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的制作大体是源起于意大利的北方,第一个类似于小提琴的画作出现在北意大利近米兰的一个小城市 -维切里( Vercelli)的圣克里斯多福( San Cristofori)教堂。此画作是由费拉里 (Guadenzio Ferrari,1480-1546 )所画, 画中的乐器具有和现代小提琴类似的琴头和 ƒ孔,且琴身具有弧形,这个画作的出现,代表着现代提琴在1523年之前就已存在。
其实所谓的弓弦乐器的发展,是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演变,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提琴乐器,其实是由两种古弦乐器: 雷贝卡( Rebec )及上臂拉琴( Lira Da Braccio )所演变而成的。雷贝卡基本上是一种3弦到6弦的乐器,根据历史记载,最早出现于11世纪,在15到16世纪 发展成熟,它的外型呈现梨状,琴颈和琴身几乎没有区别,一般相信雷贝卡琴,就是出现于文艺复兴时代的大维拉琴( Viola da gamba )的前身。 而和雷贝卡琴不同的,在15世纪才出现的上臂拉琴,则已具备了近代小提琴的雏形。它拥有有弧度的面板,同时也有音柱和延伸出来的边角,上臂拉琴是一种六弦乐器,其中 2条是低音管弦 (bourdon strings ),另外4条弦的音高则 分别为“ G-D-A-E”,正如同现代小提琴的四弦格式。上臂拉琴共分为二种尺寸,一种为 70 - 75 cm (27.5 - 29.5 inch ),演奏者在使用这种尺寸的乐器时,通常是放在肩上来演奏,另一种尺寸为90 cm (35.5 inch ),则是要放在左臂下来演奏。
沙罗 Gasparo da Salo 1540-1609 原名Gasparo Bertolotti,布雷西亚制琴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采用较大体型且弧度饱满,早期的制琴风格琴受到桑内特(Zanetto ,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中提琴作者)的影响,后来渐渐发展出自己的风格。现存的小提琴非常稀少,全世界仅存 12 把,此琴保存得相当完整,由于是提琴草创期的作品,在琴板内并无标示日期,后人是以其模子及尺寸来鉴定其制造年份。宽大的年轮面板, 特殊材质的镶线,漆薄且暗,但品质是相当好,琴头是后来人接上去的。此琴音色具有中提琴的深沉,高音也出乎意料的明亮,高度穿透力且具巨大音量,古老音色中带有强大的生命力。
意大利早期的制琴重镇为布雷西亚(Brescia )和克里蒙纳( Cremona )。布雷西亚的发展要比克里蒙纳来得更早,自古便为弓弦乐器与大键琴( Antegnati家族)的制造中心,两者的发展互有影响,而当地知名的制琴家以 Michele Zanetto ,Battista Doneda ,Gasparo da Salo (Gasparo di Bertolotti)等最为有名,可惜此地长年饱受战乱,而在十七世纪初( 1630 左右)瘟疫的蔓延,也使得布雷西亚的制琴业数度中断,故反而没有后起之克里蒙纳地区,在提琴的制作历史上来得耀眼。
尼可莱·阿马蒂( Nicolo Amati)1624 Violin 奇美基金会典藏名琴( ©Jacob Stainer) 这是最典型的尼可莱·阿马蒂小体型的小提琴,根据英国的知名鉴定家Charles Beare 指出,这把琴是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的尼可莱·阿马蒂小提琴,据称是他在北意大利瘟疫( 1628-1630 )之前的作品非常具有历史意义。
Brescia& Cremona 布雷西亚和克里蒙纳
克里蒙纳早在 14 -15 世纪时便成为意大利的音乐重镇之一,文艺复兴时代的大作曲 家蒙台威尔弟( Claudio Monteverdi ,1567- 1643 ),就出生于此,也曾在此地担任教会的音乐总监。他和他的学生马瑞尼( Biagio Marini,1597-1665 )对于提琴音乐都贡献良多,蒙台威尔第是首位将提琴纳入乐团正式编制的作曲家,而马瑞尼则是创作了为数不少的提琴独奏曲,给当时的音乐家们演奏。
要谈克里蒙纳的提琴制作历史,则一定 要谈到安德列·阿玛蒂( Andrea Amati , 1525-1577 ),安德列早期也制作了为数不少的雷贝卡琴和上臂拉琴,没有人确切知道他是从何时开始制作近代提琴的,唯一一份可靠的文献记载,安德列·阿玛蒂曾在约 1550- 60 年间,为当时的法皇查理九世制作了一批 乐器: 24 把小提琴、 6把中提琴和 8把大提 琴,这些乐器在法国大革命时( 1792 )全数遗失,但后来陆续有部份的乐器重新面世,虽然数量不多,但确是研究近代提琴制作的重要资产。
安德列·阿玛蒂可说是克里蒙纳制琴学派的始祖,也有人称他为近代提琴制作的始 祖,他的两个儿子安东尼( Antonio )和希拉里玛( Hieronymus ),也都是很优秀的制琴专家,不过,整个阿玛蒂家族中最优秀的制琴大师,应该要算是希拉里玛第五个的儿子 - 尼可莱·阿马蒂( Nicolo Amati ,1596- 1684 )。尼可莱 14 岁就进入父亲的工作室裡帮 忙,约 30 岁左右时开始制作他第一把乐器, 他的制琴特色承袭了祖父和父亲的风格,但却在乐器的音色上大有改进。他所制作出来尼可莱·阿马蒂( Nicolo Amati) 1656 Grand Pattern Violin
近代提琴制作的起源 阿玛蒂家族Amati
安德列·阿玛蒂 可说是克里蒙纳制琴学派的始祖 也有人称他为 近代提琴制作的始祖的乐器,在当时便极富盛名,也吸引了许多想学习做琴的工匠们,投入他的门下或进入他的工作室裡工作,在这当中包括了两位日后极其重要的制琴大师:安德列·瓜内里 (Andrea Guarneri,1626-1698 )和安东尼· 史特拉底发利( Antonio Stradivari,1644 - 1737 )。 Nicolo Amati在1650 年代开始改良提琴 尺寸的大小,逐步演变成今日所称的” Grand Pattern ”格式,将提琴的大小定位在 356 mm 左右,此样式的琴在提琴发展的历 史中,可说是一大重要的转折,在此后他所教导出的优秀提琴制作者及追随者们,皆是以此为发展起点,将其发扬光大。 整个 Amati家族在提琴制作史上留名的 最后一位是希拉里玛二世( Girolamo Ⅱ Amati),他是尼可莱·阿马蒂的儿子,也是 家族中维一一位继承父业的人。尼可莱于 1684 年去世后,家族的制琴工作室便由希拉 里玛二世所承接下来,然而,当时提琴的制作已普遍的在意大利各地流传开来,米兰 (Milan ), 威尼斯( Venice ),波隆纳 (Bologna ),罗马( Rome )和那不勒斯 (Naples )都有杰出的制琴师出现,而在他 所在的克里蒙纳地区,也有如史特拉底发利等大师在,就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希拉里玛二世在中年之后便很少制作各类型的提琴,而他的淡出,也代表着阿马蒂家族在制琴史上,正式地下台一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