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音乐使宇宙有了魂魄,心灵有了翅膀,想像得以飞翔,使忧伤与欢乐有如醉如痴的力量,使一切事物有了生命;它是秩序的本质,引向成为真、善、美的一切。」婴幼儿时期的音乐经验,的确有助于孩子多元感官的刺激,能提升孩子的感受力,促进多种能力的发展。
何谓音乐智能?
人与生俱来就拥有许多能力,第一个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豪尔.迦纳(Howard Gardner)在其论述中表示,每个人拥有的多元智能包含语文、数学逻辑、空间、肢体动觉、音乐、人际、内省及自然观察智能。其中对音乐智能的定义为,能觉察、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包括对音调、节奏、旋律或音质的敏感性,及歌唱、演奏、作曲、音乐创作等能力。
弘光科技大学幼保系讲师廖瑞琳指出,每个人都具备这八种能力,只不过有的强有的弱,有的孩子也许天生音乐智能就很强,可以轻松进入音乐世界,但有的孩子天生这项目是较弱的,不过,透过适度的引导是可以增加音乐智能的强度。
发展音乐智能的重要
多数的家长会将多元智能的焦点放在语文和数学逻辑这两项,事实上每个智能的发展对孩子都有益处,就以音乐智能来说,德国的教育家福禄贝尔就认为,音乐除了能够促进一个人听觉的敏锐,也能促进身体动作的灵敏,而在心理方面,音乐更能够安抚和改变孩子的情绪,音乐对幼儿有治疗作用,能够帮助孩子人格正常的发展和兴趣气质方面的培养提升。
廖瑞琳讲师也强调,音乐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感受力、美感能力,一个感受力强的孩子,对于周遭的环境氛围的敏感度高,不但心会较柔软、同理心强、也会对事物多一些关怀。此外,许多听音乐、学乐器的学习过程中就是一种多元感官的刺激,例如:大家熟悉的《小星星》儿歌,经过适度的引导,请孩子聆听乐曲中相同、相异的曲调,这时就是在培养孩子分辨、思辨的能力。
而乐器的技巧练习过程,像是管乐的吹奏需要呼吸运气,需要掌控气的稳定流动,这就能训练孩子的心肺功能;弦乐则需要相当敏锐的听觉,左手按弦、右手拉弓,不但需要手部的高度协调,也需要复杂的思维;钢琴则需要眼看谱配上双手的空间动作,要让眼睛、双手同时动作协调,这时可需要左右脑一起充分的运作才行。
幼儿学音乐的主要目的
很多家长都知道学音乐对孩子很好,所以,就以自己的期待帮孩子选了一项乐器希望孩子努力练习、进而得到成果。当然,有的原本音乐智能就很高的孩子,可以自然愉快的进入音乐的学习领域,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具备高音乐智能,家长如果只是制式的替孩子选乐器,每天叨念要孩子努力练习,孩子并未在愉快的情境下学习,反而时时因为练琴与家长发生磨擦、或是因为达不到家长的期待而产生挫折,这样的音乐教育就失去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