是由两个三角形的气囊构成,越往下部空间越大,气息的容量也越大,而且,它的下面紧紧贴着的是像倒扣的盆一样的“横膈膜”(我国民间叫它“丹田”)。横膈膜是具有极好弹力又可以控制的肌肉。当肺的下部慢慢的吸入气息,就会把横膈膜逐渐向下压平,这时的感觉是腰部(横膈膜的部位)明显向四周膨胀起来。经过短时间的“调整”(也可以叫“保持”)后,利用人体的“控制力”,慢慢地再把气息“呼”出去。吸入的“气息位置要低”是每一个学习唱歌的人要掌握的最重要的技巧和能力。
2、“松、通”: “松”就是要“放松”。
放松首先是“精神放松”和“思想放松”。唱歌容易紧张的地方是胸部,像堵住了一个东西;其次是喉部紧张,一唱起歌来脖子都涨硬起来,甚至血管都蹦起来了;再一个部位是口腔,舌头僵硬,嘴唇不灵活,连下巴都跟着僵硬起来了。全身放松,包括肩膀、脖子(喉咙)、下巴、口腔、舌头都必须彻底放松下来。从横膈膜一直到达头腔,要像一条“管子”似的通畅无阻。当然横膈膜是不能放松的,它必须永远保持紧张的“吸气状态”,一直把所吸入的气息全部用完为止,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这就叫做“保持”。
“通”就是“畅通的通道”
是指从横膈膜到达头腔要保持是一条“畅通的通道”。铜管乐器所以声音如此响亮,是由于它有一条圆圆的、长长的管子,人的这条通道也应该像铜管乐器的管子一样通畅无阻,使吸入的气息很顺利的通过管子进入喉胧震动声带,然后在进入共鸣区发出声音。气息通过的第一道“关卡”是胸部,这个关卡的放松并不困难,最大的关卡在于“喉咙”,喉咙的“放松”主要是把下巴“放下来”,把舌头放平,软口盖提起来,喉结自然下沉。简单的讲就是要保持一种“打哈欠”的状态,尽量把喉咙“打开”,让气息自然的通过去,进入声带使之受到冲击而震动。
3、“扬、开”:
“扬”指的是“扬眉吐气”和“神采飞扬”。
一个歌唱者必须时刻保持“扬眉吐气”和“神采飞扬”的精神状态。具有强烈的“自信心”。“扬”的反义词是“抑”,抑即压抑,唱歌最怕的是面对听众信心不足,放不开。有人讲:“在舞台上,我就是最好的,我就是最棒的”。只要有这样的信心和勇气,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歌唱演员。
“开”,就是作为一个歌唱者必须有开朗的性格,开阔的胸怀,开放的眼界,开创的思想境界。
歌者的感情世界要十分丰富,懂得真正的爱和恨,并且善于通过自己的表演,充分展示出来。 “开”的另外一个含义是“打开”。唱歌首先是要张开嘴巴唱。
对于张开嘴巴的“标准”是:
(1)两牙之间能容下二指。
(2)两个食指分别放在耳部的“啮合关节”上,张开嘴后,食指指尖可以进入其中。
(3)舌头放平,提高软口盖,放松地作“打哈欠”的状态。
另外,“开”是指张开鼻孔(扩大共鸣),张大眼睛(显得精神),在合唱时还要张开耳朵,倾听旁边歌手的声音,尽量与他(她)们融合在一起。
4、“竖、拢”:
“竖”指把声音“竖”起来,
发声通道“通”了,声音也就竖起来了。“竖”的要领是:深的(低的)气息支撑点,畅通无阻的呼吸通道,放松的喉咙,张开的嘴巴和放平的舌头,打哈欠的姿态和充分利用与合理利用的共鸣腔。这样一条“竖”的通道才能产生“竖”的声音效果。而“横”的声音是“扁而白”,俗称“大白声”。记住,唱歌和说话是两个“概念”,是两个不同的“发声方法”。
“拢”就是指声音应该“收拢”,或者说要求“集中”,不要“分散”。
要做到“拢而不散”,首先是要有充分的(而不是充足的)气息支持,把声音送入鼻咽腔,然后再慢慢提高音域送入头腔产生共鸣。发出的声音尽量“向后倒”,形成一条“抛物线”。这条抛物线是摸不着也看不见的,只能凭感觉。最后感觉是从两个眉毛中间把声音发出去。
5、“提、笑” “提”就是提起精神。
唱歌应该全神贯注,精气神实足。有些歌者(特别是业余演员)唱歌时萎靡不振,似乎总是提不起精神来,其实听众除了听你的歌声以外,还在看你的感情表达,要“以情带声,以声叙情,声情并茂”。
“笑”就是歌者要有一张会笑的脸,和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我们今天唱的绝大部分都是健康的、热情的、愉快的、活泼的、明朗的歌曲,那么就更应该面带微笑了。声音美,形象也应该更美。
其次是“提笑肌”。唱歌时要尽量把嘴角向上提起,而千万不可下坠。笑肌提起来了才会给人一种“微笑美”的感觉,面部表情看起来很舒服,而且提起了“笑肌”会帮助我们,使得声音更加“竖”起来。
6、“灵、变” “灵”就是要“灵活”不可呆板。
唱歌会碰到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变化,这就需要唱歌的人,有随机应变的能力,特别是合唱,这种情况会更多,因为它不是你一个人在唱,而是大家一齐唱。你不仅要自己唱好,还要随时注意你的声部与其它声部的关系、彼此的配合等等。因此作为一名合唱队员要随时准备“灵活”与“变化”。所以,唱合唱不仅要唱,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听。
“变”即是“变化”。
在合唱中最大的变化是你的声音。在合唱中,是不允许有“抖音”存在的,应该提倡“直声法”。有抖音,哪怕是“小抖”也会破坏整体的融合度。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合唱队员,必须学会让自己的声音随着声部的整体要求而变化,把自己的声音完全融合到声部中间去。在指挥的统一手势下与声部,与全团保持发声方法的完全一致与统一,把自己完全“融合”在整体里。这种“变”的能力,是一个合唱队员必须具备的技巧与修养。
7、“真、假”: “真声”和“假声”问题,一直是声乐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真假声结合的发声方法”,即所谓的“真中有假,假中有真,适当调整分配比例,取得最佳声音效果”。 在唱低音的时候,要求声音浑厚有力(比如男、女低音声部的低音区)就会多一些真声,但是完全的真声听起来比较生硬,干瘪,有压的感觉,这时就必须混以适当的假声,可以使声音柔和起来,再加上胸腔的共鸣,则可以取得较好的低音音色。音域逐渐向上提升,到了中音区,这时的共鸣腔也会跟着向上移动,这一段的音域应该说是人的声音的最佳音域。因为它既不高也不低,唱起来最舒服,而歌曲的音域也会在这里经常出现。这一段应该说真声,假声都是最容易表现的地方,换句话说,这一段用真声,假声都很好,我们认为既然这样,那我们就要根据不同的歌曲内容,风格和情感上的需要,或者真声多一些,或者假声多一些,把二者的关系调整好,取得最好的艺术效果。这叫作“真假声混合的发声方法”。然而到了高音区,就必须以假声为主了,因为这个音域真声已经不能胜任了,是到了假声加头腔共鸣的区域了。单纯的假声刚才已经讲过了,音域虽然高,但它的缺点是声音“虚而无力”,这就需要头腔共鸣来帮忙了。 8、“直、融”: 这最后两个字,是专门给合唱爱好者提出的要求。
“直“就是“直声”。
怎么才能获得直声呢?把声音直起来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抖”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气息不稳,二是舌头后部颤抖,练习的时候,要调整气息,让它尽量“长、匀、松、高”,其次是把舌头的抖动控制起来。只要把这两点作到了,唱歌时多加注意,就可以克服“抖”的毛病,成为一名合格的合唱队员了。有了“直声”,合唱队才能真正作到“融合”。
“融”就是“融和”。
这个“融”包括声部的“融”,整个合唱队四个声部的“融”。融”的关键方法是“听”,所以一个好的合唱队员不仅是用嘴,而更重要的是用“脑”和“耳”,用脑多思考,多理解指挥的意图,多看指挥的手势,多问几个为什么?用“耳”是要多听,听前后左右的“邻居”的各个方面,并把自己的声音努力向他(她)们靠拢,真正的“融”进去,“听”不但要听自己的声部,也要听其它声部,再听四个声部的整体效果。要明白自己声部在合唱中的地位,是“主”还是“附”,是“花”还是“叶”,是应该“上”还是“让”。当然,这一切指挥会及时告诉你的,但自己也应该明白,否则,只会盲目的跟着走,不能成为一个好的自觉的合唱队员。
总之,上面讲的“十六字箴言”必须牢牢记住,朝这个方向努力,不断地克服自己已经形成的“毛病”,我们的歌唱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