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到「安魂曲」(Requiem)之前,得先对西方基督教世界的礼仪稍做认识。天主教(基督教改革前的旧教)的圣体礼仪称为弥撒,在仪式中所演唱的典礼文即为「弥撒曲」(Mass),15世纪以后,弥撒曲逐渐形成如下五个部份的固定形式,当然,歌词都是天主教的拉丁文制式祷告词:
一、垂怜经(Kyrie)
二、荣耀经(Gloria)
三、信经(Credo)
四、圣哉经(Sanctus)
五、羔羊经(Agnus Dei)
弥撒曲不断演进变化,衍化出许多不同变体,其中一种是在为亡故者举行的「安魂弥撒」(Missa pro defunctis)中使用的,此类型弥撒曲的第一句歌词是Requiem,乃心灵绕行地球半圈的距离, 几张唱片,会是哪几张?一只皮箱,几件行李, 一种对心灵永无止尽的追寻,几首歌曲,你会我,或许平凡无奇,我,可能不是大师的传奇录音,我,可能不多话, 我,是你内心深处最宝贵的角落,我是谬斯客,请让我陪你一起飞行。息,并以永恒之光照耀他们。」
〈慈悲耶稣〉(Pie Jesu),常被放在〈圣哉经〉与〈羔羊经〉之间,歌词为:「慈悲的主耶稣,请赐给他们安息。」
〈安所经〉(Exsequiae),原本应该是安魂弥撒后的特别追思曲,有时被放在〈领主曲〉之后,歌词为:「主啊,求你救我。主啊,请你从永远的死亡中解救我,在那可怕的日子,当天摇地动时……」
〈领进天国〉(In Paradisum),原本是亡者灵柩被抬出教堂走进墓园时使用,有些作曲家将其置放于乐曲最后,歌词为:
「愿天使领你进入天国,愿殉道圣者接你前来,领你进入圣城耶路撒冷。」
1.进堂咏
(Introitus)
主啊,请你赐给他们永远的安息,并以永恒之光照耀他们……
2.垂怜经
(Kyrie)
主啊,求你垂怜。基督,求你垂怜。主啊,求你垂怜。
3.升阶经
(Graduale)
主啊,请你赐给他们永远的安息,并以永恒之光照耀他们。他永不动摇,一人被纪念直到永远。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4.连唱咏
(Tractus)
主啊,求你解放所有亡故信徒之灵魂,脱离罪恶的束缚。愿他们藉你恩典得免报复审判,并得享永恒之光的幸福。
5.继叙咏
(Sequentia)或神怒之日(Dies irae)
那一日是神怒之日,世界瓦解烧成灰烬,戴维和西比拉有言。将来何其惶恐,当审判者降临,严格审查一切……
6.奉献经
(O_ertorium)
主耶稣基督,光荣的君主,请你拯救所有已故信徒之灵魂脱离地狱与深渊刑罚,解救他们脱离狮子之口,不让他们被地狱吞噬,不坠入黑暗……
7.圣哉经
(Sanctus)
圣哉,圣哉,赞美至高无上者……
8.羔羊经
(Agnus Dei)
免除世罪神的羔羊,请赐我们平安……
9.领主咏
(Communio)
主啊,请以永恒之光照耀他们,与你的圣徒永远同在,因为你是公义善良的……
文︱胡耿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