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奏鸣曲的手稿。由笔迹就可以读到贝多芬的情感,意志和力。
(图片来源:德国波恩贝多芬之家Beethoven-Haus Bonn)
「文」唐薇
quasi una Fantasia如梦似幻
公元1801年,30岁的贝多芬惊觉自己的听力严重衰退,这对一般人而言,已是无情的打击;对音乐家而言,更是等于被判了死刑。他在写给挚友Wegeler的信中,首度坦承这个事实令他痛苦失望愤世嫉俗,埋怨命运对自己不平。诚所谓危机就是转机,17岁的女爵Gihlietta Guicciardi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刻出现了。
那是夏天,贝多芬到可伦帕城堡教女爵弹琴。澎湃的热情,浪漫的情怀在贝多芬的胸口涌现,此时他再度提笔写信给Wegeler,告诉他自己的转变,他已不再如同以往那般害羞,那么孤僻厌世:
这改变是一个可爱的梦幻的女孩带给我的,她爱我,而我也爱她。
是的,这就是爱。因为爱,激起贝多芬的斗志,因为爱,女爵成为贝多芬心目中的缪思女神。他用音符说明自己高亢的情绪,以旋律表达自己强烈的爱的意志。Klaviersonate Nr. 14op. 27 Nr. 2, in cis-Moll(升c小调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作品编号27之2)就是一个爱的证明。来年3月,贝多芬亲自监督这个作品在维也纳出版,他还赋予它一个特别的小标题,叫做「quasi una Fantasia」(如梦似幻);另外也大方地在作品封面上印制Gihlietta Guicciardi的名字。
他在诉说自己单纯真挚的爱,强烈激昂的意志和奉献,无形中也透露压抑和凄凉之情。
这段恋曲最后因为双方身分悬殊,划下了休止符。
许多人推测Gihlietta Guicciardi就是贝多芬亲笔信上提到的永远的爱人(Unsterbliche Geliebte)。我们虽然无从考证,却可以清楚地感受Sonate quasi una Fantasia是一首无言的爱之歌(Liebeslied ohne Wörter)。
月光和爱
既然爱情,女爵和梦幻等元素都已陆续出现,那么月光又是从何而来。其实这个典故,出自于德国诗人Ludwig Rellstab的小说《Theodor》(Rellstab为许多名曲写词,其中又以舒伯特的曲子居多)。小说中有一个段落评论贝多芬升c小调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
朦胧的月光映照湖面,波浪阴郁冲击黑暗的湖边,漆黑的山影涌现,世界自此与天堂境界告别,天鹅如幽灵一般低吟,而废墟的那一头,却传来一把风鸣竖琴渴望爱情的弦音。
是的,月光诉说爱。
1852年著名的贝多芬学者威廉.冯.兰兹(Wilhelm von Lenz)开始研究上述评论,他重新诠释和形容第一乐章:就好像一叶轻舟,在宁静的8月的夜空下,披着月光,在琉森湖摆渡。从此月光再也离不开这首如梦似幻的奏鸣曲,正式以别名《月光奏鸣曲》扬名天下。
月光与缪思
少有音乐作品能像月光奏鸣曲这般引人入胜,成为文学和绘画艺术灵感的发想。画作当中最受人瞩目的莫过于Franz Stassen 的作品:湖面上月神(也就是贝多芬的缪思女神)缓缓飞起,作曲家在前方现身,全神灌注陶醉在自己的音乐里,下方出现一排字,写着月光奏鸣曲。
19世纪后,民间开始流行一种传说,说这首曲子是即兴之作。某个夜里,年轻的贝多芬在波恩的大街上散步,忽然他听见小屋里有人在弹奏自己的作品。于是他推开门走进去,见到一个盲女正在弹琴。贝多芬立即坐下来为盲女弹奏。弹着弹着他注意到洒落在钢琴上的月光好鲜活,于是他情不自禁,让月光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弹奏的旋律。随后他赶紧回家,点燃油灯,亲笔写下这首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
另一个版本则出现了盲女的弟弟,虽然弟弟与故事发展不大相关。贝多芬看见映在盲女脸上的月光,心里立即产生一股冲动:我要为她演奏月光,让她明白月光的柔美,月光的力量和温度,月光的浪漫和诗意。用琴声来描述月光,这种心意岂不也是一种爱的表现!
月光与情人
尽管月光奏鸣曲并非即兴之作,实为贝多芬苦心经营的成果,但上述传说确实能够创造无限的想象空间。
情人节(Valentinstag)那一天,请放《月光》奏鸣曲给情人听吧。让月光渗入彼此的心灵,让脉搏随着琴声一起跳动。让月光替你说明爱的深刻。请听着月光,诚挚地说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