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音乐百科

咬咬:疑,我的留声机咧?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16

 

 

 

 

 



你一定见过这只竖着耳朵听留声机的狗狗,它今年128岁了。

它的名字叫做「咬咬」(Nipper),因为它老是追咬访客的脚后跟。关于「咬咬」的血统,史家争论不休,但多数考据者同意「咬咬」应该是只混血狗,有斗牛犬和杰克拉西尔㹴(Jack Russell terrier)的血统。

「咬咬」1884年生于英国布里斯托,主人是风景画家Mark Henry Barraud。它三岁那年,主人贫病而逝,「咬咬」被「托孤」给主人的弟弟Francis Barraud(1856-1924)照顾──他也是个穷画家。

事实上,Barraud一族是不折不扣的艺术世家:他们的父亲Henry Barraud(1811-1874)和伯伯William Barraud(1810-1850)都是著名画家,擅长动物画,是画马、画狗的名匠,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开过画展,也出版过广受欢迎的人像与动物画册。可惜,尽管Mark和Francis都继承了父亲的艺术才能,父辈的锋头却没能传到儿子这一代。有段时间,Francis Barraud在布里斯托王子剧院(Prince's Theatre)画布景,他便带着「咬咬」一起住在剧院里。如今你到布里斯托观光,还能看到剧院对面竖着一尊「咬咬」的塑像,纪念这段因缘。

「咬咬」跟着Francis Barraud在利物浦住了几年,后来送回给原主人Mark Barraud的遗孀照顾,1895年在伦敦郊区的Kingston-upon-Thames逝世,享寿十一岁。它必定是一只备受宠爱的狗狗,身后亦享哀荣:女主人把它埋在了植满木兰树的公园,风景最美的角落。

终其一生,「咬咬」只是一只没没无闻的狗儿:它值得纪念的功勋不外乎勇敢和更大只的狗打架、咬客人的脚后跟、追着里奇蒙公园的雉鸡满地跑......。除了那些,它还有一项兴趣:听留声机。

跟第二任主人Francis Barraud住在利物浦的时候,「咬咬」注意到主人家里那尊古怪的机器:一部爱迪生贝尔(Edison Bell)出品的手摇圆筒留声机(cylinder phonograph)。每次主人播放留声机,「咬咬」都会困惑地竖起耳朵,东张西望。它会守在喇叭前面,歪头盯着里面看:这里面到底藏着谁啊?

「咬咬」听留声机的模样,一定让Francis Barraud印象深刻。1898年,「咬咬」入土已经三年,Francis着手绘制一帧油画:「咬咬」蹲在留声机喇叭前面,歪着头,竖起一只耳朵。不愧家学渊源,画中的「咬咬」活灵活现,可爱极了。画家为这幅得意之作命名为《狗儿凝视并倾听留声机》(Dog Looking at and Listening to a Phonograph)。

1899年2月11日,Francis Barraud为《狗儿凝视并聆听留声机》申请了专利,他对这幅画的商业潜力,深表乐观。

不久,Francis Barraud为这幅画取了个更煽情的画题:《他主人的声音》(His Master's Voice)。他后来回忆道:「这个点子是怎么来的?很难说,我只记得那时候灵光一闪,觉得让我的狗听留声机,表情聪明又困惑,取名《他主人的声音》,会是很棒的题材。以前我们有部留声机,我常常注意到它很想搞清楚声音从哪儿来,一脸困惑的模样。这绝对是我想过最开心的点子。」

他希望这幅画可以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展出(他老爸和伯伯曾经的成就),可惜被拒于门外。他又找了几家杂志,希望有人愿意注销这幅画,但没人理他。他们说:「大家根本看不懂这只狗在干嘛!」

失望的画家转而期待爱迪生贝尔留声机公司或许会买下这幅作品,拿去当广告。然而老板完全不感兴趣:据说他得到的响应是「狗才不会听什么留声机!」Francis Barraud很失落,好不容易想出的赚钱点子,就这么吹了。

一位朋友听说这件事,提了个建议:「你应该把留声机喇叭重新画成金色的,现在市面上的新产品都是金喇叭,画面亮一点,也比较好卖嘛!」画家想想也是有理,只不过,他得先借一部新型的留声机。

1899年夏某日,Francis Barraud来到伦敦仕女巷31号,一间开张不久,名唤Gramophone留声机公司。他想打个商量,借一部新款留声机。为了证明他不是骗子,画家从口袋里掏出《他主人的声音》画作照片给店经理看。Barraud后来回忆那天的场景写道:「店经理Barry Owen先生问我这幅画卖不卖?是否可以把画里那部留声机改成他们家制作的Gramophone留声机?我回道:这幅画待价而沽,只要您们愿意借我一部机器回去画,我就可以改。」

Francis Barraud很快完成了修改版,「咬咬」竖耳倾听的机器,变成了Berliner Gramophone手摇七十八转唱盘留声机。这样的修改,严格来说,就机器原理论之,似乎违背了画题「他主人的声音」的原意:爱迪生圆筒留声机是可以录音的,所以狗儿可以听见「他主人的声音」。Gramophone留声机是不能录音的,这么一来,「他主人」 只能录正式出版的唱片,总能让「咬咬」听到了。

Barry Owen付了一百英镑给Francis Barraud买下这幅画,连同「His Master's Voice」这句标语和相关的商标权。这笔钱换算成现在的币值,大约相当于八千四百英镑(将近人民币十万),对一个穷画匠来说,这笔收入应该是很不错的。

此时「咬咬」辞世已经五年,传奇才正要开始──它将成为当代文明史上,知名度仅次于「史奴比」的名犬。
http://www.classicalmusician.com.cn/tuwen_x.php?id=1543&pid=24

话说1899年五月,穷画匠Francis Barraud追忆「咬咬」听唱机的画作《他主人的声音》几经曲折,终于在画家把爱迪生留声机涂掉、改成Gramophone留声机之后顺利售出──连同「His Master's Voice」这句标语,和所有衍生的商标权。1900年,「咬咬听唱片」的图样陆续出现在伦敦Gramophone公司的宣传广告上。Francis Barraud拿到的远远不只最初那笔一百英镑的酬劳──没几年,「咬咬」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商标明星,他忙于应付唱片公司要求,一再重画这幅画,好让他们挂到全世界的办公室去,「咬咬」竟成了他后半生的金饭碗。直到1924年Francis Barraud以六十九岁之龄逝世为止,终其一生,他总共画了二十四幅《他主人的声音》。

当初买下这幅画的Gary Owen,是Gramophone留声机在英国的代理商,这种留声机放的是圆盘唱片,和爱迪生的圆筒留声机不同──世纪之交的留声机技术突飞猛进,欧美几大厂牌各拥独家专利,各有各的规格,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大小公司动辄分割购并、合纵连横,专利官司打来打去,简直令人眼花撩乱。这场「留声机大乱斗」一直延伸到二次大战开打,名犬「咬咬」的身影时时穿插其中,成为最抢眼的标帜。

Gramophone圆盘留声机的发明人是德裔美国人Emile Berliner(1851-1929),他在1900年拜访伦敦Gramophone公司,对Gary Owen办公室墙上那张《他主人的声音》一见钟情,立刻请画家Barraud也为他绘制一幅复制品带回美国。他说服Owen让出「咬咬」的美国商标权,于是「咬咬」图样在美国归到了Berliner后来合作的Victor留声机公司旗下(正式名称是Victor Talking Machine Company,当年每家厂商对「留声机」都有自己的独特称呼)。

1902年开始,所有Victor发行的唱片都印着「咬咬」图样,反倒是最早买下那幅画的英国Gramophone公司,直到1909年才让「咬咬」从「广告吉祥物」升格成正式的「唱片商标」。

和「咬咬」一起印在唱片上的,还有那句著名的标语「His Master's Voice」(他主人的声音),大家为了方便,渐渐习惯只用这句话的缩写来称呼Gramophone公司发行的唱片:HMV。1921年,Gramophone公司在伦敦开展唱片零售业务,世界第一家HMV唱片行于焉诞生。

至于拥有「咬咬」美国商标权的Victor,业务一路扩张,1927年成立日本分公司JVC(Victor Company in Japan)业绩亮眼。1929年,Victor被RCA集团购并,从此「咬咬」在美洲和日本成为新公司「RCA Victor」的「代言狗」。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和英美开战,JVC遂切断和母公司RCA Victor的一切关系,成为独立个体。战争结束后,JVC仍保有「咬咬」在日本的商标权,直至今日。1990年HMV在日本渋谷设店,便是恪于JVC的专利,不能使用「咬咬」图样,成为全球少数没有「咬咬」商标的分店。

另一边,英国Gramophone留声机公司在1931年和Columbia留声机公司(Columbia Graphophone Company,又一种独家「留声机」)合并,成立新公司Electric and Musical Industries Ltd,简称EMI。于是,「咬咬」又变成了EMI的「代言犬」。RCA Victor和EMI两大唱片集团不断扩张势力,在全球各地以错综复杂的方式各自拥有一部分「咬咬」的商标权,这两个厂牌后来又经历复杂的整合与购并:RCA Victor先在1986年纳入BMG集团,又在二十一世纪变成Sony BMG的一部分,现在它是Sony Music Entertainment的成员。至于EMI,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唱片巨人,近年饱受挫辱,亏损累累,终于在2011年2月正式被花旗集团收购,前途未卜。

不管唱片圈风水怎么转,「咬咬」始终是二十世纪最受喜爱的广告狗儿。「咬咬」周边纪念品样式繁多,自成门派,还有专家撰述的搜藏指南。曾经有一尊巨硕的「咬咬」塑像立在美国巴尔地摩市的RCA大楼楼顶,连同一部巨大的留声机。后来它几经搬迁,现在站在「马里兰州历史协会」的楼顶,它前面的那条马路,就叫做「咬咬路」(Nipper Way)。

一百多年了。「咬咬」始终竖着耳朵,先是静静坐在78转唱片的标签,后来又挪到了33转LP和银光闪闪的CD里,还有许多间开了又倒的HMV唱片行的招牌上。他和唱片这个行业几乎同时诞生,见证了这门行业的起落,听遍了光怪陆离的歌乐,送迎着一代又一代耳朵饥渴的青年。

那帧1899年的原画,今日仍悬在EMI唱片公司的总部。靠近细看,你还能依稀分辨出耀眼的Gramophone留声机底下,隐隐留有当时穷画家不得不涂去的那部爱迪生圆筒留声机的模糊轮廓。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音乐百科】学习小提琴应该掌握的一些知识,..
  • ·【音乐百科】《西塔琴》披头士歌曲背后的印度..
  • ·【音乐百科】脉络的承接—关于贝多芬第一、第..
  • ·【音乐百科】脉络的承接—关于贝多芬第一、第..
  • ·【音乐百科】脉络的承接—关于贝多芬第一、第..
  • ·【音乐百科】古典音乐真的“净化灵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