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上半叶,曾有过关于汉字拉丁化的讨论,简言之,就是用类似现在的汉语拼音代替汉字,作为日常的书写文字。现在看来幸而此事没有实现,否则因此造成的文化遗产损失和华人世界的格局变迁将无法估量。但是当年像胡适、陈独秀、鲁迅、蔡元培、赵元任、林语堂等等这样的国学大家也支持汉字拉丁化,想必不会是毫无道理的。其实汉语拼音相对汉字,最大也可能是唯一的优势,就是容易学。但“容易”与否,其实更大的取决于学习者的决心。建国来广大农村“扫盲”运动的成功,证明了汉字的“难”并不难于上青天;台湾省仍然沿用更“难”的繁体字,似乎也没有造成该地区文化普及和对外交流的困难。在音乐领域,我国近当代也一直在同时使用两种“文字”:五线谱和简谱。五线谱是世界通用记谱法;简谱起源于十八世纪的法国,后经日本传入我国。简谱在二十世纪初、中叶曾在一些不发达国家的非音乐专业人群中广泛使用。近年来在专业音乐领域还在使用简谱的国家据我了解只有朝鲜和我国。
上星期向东京艺术大学的一位教授请教,现在日本音乐界简谱的使用情况。这位教授有些不明白我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回答说:简谱是二十世纪初大家刚开始接触西方音乐时用的东西了,现在哪里还会用。我理解这意思,就是当年上初小识字不全,写封信用拼音代替,而现在都上大学了难道还要用拼音写论文吗?
简谱相对于五线谱唯一的优势,也是易学。五线谱是一种独立的符号体系,熟练掌握需要一定时间的训练。而简谱使用的是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稍加熟悉就能读懂。但是正如拼音相对于汉字有太多的功能欠缺一样,简谱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它不能准确的记录和声、不能方便的记录复杂的织体、节奏、不能通过视觉图形了解音乐的结构和线条……总之正如其名:简,除了简易,更是简化。这也是为什么简谱通常只能用来记录相对简单的旋律,而无法用于钢琴、交响乐总谱的记录。
关于中小学音乐课使用五线谱还是简谱,也一直有争论。主张使用简谱的原因也还是因为它相对容易学。但是相比起汉字,五线谱要简单多了,既然学校的语文课教学并不知难而退,为什么音乐课在这方面要因陋就简呢?其实并不是五线谱是否真的有那么难学的问题,而是中小学的音乐课是否真正能受到重视。给孩子们上音乐课的个别教师,很可能自己就不识五线谱,甚至接近于乐盲。说到底,还是中考、高考不考音乐,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音乐、美术这些美育课程,并不是“全面发展”中的“优先发展”项目。
既然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我们不能奢求音乐教育的精益求精,那么在人民大众中简谱的广泛使用也就无可非议了。但是如果在专业音乐领域,甚至在音乐专业院校中的一些学科还在使用简谱,就令人难以理解了。这就像在大学中文系还有教授在使用汉语拼音教授诗词古文一样。“专业”就意味着品质第一,而不是方便第一。诚然帕瓦罗蒂可能也不识五线谱,但他几乎是唯一的个案,而且我们可以找出上百个与帕瓦罗蒂同档次、识五线谱而不识简谱的歌唱家。相传六祖慧能不识字,“直指人心不立文字”,但是禅宗也并没有由此成为一个文盲学派。
其实作为一种简便易学的记谱法,简谱没有任何被“歧视”的理由。作为业余音乐爱好者,使用简谱熟悉音乐的旋律更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方式。但是在专业音乐领域,简谱相对于五线谱,并没有不可替代的优点,反而更容易暴露出它的各种缺陷。因此简谱的使用应该扬长避短——就像打字,拼音输入法上手快,但对于专业工作者,还是多下点功夫学好五笔输入法吧。