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克莱采(Rodo1PheKreutzer,1766-1831),音乐爱好者想到的往往是贝多芬题献给他的小提琴奏鸣曲,也就是后人称之为《克莱采奏鸣曲》。出身于音乐世家,他十八岁时就在音乐会上演奏自己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三十五岁时任巴黎歌剧院首席小提琴,后因手臂骨折改任指挥。从1795年起,克莱采任巴黎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长达三十余年,他也是小提琴法国和比利时学派的奠基人之一。
贝多芬一生写过十首小提琴奏鸣曲,顶峰之作是写成于1803年的第九小提琴奏鸣曲,演奏技巧超过一般室内乐的要求。这首乐曲原先题献给首演的小提琴家,后与之发生芥蒂,贝多芬就转赠给在维也纳曾有过一面之交的克莱采。这样的故事或许是音乐史料中的一个并不引人瞩目的细节,也或许是一个能让人津津有味地说事的一段佳话。然而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克莱采竟然从未公开演奏过。我们无从猜测其缘由,但克莱采本身是一位伟大的小提琴作曲家,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三百多年小提琴的教学中,经典的练习曲如开塞,顿特,马扎斯,罗德和克莱采,都是在1800年到1850年这五十年间写成。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便是克莱采于1812年出版的《四十二首练习曲》。十九世纪的维尼也夫斯基说这本练习曲让小提琴家一生受益。二十世纪的海菲兹称它为小提琴演奏的“圣经”。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全世界每一所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教学中,它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教材。即使是当红一时的小提琴家,也还会在繁忙的演出中,通过这些练习曲来稳定和改进自己的技巧。
为了获得更有力的声音,小提琴的结构在十九世纪初发生一些变化:加长琴颈和指板,增加琴马的高度和弧度,同时也加长低音梁和加粗音柱;腮托让左手在换把和揉弦更加自如。这些对手指的伸张,双音,换把和运弓等有了新的要求。克莱采总结了在巴黎音乐学院任教的经验,编写出四十二首练习曲。由于这些练习曲的音乐性和技术性,再加上后世的优秀小提琴教师不断添加新的指法和弓法,如1920年的艾森伯格版,1950年的扬波尔斯基版和1960年的莫斯特拉斯版。到了1980年,加拉米安版又增加不少新内容,如换指八度,密集指法,半音指法和伸展指法等,使得这本教材更加完善。
海菲兹曾说过,克莱采练习曲虽然是为小提琴学生的练习而写,但在作品结构上,却称得上是极其规范的“范文”。因为它们都有完整的曲式结构,大多用复调写成,旋律线条优美自然,和声进行得非常有逻辑,代表着古典音乐的普遍美学原则。从音乐情绪和风格来说,既有歌唱性的主题,也有华彩性的乐段;既有温柔深挚的情绪,也有华丽辉煌的风格;每首练习曲都有极其鲜明的个性。
两百年来,42首练习曲也让小提琴学习者喜忧参半,喜的是拿得起这本练习曲就说明自己的琴技已经从中级向高级迈进。忧的是从第一首开始就是座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山:深情的旋律需要优美的揉音,柔板的运弓要有极高的功力,拉好第一课就非易事。小提琴学子就像孤独剑客在坚忍不拔地登山。只有翻过山峰站在高山之巅,才能领略到小提琴演奏的真正境界。我们必定要感谢克莱采,两百年来,他的练习曲展现了小提琴技艺可能表现的空间,成为取之不尽的技术和艺术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