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好文分享

近代与现代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3-09-21

 

 

 

 

 

 
承续着浪漫时期的终结,近代与现代的音乐,主要是印象派与新古典。若说到印象派的画家,大家自然的就在脑中浮现莫内与雷诺瓦,其特点就是利用光和影的变化来去除黑色阴影,并打破完全的实体感。确实,这个时期的音乐与绘画之间的艺术连动极为紧密,而之后的现代音乐,更打破了过去几百年来无论如何演变,都不曾撼动过的调性。
 
印象派与法国音乐
 
犹如印象派绘画,印象派音乐则表现出异曲同工之妙,其技法由两位宗师— 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与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1937)开创,他们利用大自然原有的气氛,细腻表现色彩缤纷的管弦乐法,以创造一种新音乐。和印象派绘画不同的是:值得讨论的印象派音乐家只有德彪西和拉威尔二人,而他们二人都不愿被称作印象派音乐家。
 
相对于莫内的《印象,日出》,印象派音乐的始作俑者乃德彪西的管弦乐曲《牧神的午后前奏曲》,这是根据朗读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牧神的午后》诗作的印象而作的音乐,音乐自始至终都以优美、纤细的语法作为诉求。
 
常被拿来与德彪西相提并论的是拉威尔,他们俩人的音乐中都有印象派表现手法,而且都爱用古教会调式、五声音阶,以及自由调性的和声结构。然而,他们的分别却更甚于相同点:如德彪西是属于感官的,拉威尔则着重客观;德彪西的音乐永远漂浮在气垫上,拉威尔的音乐却有如精确仪器。最重要的是,德彪西的音乐有股忧愁和阴郁,拉威尔的音乐则趋于健康明亮。拉威尔最突出的作品是管弦乐组曲《达夫尼与克罗埃》,这部作品音色调配复杂,气氛诡异多变,是法国音乐史上最成功之作。
 
德彪西与拉威尔之后的法国乐坛,主要是由奥里克(Georges Auric,1899-1983)、杜雷(Louis Durey,1888-1979)、霍乃格(Arthur Honegger,1892-1955)、米尧(Darius Milhaud,1892-1976)、普朗克(Francis Poulenc,1899-1963)、塔立佛(Germaine Tailleferre,1892-1983)合组的法国六人组,他们反对印象主义的暧昧,而支持另一种新古典主义的清晰简洁,仅管理念不同,他们的成就却很难再超越德彪西与拉威尔。
 
俄国困境中的繁花似锦
 
俄国在二十世纪初发生革命,共产党在革命后统治俄国,采行高压统治,仅管政治上动荡不安,俄国音乐在二十世纪却大放异彩,与共产党统治下的民生凋零恰成反比。
 
史克里亚宾(Alexander Skryabin,1872-1915)出身莫斯科音乐院,他早期迷恋肖邦与李斯特,但不久倾向于神秘主义并植入其作品中,在第五号交响曲《火之诗》的总谱上,他竟然指定要在演奏时,加入一种称为「色光风琴」的色彩投影机来作效果,可算是多媒体演出的先驱了。
 
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是真正能脱离传统而有所创新的音乐家,他跟施特劳斯一样,因为活得够久而风格多变。早期定居巴黎时,史特拉汶斯基配合同样来自俄国的戴亚基列夫芭蕾舞团,写作《火鸟》、《彼得洛希卡》、《春之祭》三部芭蕾舞剧,以崭新的和声与节奏震撼乐坛,然而之后他又转向古典形式,提倡新古典主义,另一部舞剧《普钦奈拉》就是此时期的作品。迁居美国后,史特拉汶斯基又在作品中加入爵士乐的元素,写作如《黑檀协奏曲》这样的作品,从他不断突破又屡有佳作来看,算得上俄国最伟大的音乐家。
 
普罗高菲夫(Serge Prokofiev,1891-1953) 与肖斯塔科维奇( Dmitri Shostakovich,1906-1975)是两位在铁幕里生活的音乐家。普罗高菲夫早期写作像《基杰中尉组曲》那般大胆奔放的作品,但后期又回归古典简朴风格;给小朋友听的《彼得与狼》组曲,是他最常被演出的音乐。肖斯塔科维奇写了15首的交响曲,他是社会主义下的写实音乐家,致力于创作贩夫走卒也能够欣赏的音乐,他那慷慨激昂的第五号交响曲令人印象深刻。
 
德国新古典主义与新维也纳乐派
 
前文提到史特拉汶斯基的提倡新古典主义,在德国也有音乐家想法类似,那就是亨德密特(Paul Hindemith,1895-1963)。亨德密特选择巴哈到贝多芬的传统为依归,遵循学院派风格,并证明此一传统尚未走到山穷水尽。亨德密特虽以巴洛克或古典形式作曲,但使用了许多半音阶与不和谐的技法,交响曲《画家马蒂斯》是他最有名的作品,听起来却犀利野蛮,因此常被误认为无调性音乐,仅管实际上是有主音的调性音乐。
 
真正的无调性音乐必须从荀白克(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说起。生于维也纳的荀白克的音乐技能大多是自己摸索而来,他年轻时的作品仍遵循调性而为,但当他于34岁写作第二号弦乐四重奏时,就开始脱离调性世界。这首弦乐四重奏不但不遵循调性规则,荀白克还在第四乐章加入女高音独唱,歌词开头是:「我呼吸到来自其他星球的空气。」直接倾诉了他的内心的骚动。之后他潜心研究新的作曲技法,并招收了贝尔格(Alban Berg, 1885-1935)、魏本(Anton Webern,1883-1945)等学生。1923年,49岁的荀白克发表《十二音列法》(Twelve-tone System),强调12个半音同等重要,作曲时可从这些半音任选几个组成音列,音列中没有主音且不可重复,而所有的音都是各自独立的。《十二音列法》宣告调性时代的结束,不过荀白克自己并未擅用此法,真正将《十二音列法》发扬光大的是他的弟子贝尔格与魏本,这三位无调性战士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刚好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调性巨匠的《旧维也纳乐派》成为有趣对照组。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好文分享】经典旋律,历久弥新,小提琴之声..
  • ·【好文分享】声线中藏匿力量,男中音,悄无声..
  • ·【好文分享】百听不腻的曲调,不只入耳,更入心
  • ·【好文分享】听那琴声,是艺术家的情感在倾诉
  • ·【好文分享】琴键上跳跃的音符,是音乐家内心..
  • ·【好文分享】古韵新声,赏诗词之歌的跨时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