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好文分享

勃拉姆斯·第四号交响曲Brahms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08

 

 

 

 

 

 
1884 年是勃拉姆斯的回忆年, 51 岁的老音乐家到维也纳附近的小村莫组席拉格(Murzzuschlag)度过夏天,那里曾经是他与父亲一齐徒步旅行的歇脚处。勃拉姆斯刻意来此沈浸于美好的往事中,慢慢的,他悟出时代赋予他的任务,就是要他不断回想过去,然后带着老旧规范的脚镣跳舞。于是,e小调第四号交响曲在浓浓的怀旧气氛下动笔,这年先写了前二乐章,第二年夏天,他再从维也纳回到莫组席拉格完成其余二乐章,秋末,勃拉姆斯带着e小调交响曲的手稿返回维也纳,在友人家里以双钢琴的形式试演此一新作,朋友们聆听过后,多半的意见都觉得e小调交响曲美则美矣,但又太过复杂而难以理解,勃拉姆斯参考他们的意见略作修改,随即披挂上阵于曼宁根(Meiningen)首演,出乎意料之外,听众不但没有认为此曲学术气息太重,反而疯狂鼓掌,还要求安可演出诙谐曲乐段,勃拉姆斯高兴死了,立刻乘胜追击和曼宁根乐团搭火车到德国几个城镇巡回,所到之处都博得喝采,并成为当地焦点。
 
尽管e小调交响曲在勃拉姆斯生前即受到欢迎,不过还是免不了有人批评、嘲弄,像作曲家沃尔夫就不客气的指出:「勃拉姆斯的创作力竟衰退了,这是一件惊人的事情。他从来就不能超出一般水平而飞跃,但是那种不具内容、空虚、伪君子似的风格,却控制了e小调交响曲ˇ我们在勃拉姆斯身上发现毫无思想可言的作曲艺术,他是这种作曲艺术的代表人ˇ」除了沃尔夫之外,甚至一向支持勃拉姆斯的乐评家汉斯力克都觉得太过艰涩深奥:「这首曲子像一口深黑的井,我们凝视的愈久,映照出的星光才会愈明亮。」
 
其实这些反面的论点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像沃尔夫说勃拉姆斯创作力衰退,是因为e小调交响曲比过去的三阙交响曲更古典,其中用到违反时代潮流的老旧教会音阶(第二乐章)、巴洛克时代的夏康舞曲(第四乐章)、与极为传统的对位法处理方式;说他的风格空虚,是因为晚年的勃拉姆斯看尽人世沧桑,写出来的交响曲自然充斥萧瑟寂寥的晚秋气息;至于汉斯力克的评论,正指出这首交响曲严谨、深奥的哲学意味。
 
像这样又复古又有创意的交响曲,不论大众如何评断它都无损其地位,这部作品是勃拉姆斯所有交响曲的总结,乐曲中忧愁的主题反映了命运之无奈,同时也构筑出充作曲者的生命境界,回首勃拉姆斯的四首交响曲,不就刚好是人生的一个轮回吗?第一号表现青年的奋斗,第二号在略有成就后,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第三号是中年的英雄气短,第四号则是老年的枯寂,一切过往已成云烟,反璞归真之际,也迈入死亡胡同,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创作,终在e小调第四号交响曲中划下了完美句点。
 
 
 
推荐理由︱证明古典旧瓶装浪漫新酒是可行的
 
 
 
聆听指南
 
 
整阙交响曲随处可见勃拉姆斯的匠心独具,一开始竟是哽咽的哀诉,真是绝无仅有的起头,然后发展部和再现部又层层堆砌忧郁感与戏剧性,呈现内心征战的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由法国号前导的序奏引导,木管吹出带着孤寂的朴素旋律,仍然充满淡淡的忧愁。
 
第三乐章的设计非比寻常,使用戏谑感十足的诙谐曲来打破前二乐章的枯寂气氛,激昂沸腾的第一主题以乐团总奏出现,其间穿插了典雅的第二主题,而不时冒出清脆的三角铁鸣声,使这个乐章显得分外欢乐。
 
最后是大胆且具有原创力的第四乐章,以夏康(Chaconne)舞曲为主轴,分为一个主题、30个变奏、与一个结尾,主题取材自巴哈第150号清唱剧中的乐段,勃拉姆斯早有预谋写这样的东西,早在1877年,也就是写作e小调交响曲8年前的一封给克拉拉的信上及写道:「在我看来,夏康舞曲是最美妙也最难理解的音乐了……,如果我也能创作出这样的音乐来,相信那种高度的兴奋和情感的张力,会令我发狂的。」
 

八年后,理想付诸实现,此一夏康舞曲乐章时而悲痛、时而低吟、时而意气风发,简直是勃拉姆斯精致技法的集大成,在反复变奏中情绪越来越高升,多采多姿的变奏曲第四乐章终在激昂的尾奏中告一段落,空留惆怅的余音袅袅。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好文分享】音符舞动,悲伤遁形,欢乐常在
  • ·【好文分享】每一次触键,钢琴都在诉说一个动..
  • ·【好文分享】灯火闪烁中,一曲爵士,唤醒城市..
  • ·【好文分享】古典音乐,它的美不张扬,却能深..
  • ·【好文分享】故乡的风,故乡的云,还有那一曲..
  • ·【好文分享】草原之歌,轻柔强劲,尽显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