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德国著名大提琴家费特珍哈根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结识了柴科夫斯基,他请求柴科夫斯基为他写一首大提琴曲。在此之前,柴科夫斯基虽然写过许多作品,但为大提琴写独奏曲还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在研究了大提琴的演奏技术后,柴可夫斯基写好这支曲子。并于1877年在莫斯科俄罗斯音乐协会第三次交响音乐会上,由大提琴家费特珍哈根首演,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
《洛可可主题变奏曲》表现出柴可夫斯基对莫扎特那个时代音乐风格的喜爱。这首曲子的主题和变奏都是柴科夫斯基的原创,他用“洛可可”只是表明他所使用的音乐风格是18世纪洛可可那样的优雅和简约古典风格。
在柴可夫斯基的审美观中,他反对空洞无物的炫耀技巧,赞赏高度艺术性和精湛技艺性的统一。在《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中直接体现了这一原则。这部作品是属于所谓交响变奏曲的类型,他的变奏原则是用于展开主题的情感内容和形象意境,而不像风行一时的许多变奏曲把单纯显示作曲花招和表演绝技当作首要目的。这样的交响变奏曲,其变奏与变奏之间艺术上形成鲜明对比,每一变奏都自成完整的艺术小品。
播放次数:792次
发布时间:2025-04-14
发布时间:2025-04-14
发布时间:2025-04-07
发布时间:2025-04-07
发布时间:2025-03-17
发布时间:2025-03-17
发布时间:2025-03-10
发布时间:2025-03-10
发布时间:2025-03-03
发布时间:2025-03-03
发布时间:2025-02-24
发布时间:2025-02-24
发布时间:2025-02-17
发布时间:2025-02-17
发布时间:2025-02-10
发布时间:2025-02-10
发布时间:2025-01-27
发布时间:2025-01-27
发布时间:2025-01-20
发布时间:2021-11-01
发布时间:2021-10-29
发布时间:2021-10-26
发布时间:2021-10-18
发布时间:2021-09-08
发布时间:2021-05-28
发布时间:2021-05-28
发布时间:2021-05-26
发布时间:2021-05-21
发布时间:2021-05-20
发布时间:2021-05-19
发布时间:2021-05-18
发布时间:2021-05-17
发布时间:2021-05-14
发布时间:2021-05-13
发布时间:2021-05-12
发布时间:2021-05-12
发布时间:2021-05-11
发布时间:2021-05-11
发布时间:2022-06-06
发布时间:2021-03-13
发布时间:2021-03-13
发布时间:2021-03-12
发布时间:2021-03-12
发布时间:2021-03-11
发布时间:2021-03-11
发布时间:2021-03-08
发布时间:2021-03-08
发布时间:2021-03-03
发布时间:2021-03-02
发布时间:2021-03-01
发布时间:2021-02-26
发布时间:2021-02-26
发布时间:2021-02-25
发布时间:2021-02-22
发布时间:2021-02-22
发布时间:2021-02-20
发布时间:2021-02-19
发布时间: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