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这种体验,有时候放着歌,脚无意识的就开始打拍子,根本控制不住。一直搞不清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近来有人陆续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些研究,且和作者一起“探探秘”。
有时候,人们一听到某首歌的同时,就有一种几乎无意识的随节拍舞动的冲动。难道是有这么一种能够战胜理智,让你想要随拍而动的舞蹈节奏?这种特性除了压倒理智,是否还跨越文化和语言,通行与全人类间?我最近针对这种跨文化的“脚步轻拍”效应有一个发现:居住在阿姆斯特丹的艺术家姆苏葛?柯察(Mzungu Kichaa)创作的“OyaOya”的主旋律就有这种效应。姆苏葛?柯察(Mzungu Kichaa )是一位丹麦籍嘻哈艺术家,曾在坦桑尼亚呆了许久,他有着天生的韵律感。
所以既然你会随着节拍舞动,科学对此会有什么解释呢?西安大略大学的博士生丹尼尔?卡麦隆(Daniel Cameron)在完成他在伦敦金史密斯大学的硕士学位时做过调查,并向我阐述了他的研究与我们随着节拍舞动的原因之间的联系。他以事实开篇:全世界的人似乎都会应音乐的节奏而动,不管是用类似舞蹈的复杂方式,还是类似鼓掌或轻拍他们的脚掌。但你如何把这些行为分解成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的命题呢?
我们先引入一种名为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的技术。这种技术使用电磁场来产生一股电流,穿过人的头骨并刺激大脑中的目标区域。在威尔逊(Wilson)和戴维(Davey)于2002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用TMS刺激大脑中用来控制脚踝肌肉的皮质区。当TMS产生的电流刺激控制脚踝肌肉的皮质区时,研究对象无意识地轻拍起他们的脚。刺激皮质区时,可以测量出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EMP),简单的说,就是测出了使肌肉开始运动的临界电信号。在威尔逊和戴维的这一研究中,在刺激研究对象的大脑使他们移动脚踝的同时播放带有强节奏的音乐,因此他们的脚在随音乐节奏摆动时会影响MEP值,或它们的肌肉能随着TMS的电刺激做出相应。
卡梅隆希望在他的研究中建立起音乐节奏和脚踝拍击MEP之间的联系,所以他在记录脚踝拍击电位时挑选了一些曲子,并同时按拍子用TMS刺激他们的大脑。研究中播放的最简单的曲子只是有着强弱拍子的调子,而更复杂的曲目则有现实中流行音乐的片段,譬如甲壳虫乐队的“A Day in the Life”和沙滩男孩的”Wouldn’t it Be Nice”.卡梅隆摘选了一首歌中的一段强节奏和几段不同的弱节奏来比较脚踝随音乐的反应。按着歌曲的节拍或调子的节奏,卡梅隆对研究对象的大脑进行相应的TMS脉冲刺激,并记录研究对象们脚踝轻拍的MEP反应。
最初的研究结果发现,4个实验中有3个表明,强节拍的调子会比弱节拍的曲调引起更为强烈的脚踝拍击MEP反应。这可能意味着音乐中的强节拍会使肌肉产生一种更为强烈的本能反映,但是研究中使用歌曲片段的相关实验结果则比较令人困惑。虽然那些强节奏的曲调序列会产生更为强烈的脚踝拍击MEP反应,但那些同样有着强节奏的歌曲片段并没有产生同样强烈的反映。卡梅隆解释这种现象(不随强节奏而打拍子)可能是因为实验对象对这些歌曲太熟悉,或是在听到像一首歌的复杂音乐刺激时产生了一些其他原因。通过把歌曲分解成更像曲调序列的刺激片段,我们可以在未来的研究中试着发现到底是哪一步出了问题。通过阐述歌曲和曲调序列的差异,我们能够对脚随着强节奏(或者用斯瓦西里语来说,kichaa)打拍子的原因有更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